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湘南的情况,作为亲家的屈锦文是知道的。一则她所在的中南师大离地质大学不远,两校有一批教员过去都在农场待过,是患难朋友,就连地质大学兼冰川研究所的领导贾旺才也是她产曾经共事的友人,几个电话下来想知道什么一般没问题。再说她女儿罗雨、女婿楚汉阳来看她时,几问几不问,也就成了知情人。她所以关心楚湘南,是她在大学时就知道邻校的这个人,当年从他那篇轰动一时的论文中,她依稀看到了自己父亲的精神。后来也是有缘,自己的女儿竟鬼使神差与他儿子成了一家人。再接触,她就更觉得自己敬佩父亲的许多地方也在自己这位亲家身上得到体现,因而对他也就真正有了种亲敬的感觉。

对楚湘南的这次课题论文遇到的委屈,屈绵文和他弟弟屈绵章是理解并同情的(屈绵章也是贾旺才和李启明的大学校友);反倒是楚湘南的妻子王赣凤和他自己的儿女们不大理解,觉得那篇论文领导爱怎么改怎么改,用这成果评上教授不就行了嘛,何必那么认真犟呢,弄僵了,科研成果换成别人主笔稍微改改照样发表,反而更是鸡飞蛋打……

也就在楚湘南住院期间,屈绵文背着女儿罗雨、女婿楚汉阳到楚湘南家去看过王赣凤。为什么要“背着”丈夫罗满汉和孩子们?原因是她不想扯出年轻时认识楚湘南的那段经历,免得说不清,易误解。

到楚家后,王赣凤说老楚不知为什么老是念念叨叨,尽说些听不懂的话,什么“米西米西”“湘绣缃绣”,跟日本人似的。说自己本不信邪,现在还就是觉得是施梦嫒那妖精作怪,这次冰山考察遇险果真让老楚中了邪,差点丢了老命。

屈绵文自是不信,回家后的当晚,她就用视频跟在上海的弟弟屈绵章说了这个事,绵章说他太知道施梦嫒呀,说她也算是自己的学生。原来屈绵章在美国时曾是爱德华·威尔逊教授的教学助理,当时,施梦嫒和威尔逊的弟弟威尔申都是威尔逊所带研究生班最得意的学生。绵章说自己问问梦嫒就清楚了,梦嫒对自己一向尊重,不会说假话。

屈绵章随后用手机联系了施梦嫒,施梦嫒说“米西”是“芈心”,楚湘南老师的湖南口音让人误解了。说是楚湘南落入冰川时认为遇到了外星人,要他找这个“芈心”,据说是个高能能源装置。施梦嫒认为可能是楚老师摔出毛病了,不认为真有这个东西。至于“湘绣”,她认为跟楚老师说的外星人没关系,倒像跟自己的爷爷施潜儒有关,可爷爷已经过世了,无法弄清。听弟弟屈绵章回话的一瞬间,屈绵章忽然感觉施梦嫒的爷爷,可能是自己父亲认识的那个辛亥起义英雄。因为施梦嫒讲她爷爷的好多事,似乎都与自己的父亲曾经讲过的事吻合。

屈绵文想到小时候在沔阳确有一出名的湘绣人家,会不会跟这家有关系呢。她用家里电话向远在上海的弟弟再次说了这个情况,请哥哥问问与他住的一块的父亲。

屈绵章当即跑到父亲房间寻问,已经九十九岁的屈子恒肯定说湘绣是当年沔阳能干女人的标志之一,好像还有一家湖南人开的蜡染作坊也专卖湘绣等丝布印染品,那家的女师傅能绣各种绘画,还可将题诗做成扇画,所以他特别喜欢,还带那位起义英雄去欣赏过。关于板指,父亲肯定它可以发热治湿,是个那位英雄送他的稀罕玩艺儿,很清楚记得板指上刻有“成则华盛顿,败则八百士”字样……。

屈绵文当然也知道父亲自从解放前头上挨了一棍子后,留下了阶段性失忆症毛病。这病特点是“两头清中间乱”,即十五岁之前和最近一两年记忆比较清淅,而中间几十年的记忆混乱不清。屈绵章过去对父亲这段故事听过多篇,只是这次她更注意两点:一是父亲证明当年沔阳确有湘绣,能够做成绣扇;二是证实父亲确实接受过起义英雄(可能是施梦嫒的爷爷)送的一个可以发热的宝石,而这个起义英雄也去过湘绣作坊。

