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行法师

心法一:论明师

大彻大悟的人就是一位彻底地平凡的人,正是因为平凡,才使其成为一位神秘莫测的人。平凡的人抛弃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负,完全满足于现状,享受现有的生活,他没有什么想达成,做任何事都没有动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彻底平凡的人来讲,都是一种享受,他直接进入生活,面对生活,不加分别地生活,他不想知道何谓生活,只会去经验生活,让生活来充满他,他完全和生活同一体。

圣人就象太阳一样,不会在意人们对她是好是坏,有人说她好,必然也会有人骂她坏,有人需要她,也有人不需要她,然而太阳并不会因为人们的谴责与赞叹而改变自己的行规。

“一真法界”:得道的人可以“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入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一法,法法相融,参而不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起必一切起,一落必一切落,万事万物皆是佛,皆是法,平等无二。

没有众生就没有明师,明师的功德是以众生为基地培养起来的,众生是土壤,明师是大树,是大树需要土壤,而不是土壤需要大树,大树的叶子和果子最后又落在土壤上,众生的福报是以供养明师而来的。

成道的人融入了整体之中,“我执”的空间消失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处在整体之中在做,他没有得的感受,也没有失的感受,生死的空间早已不复存在了,他虽说是活在当下,可是连当下的概念也不存在,他也会努力,也会发火,也会骂人,但这些却又都不存在于他里面。

开悟的明师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会畏惧任何东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随缘。她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她的眼中没有好也没有坏,她是一个善恶不分、男女不分天堂与地狱不分,生与死不分的圣人。在她的眼里没有一个是众生,个个都是佛。超越自我的人,进入道里面的人,哪里还会有善恶美丑好歹之分呢?她证得了无分别智,她不讲信用,也不会失去信用,她不会再造业障,也不会再消业障,她所做的一切,既合人道,也合天道。

对于悟道者而言,爱和恨的心都已消失,他不爱某人,也不恨某人。然而你若来到他跟前却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爱散发着,那是一种单纯的品质在散发,你想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依你的根基而感受,而起反应,悟道者的心中始终是种单纯的存在,对他恨不值得,对他爱更不值得,但是你若想要爱,那么,他就是全部的爱的化身。

成道以后的身体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形象存在,而内在的存在已彻底改变了,我还是我,但又不是以前的我,过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个新的我——无量劫以前就有的我——现在重新出现。因为现在的我头脑--心意识死了,无量劫以前的我不得不出现。

不要认为修行人修到最后象个木头一样,什么也不知,在修行的某个阶段固然象个木头,由于头脑不再向外追逐,这股力量返回来逐渐进入了内在的核心,完成了这个过程后,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技巧都变成了觉知,天空中飞的一只小鸟,犹如在你的心头飞过,别人在地上行走,犹如踩在你的心头。当然这种境界里是种难受的境界,你太敏感了,你太容易受到影响了。从另一面讲,此时的佛、菩萨、天堂、地狱都和你在一起,和你同一体,你已到了家,再也没有任何事让你可做的了,你的整个旅程已经完成,你的整个结果就是一个觉知,时时刻刻地觉知,梦和非梦都成了觉知。过去的一切,在你觉知的状态下都连接上了,都记忆上了。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提醒,提醒你内在的觉知,变成了觉知后,也就不需要方法了,过去的方法只能对后来者有用。明师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叫醒你的“睡眠”,然而由于你头脑的习惯势力,明师把你叫醒后,你还不愿“起床”,仍然赖在床上,顷刻间又开始做你的梦。什么时候头脑被明师打死了,觉知才会立即稳固,它不需要时间,瞬间的功夫就可完成,也许努力十年就是为了那一瞬间。明师只是掌握了如何切断你的头脑--心意识,而能让你立即与内在的觉知连接上,让你变成觉知,错过了这个瞬间,也许一年、十年、好几世才会出现下一个瞬间,一旦达成一次瞬间,你将变成永恒的觉知,瞬间足以铸永恒。

人类的痛苦几乎大半都是来自于比较,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比较,倘若能够进入内在使灵性开花,那么也就不会和外面的事物比较了。诸佛、菩萨能够深入禅定,她喜悦、她宁静、她满足、她博爱,就是因为她内在的灵性花开放了。

大开悟的明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教理,所说的所行的都是代表如来佛,供养明师就是供养三世诸佛,轻慢明师也即轻慢三世诸佛,明师是与三世诸佛心相通。

得道的人不需要借助外界的任何事物,自己的内在也一样活得很充实,他不仅能和自己为伴,也能和万物为伴,他外在看上去是孤独的,而内在实是与万物同一体。同没有任何欲望,他从不显示自己,他能承受别人给他的是是非非,他从不认为自己很重要,他从不努力奋斗,他看上去象个傻瓜蛋,象个无用的人,象个软骨头,他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你跟他合作一定会气死你,但他从不会气你,他只能做圣人,这个圣人的头衔还是别人给他的雅称,实际上他什么都不是,千万别把他划分成是属于某一类型,否则你会失望,切记、切记……

