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锦绣第期菊舞冰心儿
儿时记忆之——儿童节 文/菊舞冰心 80年代,正是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六一”儿童节这天,更是兴奋到极点的一天。前一天晚上,妈妈会把我们姐仨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好放在我们的脚下。那时物质匮乏,衣服是带着补丁的,特别是两个膝盖,因为经常上树爬墙,时常破洞,妈妈用对称的布头,缝补出好看的造型。我们姐仨倒不在意,只要能开心地玩,衣服破洞了、缝补了,哪还顾得上。我们并排躺在炕上,热切地讨论着第二天的儿童节,叽叽喳喳地,眼里闪着期盼的光彩。第二天一早,穿戴整齐,脖子上挂上军绿色书包,撒丫子就往学校跑。路上遇到同样兴奋地不得了的小伙伴,相携着奔过一大片麻籽地,无处安放的小手,薅倒一颗颗绿麻籽。斜坡上追过来启蒙老师——安老师,他大声地叮嘱我们:不许薅麻籽,不许踩棒子苗。我们哪还顾得上安老师的唠叨,扮着鬼脸大声嬉闹着跑在田间小路上。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还把路两边的两颗麻籽系在一起,阻碍着安老师追过来的步伐。安老师一边解麻籽,一边大声地告诫我们:再调皮捣蛋,不给我们发奖状了。我们呢,没一个当真,安老师就像我们的爷爷,他可是疼我们的,哪舍得。一路欢叫着,奔进校园,一排五间教室的土房。教室里的课桌很破旧,缺胳膊少腿的,土地面坑洼不平。前面一块涂黑的黑板,后面一个泥砌的炉子。夏天时不用炉子,炉子上就放上一块木板,上面摆放一些我们自己的手工,歪七扭八的,可我们却宝贝得不行。放下书包,一个个窜到院子里。教室前有个很大的院子,高低两层。我们一二和五年级的四五十个孩子,总在台子上下来回奔跑,踩得黄土地面泛出锃光瓦亮的光彩。我们的膝盖,好多都是在这地面上蹭破洞的。院子里一拉溜摆了一排课桌,桌子上蒙了一块枣红色的布,上面放着奖状、笔记本、铅笔等。看到这些,我们都眼馋得不行,非常期待能领到奖状和奖品。安老师和潘老师招呼着小野马般四处窜的我们站好队,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点名。那时我们全校有三个班级,每个班十多人二十多人,五年级人少一些。安老师教一二年级,潘老师教五年级。我们的老师虽然只有两位,但我们学的学科可全着呢。我所在的年级,每个周五下午还有故事课,二小放牛郎、黄继光董存瑞、七仙女下凡等等故事,都是听启蒙的安老师讲述的,直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安老师那声情并茂的故事会。“六一”表彰大会终于正式开始了,安老师主持,第一项是高年级的给低年级的戴红领巾。我那时的红领巾是姐姐系的,当时挺着小胸脯,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台去,超级骄傲自豪地戴上了红领巾。而且那时我是学校的学霸,还是班干部,获得好几张奖状,还获得了笔记本、钢笔等奖品。还记得从安老师手里接过钢笔时,启蒙恩师慈爱地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哦,将来做一只飞出山沟沟的金凤凰。当时的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却郑重其事地和恩师点头做出承诺,后来还把这句话写在语文课本明显的位置。那一年,还获得了有着三条杠的大队长袖标,戴在左臂上,羡慕得小伙伴们流口水。表彰会后,两位老师领着我们做游戏。记忆最深的是老鹰捉小鸡,两位恩师当老母鸡,我们这群小鸡仔跟在老师身后,嘻嘻哈哈的,笑得开怀,热闹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中午。下午,老师给我们放了半天假。怀揣着爸妈给的几毛钱,买一根平时舍不得吃的冰棍,吃得哈喇子流星的,抹得前胸脯子脏兮兮的。几个小伙伴追着跑着,奔到田野里玩耍。这一天即使捣蛋作乱,村里大人们也会一笑而过,说:今天是六一,让这些熊孩子疯去吧。玩耍着,日落西山,肚子饿了。各自跑回家,吃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再呼朋唤友的,跑去有电视的人家,追着看山口百惠的《血疑》,或者是咿咿呀呀的黄梅戏《两宫皇后》。电视画面是黑白的,剧情也是云里雾里,但一个个虎头虎脑的,看得津津有味。直到玩得累了,眼皮打架了,才意犹未尽地各自回家睡觉。这样,快乐的“六一”儿童节,才算圆满落下帷幕。审核:孙永亮 复审:肖志英 制作:宇凡?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桃李成蹊总裁 投稿请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pz/8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出意外女性ldquo兴奋rdqu
- 下一篇文章: 文化礼堂打响擂台赛平湖8家礼堂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