屈绵文还听屈绵章转父亲的话说,父亲屈子恒几十年来执着研究的李贺哑谜诗中有谜底。什么谜底?老人说不清,但能肯定是个很重要的大事,好像是要说明什么事与李贺诗有关。于是,屈绵文烦请哥哥把父亲几十年研究李贺的一大箱笔记寄来江城,仔细开始了整理工作。她想,即使没发现父亲说的什么谜底,也可以把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整理出版,也算帮父亲了却一个心愿。

或许是一种感觉指挥着屈绵文把施梦嫒请到家里,两个人说着说着竟都大呼意外,不由得兴奋不已、激动异常,都觉得这一切太巧太神奇太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呢,世界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可是,当施梦嫒肯定说自己已过世的爷爷在她记事起就曾反复讲过——参加武昌起义、沔阳少年搭救、少年赠送印章等故事,也反复讲过他送给那少年一枚象征土司最高权力的宝石板指,接受过沔阳少年送的同样能够发热的宝石印章。屈绵文听着听着已是泪眼模糊,她有些恍惚,感觉自己就是父亲,而眼前一个劲喊不可思议的施梦嫒就是当年那起义的英雄……两人越谈越近乎,原来屈绵文受亲家王赣凤影响,对施梦嫒无好感,现在倒觉得她健美去岁并性格修养颇高,还真是现在中年教师队伍中不多见的人才,既有山里土家女人的率直,又有城市知识女性的视野。很快,她们这对相差二十多岁的女人成了有着共同目标的战友,一致感觉从“起义英雄施潜儒”到“沔阳少年屈子恒”,再到现在半人半仙的楚湘南等一系列事情,似乎有一种什么联系,都觉得这里面好多问题是谜。现在既然老天爷让咱俩走到一起,那就天赋使命要一探究尽!

两人越谈越觉蹊跷连连,屈绵文父亲的哪些话加上两人碰的情况,把她们头脑那些“为什么”似乎可以断续地连在了一起:

——能自热发光的“永恒能源”、能发热发光的“板指”、能发热的“印章”是真实存在吗,若是,它们三者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这三样平常人从未见过的东西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楚湘南有关呢?

——当年沔阳少年屈子恒送给起义英雄施潜儒的湘绣扇与现在楚湘南念叨的“湘绣”有什么吗?

——施梦嫒说她母亲田青对湘绣扇特别钟爱,专门要楚湘南帮她寻找一把这样的扇子,这是什么意思呢?

——楚湘南这次冰川遇险后还没回家就先去恩施给施潜儒上坟并见了田青,回江城后就常神魂颠倒要找什么“芈心”(发热板指?高能材料?),喊什么“湘绣”,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

——屈子恒现在说李贺诗中有秘密。这秘密为什么让一个失忆的老人印象深刻?它与施潜儒临终前委托楚湘南要寻找的秘密物品相同吗……

她们是越理越乱,似乎这些事都有联系,又都不相干。最后二人商定分头寻解,秘密行动。屈绵文着重从父亲的《李贺哑谜诗研究》入手,施梦嫒则从恩师楚湘南摸清情况、从母亲田青那里了解她给楚湘南交待了什么事,包括问清爷爷当年接收的那把湘绣扇子还在不在。

这边屈绵文面对父亲屈子恒几十万字的李贺诗注释分析笔记,按其研究的若干观点、先后时间分类进行整理。先是用了十多天粗看通读,一两遍后只觉研究颇深,诸多观点不同于传统注释,但没有什么发现。接着开始一篇一篇地仔细校对,纠正别字,补充新解,重新抄录,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在屈绵文开始怀疑自己胡思乱想、无中生有时,一句诗中的一个错字引起了同样是诗词行家的屈绵文的注意。这便是李贺《浩歌》——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缃烟。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屈绵文看出其中“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照(赵)州土。”一句中,“赵”竟然写成了“照”,屈绵文绝不相信精通汉语的父亲会犯这种错误。那么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仅仅是笔误?屈绵文看着这句诗发呆时,突然心里一惊,想到这句诗的前半句“买丝绣作平原君”,这半句会不会暗指湘绣呢?

