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设计研究的观看之道关于木马沉思录的沉
设计 研究 的 观看 之道 01 开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以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以经验的方式来解决学习中新遇到的问题,并总是以实践的忙碌,来暂缓考虑理论架构和学科思维缺失的问题。缺乏专业视角思考方式的理解和习惯,让我始终在设计的外缘徘徊难以真正迈进。 而最近在读的贡布里希的《木马沉思录——论艺术形式的根源》一文,让我仿佛开始从背对专业的状态慢慢转过身来。 恩斯特·贡布里希 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HansJosefGombrich,年—年)是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被誉为“西方传统美术史意义上的最后一位大师”。 他著述颇丰,不少著作被译成中文,其中最为普及的是《艺术的故事》,几乎影响了所有的艺术学子。《木马沉思录》是贡布里希最理论化的著述之一,年出版之后,即成一代名著,常为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所引用,由于笔意深隽,翌年获得了史密斯文学奖。 对我这个毛头小子来说,文章本身大量引据以及部分艰涩的翻译词句,使它仿佛草原上的野马,别说驯服,想要追上它骑上去都很难。但是经历了几番斗争之后,它似乎并不抵触我,反而很有经验的带领我进一步了解它。 02 像很多论文一样,文章的开篇,贡布里希介绍了他的论述对象——幼儿园角落的简陋的木马玩具,并用全文的篇幅讲述他是如何从艺术形式的根源的角度去观看这小小木马。木马作为马的代替,可以看做是一种马的形式,而文章的核心问题就是:一根木棍何以成为马的代替品。 首先,以艺术批评最常用的“再现观”来审视,木马应该是对马外形的抽象。然而,木棍显然并非对马的摹真,或对马的外形特点进行抽象的结果。如果不是由外在抽象而来,那么木马会是由提炼马的本质再外化而来的吗?似乎也不是,马的本质应该可以用于区分马与非马,而这木马也做不到这一点。这木马之所以为马,是因为人认可了它作为马的代替品,就像巫术中的下蛊人偶与人或者墓葬中的陶俑与士兵。 三彩武士俑,南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因此,将木马作为马的替代品时人的心理模式就十分重要。自然主义绘画作品往往因其与真实事物极为相似以致于可以使动物信以为真而受人追捧,而贡布里希却并不以为然。他以动物心理学中可以引起反应的最低限度物象为例,揭示了一个物像能够成为代替品是因为他代替原物的某种特征或功能。就像对猫来说,毛球具有可追逐的功能,从而代替老鼠;木棍满足了骑的功能,于是成为马的代替。 至此,关于木马如何成为马的代替的问题已经找到答案,然而作者的思考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进行了进一步的延申。 同一根棍,骑之,则为骏马,使刺之,亦可成为利剑。所处的背景不同,观看对象不同,同一形式也成了不同物像的再现。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个形式,也有可能并非是对任何真实物像的再现,而只是人们对这个物像的图式的再现,好比无人见过上帝,人们只是画出自己认为的上帝的样子,也即画所知而非所见,也就是形式代替认知而非代替事实。 圭多·雷尼,头戴荆冠的基督像,约- 认识到形式的代替现象对研究艺术有什么帮助呢?其中一点就是可以帮助理解艺术作品观看。一个形式不需完整也能指代完整,由形式所构成的画面被观看者认为是合理空间,甚至于画中被遮蔽被留白的部分,都由观看者的想象补齐,也正因如此,印象派作品的被理解也成为可能。木马现象其实就是作者对原始物像、形式创造与心理作用三者之间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的道具。而就现代艺术而言,遗憾的是,由于观看者已经习惯以经验去观看和评判,以至于任何一种形式的出现,都将被以一套模式去引申,比如被认为是象征、隐喻、讽刺等,而无法被理解为其自身。 03 《木马沉思录——论艺术形式的根源》一文中除了整体论述层次丰富不断深入外,里面还含有大量有意思的论点,比如一个物体越跟我们有生物关联,我们就越能敏于识别这个物体等。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则是作者观看到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时的思考和研究方式。与约翰伯格带有从政治或者商业角度的视觉文化景观社会的观看或者从女性角度进行的观看与被观看的思考不同,这里我提到的观看是比较单纯意义上的观看与观看之后的反思。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将注视于木马的对艺术形式的根源的观看之眼,迁移到设计研究角度进行的观看应该是怎样的观看?我想可能是时时思考一个设计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并以现有的传统学科观点进行解释,将难以自恰的部分,不断转换角度继续验证,在本专业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主动跨学科去寻求答案。同时思考同样的设计是否在所有环境下对所有群体适用,对于某些特定群体来说,符合他们的设计应该如何。这一设计现象是基于何种文化产生,又将对现存世界产生哪些影响,在一个逻辑顺序下成立的设计,倒序是否依旧成立。当一个设计出现逐渐被社会接受,成为一种惯性后,该设计出现之初的本质目的,如今是否已经得到妥善对待。 观看的意义从来不应止于观看动作本身,而是应该对所观看现象进行思考,进行整体的联想,和对其存在合理性的质疑和反思。 我深知当前对于设计研究的观看的思考总结并不完善,但持续的阅读和思考将带我继续观看并给我力量思考所看到的一切。 贡布里希《木马沉思录》 参考文献: [1][英]E.H.贡布里希.木马沉思录——艺术理论文集[M].徐一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校内,:1. [2]贡布里希诞辰周年纪念文献展[J].装饰,(04):7. [3]逃子.后记[EB/OL].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8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你发稿孙山外短发女孩最可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