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创巴仁波切心如野马转化烦恼的修心七
◆◆◆◆ 转恶缘成菩提道 第三要和忍辱波罗密 ◆◆◆◆ 事事皆可修 如何把每日事件带入修行,有三套口诀。第一套跟世俗菩提心有关,包括「众咎皆归一」和「思众皆有恩」这两句。第二套跟胜义菩提心有关,口诀是「幻相为身,空性为护」第三套是跟修行有关的方便行,口诀是「殊胜的方便四行」。讨论完那三类口诀之后,有一个结论,也就是这句「不管遇见什么,都加进修行里」。它是最后一句,但却不是最不重要的。这是修心第三要的最后一句口诀,内容关于正确地把你的经验带入修行道,其实非常有趣。这句口诀的「加进」,感觉是把奶油涂在麺包上合为一体,把情况和修行(或止观)放在或合在一起。意思是不管出现什么,都不是突发的威胁或鼓励;反之,发生的事只会融入一个人的修行、慈悲心。如果有人打你的脸,那很好;或有人决定偷你那瓶可乐,那也很好。这听起来有点傻憨,但同时,它是非常强有力的。一般而言,西方听众认为这是很难的。它听起来像是什么都无所谓,好像嬉皮的伦理:「一切都会很好,人和物皆共有,你可以和任何人分享任何事,不要追名逐利……」但我们说的不只是如此。它不是什么都无所谓,而是要你开放和了了分明,同时也能观到我执。你要观照自己的烦恼,而不是把烦恼波及他人。遇见的事可能是快乐或是痛苦,总之是来得出奇不意。你以为已经把事情处理妥当了:你拥有一栋小公寓,并且在纽约市定居,你的朋友会过来坐坐,一切都没问题,事业也很好。突然,毫无预警地,你发觉钱已经用光了、你的男女朋友抛弃你了、或是你公寓的地板垮下来了。即使发生的情况是单纯的,都能令人大吃一惊。你正在打坐,一切皆宁静安详,然后某人突然说:「去他的!」侮辱不知从何而来。另一方面,或许有人说:「我认为你这个人很棒。」或是正当你在整修崩坏的公寓时,忽然继承了一百万元的财产。令你吃惊的事是好是坏,都有可能。这句口诀说不管你遇到什么、不管碰到什么情况,都应该立刻结合修行;不管什么震惊了你,都应该毫不耽搁地立刻融入修行道。修持止观,就能立刻觉照,而当场包容原本以为的障碍。重点是不要立刻对苦或乐的情况起反应;反之,你应再修持自他交换或施受法。如果你继承了一百万元,就要布施出去,并且说:「这不是给我的,是属于一切有情众生的。」如果对方起诉要求你赔偿一百万元,你要说:「我将承担责任,不管有什么正面的果报因而产生,都是属于一切有情众生的。」显然,当你一听到好消息或坏消息时,可能会承受不了。那时你会惊叹:「啊!」(仁波切发出惊讶的叫声。)那个「啊!」就是某种胜义菩提心。但之后,你需要培养世俗菩提心,好让整件事情变得实际。因此,修施受法是有必要的。重点是你承受时,要承受最坏的;你施予时,要施予最好的,不要归功于己;你受到责备时,要这样想:「我因为偷了全部的鞋子而挨骂,我归咎于己!」就某方面而言,当你开始安住于施受法上、安住于堂堂正正的良好层面时,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就开始感到非常舒服和放松。施受法确实把你的焦虑整个带走,因为完全不须逞强,你觉得防卫自己和强力攻击别人不再是必须的了。你心里产生很大的包容,因而生起一股力量:「你所说的话让人觉得很有意义。整个施受法有非常美妙的效果;它不是烈士般的牺牲行为,它非常美好。」把生活发生的事件带到忍辱和无瞋恨的修行道上,就谈到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zz/8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庆酉阳ldquo桃花源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