屈绵文再查看注释,对这一句父亲用铅笔写道:“诗人认为当世没有平原君那样的贤主,只好买丝绣成平原君的像,洒酒祭奠他。”屈绵文从中发现两个新问题,一是“平原君”可能是父亲要送湘绣的那个“贤主”之人。二是这首诗的注释都是铅笔草写,与其它各首诗注释用工整小楷不一样,明显是临时匆忙补上去的一篇。另从父亲原来要说明的观点看,此首诗相对易懂,不在父亲原本要重新解释的范围内。由此屈绵文进而想,施梦嫒说她小时见爷爷施潜儒有过一把题诗的绣扇,如果那就是屈子恒送的,说明施潜儒可能就是屈子恒心目中的“平原君”了。从当时一个少年崇拜推翻清朝英雄的心理讲,这可以理解。问题是:这诗的注释是父亲屈子恒救施潜儒几十年后、全国快解放时才补上去,怀疑施梦嫒爷爷的那把扇子与自己父亲说的诗中秘密有关系就说不通了。她想,这些都需要找老父亲核实核实。

屈绵文跟女儿罗雨打了个招呼就匆匆飞到上海,在弟弟屈绵章家,她和往常每次来一样,不停地为已经相当舒适干净的老父洗衣换被、熬汤煎药、制作沔阳三蒸、陪同家中散步闲聊等等,精心照护自己这位脑子时清时浊、脾气时好时坏、骨瘦如柴但精神还算矍铄的近百岁的父亲,只是这一次她说的最多的还是李贺诗注解云云,想方设法启发老父回忆,努力求证自己的一些猜测和想法,几天下来,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这天晚上十点多,在沪东生物科学院工作的屈绵章回到家,顾不上休息径直来到姐姐屈绵文房间。这房间原来是屈绵章的女儿屈芷月的房间,屈芷月到国外定居后,房间还是原来的布置。绵章见姐姐正在床边叠父亲衣服,就面对姐姐站着,兴奋地讲他今天得到的一个有关板指的好消息,说:

“我们都以为板指在一九六七年抄家时丢了,结果下午民族博物馆的老吴打电话说他们馆藏的珍品中就我们要找这枚板指,证据就是我们父亲亲自写的捐献书……”

“真的!”绵文兴奋地站起来,说:“那我们可以去证实一下它到底能不能发热?”

屈绵章:“那当然。老昊是我大学同学。我提了这个要求,他说没问题,但要走个报批程序,估计需要几天时间。说这枚板指已被列为特级珍贵文物,是镇馆之宝,平时展出都只展复制品。”

屈绵文:“哦。你能亲自证实它发不发热就行了,把结果告诉我。我明天要回江城,家里还一滩子事儿呢。”又接着说“这捐献的事儿,老爷子怎么从没提起?”

屈绵章示意姐姐坐下,自己也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说:“八成是忘了吧,从一九四八年到去年,这五十年里老爷子脑子里几乎是空白,唉——”。

屈绵章转而问姐姐这一天在父亲这儿套出点儿线索没有,屈绵文摇头,说父亲跟前几天一样,说的话翻来覆去都是从小听滥的,什么救过英雄、收过板指、给过印章等等,有点新意的是肯定当年沔阳有“湘绣”且不止一家。问到送湘绣扇,一会儿说送过一会儿又说没送。问李贺注释中有什么秘密,老爷子只念叨“有有有”,具体什么又说不清……

这时屈绵章的妻子苏亦然一手端一碗燕窝银耳汤进来递给姐弟俩,说是老爷子喝不了这么多,大家都喝了免浪费。又说道:“以前爸在自己摆棋谱的时候是最清醒的,你们何不在他下棋时问他呢?”

屈绵章含着汤“嗯嗯”点头,咽下汤后冲他姐说道:“对呀,亦然提醒得是,爸下棋时自言自语,不像失忆人,过去我妈的一些事都是那时候说出来的。不过这几年他很少摆棋谱了。要不现在我们去他房间试试……”

屈绵文也用小勺喝完了汤,准备跟弟弟去老父亲房间,亦然说父亲已经睡下了,要他们明天再试。姐弟俩冲苏亦然笑笑,表示赞同。绵章对绵文说,正好明天是周六,他来约老爷子下棋。要姐姐推迟到后天再回江城。

