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是现存陆地上体型最大的肉食动物,成年北极熊站立起来最高可达3米,接近一层楼高了,而且它的体重最重可达公斤,比老虎狮子这种大型的猫科动物要重4倍左右。而现存体型最大的食草动物是大象了,根据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大的大象身高可达4米,体重可达6吨。因此,就目前已知的动物来看,陆地上的食草动物确实比食肉动物要大一些。

(雄狮和大象的体型差)

那么,为什么陆地上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要小呢?

我认为导致陆地上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体型小的原因有三个。

01食物获取

食肉动物,顾名思义就是以肉为主要食物的动物。这些动物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需要自己捕猎(食腐动物除外)。而食草动物就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动物,它们不需要自己捕猎。这就是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最大的差别。

但是,食肉动物的食物需要自己捕猎,这也就是它们获取食物的难度较高,而食草动物只需要低下头吃草就能生存。

因此,食物获取的难易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动物的体型。

02局限性

作为食肉动物来说,体型越大无疑对食物的需求量就更大,而且体型太大灵活性就会降低,从而降低捕猎的成功率,所以如果北极熊像大象一样的体型的话,它可能会因为捕猎不到猎物饿死。而食草动物就不同了,它们是食肉动物的捕猎对象,拥有更大的体型显然能够提高自己的存活率,而且即使需要的食量增加,对于食草动物来说只不过是多吃点草而已,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

因此,食量的大小以及体型大小的对于动物的有利影响决定了食肉动物不可能超过大象这样的食草动物。

(像动物园中这种体型的老虎放生野外,

03营养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吃了两斤的蔬菜成年人和一个吃了一斤肉的成年人同时干体力活,你认为,谁会最先饿呢?毫无疑问,是吃了两斤蔬菜的人最先饿。而原因就是因为植物性的食物要比肉的营养成分以及能量低很多。因此,食肉动物通常饱餐一顿甚至两天都不要进食,而食草动物几乎一直在吃。吃得多了,自然体型就更大一些了。从大熊猫的体型变化就能看出这一点,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根据始熊猫的化石推断,它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和食性的改变,现在以竹子为食的大熊猫已经比它的祖先整整大了8倍左右。

小结:动物的食性以及食物获取难易度和食物本身具有的能量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决定食草动物体型更大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海洋中的动物与陆地上恰恰相反?

这一点,我不是很认同,因为即使是处在食物链底端的水母,它的主要食物也是浮游生物以及小型的鱼虾,而且在海洋中,鱼类也遵循着大鱼吃小鱼的自然法则。因此,严格意义上说,海洋中的动物大都是食肉动物。

海洋中,最低等的生物是藻类这种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而在食物链的上一层,就是蜉蝣动物。从这个角度看,蜉蝣动物是海洋中唯一一种食草动物。它们之所以体型很小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在漫长的进化中几乎没有改变,依然保留着原始生物的特点,而且它们的身体无法制造有机物,所以,想要增加体型是不可能的。

总结

简单的说,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动物,它们的体型都是在特定的食性以及环境下进化而来的。而之所以有陆地和海洋动物个体的差异性也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环境不同所致。海洋中生存的动物数量是庞大的,这为食物链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提供了相对充足的食物,所以海洋中的动物大都体型比较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1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