佛菩萨无所不在,没有来去之说,只是众生没有摆好自己的“频道”,接收不到,所以不能和佛、菩萨沟通。悟道的明师正是懂得了架设频道的技巧,虽然众生皆有佛性,若不因明师的指导,终究不会悟道,一旦学会了频道的密码和技巧,立即和佛、菩萨沟通。

开悟的人若没有感情,又如何了解众生的感情呢?又如何帮助众生呢?生在人间就有人的特性但又超出人的特性之上,犹如水中的莲花,生在水中,但又超出水面。

明师总是最难当的。来到明师面前的每一位信徒都抱有一种成见:“我心中的明师肯定是这样、这样……,只有这样才是我心中的明师,否则就不是明师。”来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在塑造明师,没有给明师一点自由,本来是向明师学习的,反而成了教导明师。如果你来到明师面前,不放弃以前所有的成见,那么你什么也学习不到。你能把自己交付给明师多少,那么你便能从明师那里得到多少,交付并不意味着你交给明师什么东西,而是要对明师信任和敞开,惟有你所有的成见空掉后,明师的力量才能进去。来到明师面前就是要学会死亡,把过去所有的思想概念全部死掉,明师所能教你的,也就是教你如何把头脑--心意识死掉,惟有这个复杂的头脑死掉侯,那个一尘未染的、亮晶晶的本来面目才会出现,否则就被你复杂的头脑给掩盖住了。由于我们轮回太多世,头脑里面收录生生世世的习气太多,把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给掩盖住了,那个亮晶晶的东西纵然掩盖得很深,但它始终不会变质。一旦把过去的概念粉碎,接受当下,本来面目也就出现了。

怀疑别人就是在搜索别人的垃圾,信任别人是在给别人套枷锁。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讲,早已超越这二分性,既不怀疑,也不信任,而是实话实说,以真实的面目在表达这一切,惟有模糊的头脑才会留在二分性上,怀疑和信任、罪过和功德、成功和失败……,超越的头脑就是一个清晰透明的头脑——也即无分别的头脑——透明的镜子。万事万物在镜子面前都还给了他的本来面目,凡是所能够发生的,也该发生,发生归发生,不应该以头脑来给发生套上某种概念——是与非,善与恶。发生的事情既不能分辨也不能判定,依它本然的样子接受它,它有自己的属性。人为的就失去了自然的美。之所以给它套上某种概念,那是因为你有动机,有目的。面对脚下的泥土,谁会说它是好是坏呢?那是因为我们对泥土没有动机和目的啊!概念是人类欲望的投射,把欲望投射到事物身上,它也就变形了,分类了。记住:圣人是一面镜子,它没有分别,没有目的,没有欲望投射,所以在镜子面前永远能还给你本来面目。

一位开悟的明师犹如一朵鲜花,也是有时间限制的,百年之内就会往生,然而他的加持力——也即能量场,三界以内的明师的能量场百年之内就消散了,超越三界的明师的能量场千年过后还不会消散,还有加持力。

上师只是一个手指,你顺着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明月,但你千万别摹仿上师,只需相信上师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摹仿上师则会忘记自己内在的佛性。上层记忆不是通过摹仿可以得到的,只有肤浅的表象才可以摹仿到,而内在的灵性惟有完全成为自己以后才会开花,摹仿则意味着是把自己划分为七零八散。不摹仿上师,并非不相信上师。实际上每一个开悟的人都是一个不同的方法,没有两个开悟的人是采用同一个方法的。在起步的时候,芸芸众生可以采用同一个方法,越往内在深入越产生分歧,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进入内在的核心点里以后,又是同一个方法——没有方法。前几步可以有方法给你修,最后的那一步则是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有方法——没方法——又有方法——又没方法。上师的思想只有一个思想——他达成的,也希望你达成。而他使用的手法则是千奇百怪,不要认为上师奇怪,因为你开悟的因缘适合这个奇怪的方法。只有在你觉得奇怪的情况下,这个奇怪的方法才有效用,明白时,也即你开悟时,也即奇怪不奇怪时,也即无法时。

爱明师就是爱道,明师就是道的化身。明师虽然是有肉身存在,但他们的振动韵律和道是一样的,接近他,自己内在的振动也会变。为什么那么多妖精都想吃唐僧的肉呢?那是有道理的。明师的一根头发,乃至所用过的一切,都具有同明师一样的振动力。如果你的敏锐感很强,靠近明师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振动力穿透了你,你也会和明师具有同样的振动力。成道的力量如疾病一样也具有传染性,感冒会传染,肝炎会传染,成道的力量同样也会传染。明师成了海洋,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能容纳,物质的、灵性的都能给,你敞开多少就能接收到多少,即便你不打开窗户,阳光也能照耀你的房屋,春风仍然经过你的窗前。母亲只能给你物质,不能给灵性,母亲给你身体健康,明师给你灵性成长;母亲给的是大树,明师给的是花果;见明师一眼就能使你沉睡已久的灵性苏醒,经明师灌顶后,过去世的业障永远消失,当下解脱。再造的新业由自己承担。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yl/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