第二天风和日丽,是上海初春里难得的好天气。屈绵章一早就在阳台上把围棋对弈的棋盘、棋子、座椅、茶具等布置妥当。一家人早餐后休息了一会儿,等到阳光过来时,绵章把老父亲请到阳台上,一边和自己下棋一边晒太阳。姐姐屈绵文在旁边观战,苏亦然倒茶弄水果。老爷子兴致很高,不停对儿子乐道:“霍,今儿发么疯,偷我棋谱了?想跟我翻,嘿嘿,搞科研我不行,下棋嘛,你怕是占不到香应(便宜)罗,嘿嘿……”。屈子恒还真不是吹,凭他过去在上海少年宫为后来的赵大元等九段做过启蒙教练的经历,赢只是业余爱好的儿子自然没有问题,尽管儿子是极聪明的生物科学院士,也具备了相当于专业四段左右的能力。实际战况也是如此,虽然老爷子每一步都走得极慢,但第一局未到中盘,屈绵章就明显被动了……棋间,趁弟弟为一步棋苦思、老父得意品茶时,屈绵文以老父能听清的话语说道:

“看来爸小时在沔阳好吃街钱庄里偷学唐诗和围棋是真没吹牛,到现在还功力不减……”。绵文知道父亲过去常提起他小时在夏夜苦学的经历。

“那冇吹耶。”屈子恒一脸自豪,用汉剧唱腔说道:“想当年,那汉江边上夏燥勒(热),蚊虫多,小生是绣扇在手,奈——我——何!”

“记得您说您小时在外面睡竹床,在屋里煤油灯也特别引蚊子,一把扇子有这么神?”绵文追一句。

屈子恒放下茶杯,戴着高度近视眼镜俯身看着棋局,一手摸着刮得干净的下巴,一手手指有节奏地轻击木椅扶手,说:“那是用艾草煮过的湘绣扇,一扇蚊子就刨(跑)了……”老人说道这儿,停顿话语,回头看了一下女儿绵文,突然想到什么的样子,说:“哦,你不是问扇子吗,那应当与么子信息有关……”

“送给谁?”绵文、绵章同时问。

老人自语:“应该是平原君吧……”

“平原君是谁?”绵文故意问。

老人这时见绵章随便落下一子,严肃地让儿子把棋子拿起来,示意他重走,严肃道:“走棋就走棋,心平气和”。又对女儿说:“平原君只是李贺心中的贤主,我怎么可能送他扇子呢。”

屈绵文启发性地说:“封建朝代的有志之士期待贤主可以理解,可到现代就不能找英明的个人而是要找英明的组织了……”

老人若有所思地自语:“是啊,当年那个起义英雄也是这么说的。后来证明,只有共产党、解放军算得上是人民的贤主啊……哎哟不行,我脑壳又疼了,不下了,不下了……”

老人用手捧着头,被儿女架着回自己床上躺下了,就在绵章、绵文、亦然三人转身要退出房间时,老人抓住了绵文的手说了一句:“四八年,平原君,解放军,送过一把题诗绣扇……”

“记得名字吗?”、“扇子里有什么?”姐弟俩先后急切问道。老人迷茫地摇头。绵文问父亲现在能写几个字么,屈子恒点头,于是绵文快速找出一张纸,用床餐架展示在老父面前,递上一支铅笔,请父亲写李贺诗中提出‘平原君’的那一句,当屈子恒用工整的楷体刚写了“买丝绣作”四个字时,突然惊恐地说外面有坏人来了,自己钻进被子……大家只好作罢.

总结收获,结论是老父有可能把一把湘绣扇子在四八年送给了解放军,至于具体送给谁,扇子里有什么内容,现在老人的状况问不出来,但很可能此事与父亲头部受伤有关。姐弟商量,目前绵章任务是核实那只板指是否真能发热疗伤。绵文的任务是找湘扇,首先去沔阳老家找那个湘绣人家,能直接查出当年他们绣过什么题诗是最好结果。

第二天,屈绵文坐上了回江城的火车。在卧铺上躺着,她想了很多,其中想到自己居然为楚湘南这么费心费力去正名、去帮助,不禁哑然失笑,心想丈夫罗满汉要知道了详情怕是要吃醋埋怨自己了,又想楚湘南这位亲家、当年的偶像要是知道自己几十年后还为他这般操心,会不会有点感动,会不会后悔当年选择……当然,她很清楚,这里面个人感情是一回事儿,她自己要把老父亲说的秘密解开才是关键。她隐约地意识到,父亲当年的秘密不是个一般的事儿。

她觉得自己此时的心境和想像谜团破解后的效果,若用诗鬼李贺的名句拼出来表达,倒也几分恰当有趣:

忆君清泪似铅水,

天若有情天亦老。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未完待续。有一部分已发于《起点中文网》和新浪博客荒原野马〈天穹之机〉,敬请有兴趣者审阅斧正。图片来源于网上,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荒原野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ry/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