从彼此对立,到相互转化再谈中医阴阳的
阴阳既彼此对立,又能相互转化。在大自然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我们知道,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食谱不一样,猫和兔子,猫没有足够长的盲肠,也没有可以利用纤维素的酶,但是兔子却有,而且盲肠会比较发达。所以,猫不可以长期吃素,而兔子却可以。但是只有时间够长,在特定的情况下,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却可以互相转换,例如,有学者认为狼变成狗的标志性生物学特征为狗进化出了能消化并依靠淀粉生存的淀粉酶。 这是自然界阴阳向人体阴阳过度的理论基础,我们提到过,有相互作用或联系的对立统一体可以用阴阳来表示,就比如昼夜,那么仅就人类而言,昼出夜伏是我们多年来和自然相互适应的结果。 由此,如果我们将出、伏分类成阴阳,则很平常的将伏定义为阴,出定义为阳。由出伏过度到活跃,沉静,则活跃属于阳,沉静属于阴。 说到这里,我们将说出阴阳学说第二个特点,即阴阳是会相互转化的。就比如白天会逐渐变黑,黑夜会逐渐天亮,夏天会变成秋天,逐渐变成冬天,而第二年,春天总会信守承诺。我们的精力会逐渐消耗,最后需要睡眠补充体力,然后再次充满精力。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果涉及到我们上篇提到感冒的例子,流清涕、怕冷的病人可能过几个小时或几天转变为流浊涕、咽喉肿痛,即寒证和热证的转化,病变的寒热性质变了,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我们曾经提到过阴阳可以无限细分的两面,即阴阳可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则为阴中之阳。随着对立面的改变,阴阳之中又可以再分阴阳。 如果我们将静态阴阳变为动态模型,很容易想明白阴阳是如何转换的:中午为一天气温、日照最高最强的时候,而午夜为一天气温最低的时候,所以上午实际是阳越来越强,而下午是阳越来越弱,阴越来越强。《素问·阴阳离合论》提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特邀作者:庞德医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12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仙人余粮,药中之精黄精
- 下一篇文章: 从戎不投笔父亲吴强创作小说红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