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473777029651&wfr=spider&for=pc

这一年“禁足”在国内,愿望清单上的目的地都被搁置,从起初的难熬失落,到后来眼看全球疫情蔓延愈演愈烈,倒有种置身世外桃源偷偷享福、与世隔绝的感觉。以前想去的地方太多,总想着余生漫长,只要保持行走,心之所向都非遥不可及。然而疫情反反复复,慢慢的,变得不再期待。不过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有机会静下心来感受身边已有的美好,品味山河。夏末的时候我开始规划在新疆阿勒泰过春节,希望大山和粉雪给这个雪季画个完美的句号。可一到冬季疫情又开始肆虐,河北、黑龙江、吉林,接二连三沦陷,好像在故意不让我们滑雪,苦煞了不停跑毒的雪友。天不遂人愿,祈祷了小半年,出发前十四天上海沦为中风险,心心念念的阿勒泰泡汤。生命中发生的每件事都是命中注定,这里关上一扇窗,会在别处打开一扇门。与新疆无缘便是个契机,这个契机让我深深爱上了另一个地方——川西。临近春节时,只有四川又能滑雪又没有疫情,一直听说川西极美,粗略做了下攻略,就这样仓促落地成都。

浓墨重彩的乐趣

成都来了好多次了,那些街道再熟悉不过,常想退休后就搬来成都或青城山,徜徉于山水间,煮酒问剑品珍馐,过个安逸的晚年。下午在宽窄巷子吃了火锅,饱餐后路过一家叫“蜀韵园”的戏院,本想喝茶看戏消磨这个下午,走进戏院才发现别有洞天。走到台后的化妆间,想到小时候在大世界里看戏,戏曲完全听不懂,只记得特别喜欢台上阿姨的衣服和亮晶晶的头饰,灯光下闪闪发光特别美。加上一旁小妹的“忽悠”,我决定尝试一下拍套戏装。

化妆穿戴拍摄花了一下午,挨着道具摆了好多造型。不过这些造型我都嫌弃太刻板,最喜欢的,竟是赠送的花絮照。我总觉得,妆后拿来示人的形象总是挺虚伪的,我们常常不能做回自己,要拿出最完美的一面来示人。事实上哪有什么完美的人啊,唯有在妆台前,素衣描眉独处时,这才是真实的自己。青衣装扮的头饰和服装比较朴素,有些挑人,非要有些幽怨的气质才相得益彰,让我想起些很美的词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她要么是待字闺中的丫头,晨起梳妆,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她要么是凭栏望江的妇人,虚度光阴,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个中风情,则任凭读者想象。

第二天一早往西出发,第一站在青城山停留,完全是为了再尝尝青城甲和张醪糟。青城山有好多像青城甲这样馆子。硕大的院子里,错落着大大小小的木亭子,亭子下是老木头的桌椅,院子里长着百年老树,布满翠绿的苔藓,石头砌的鱼塘、潺潺流水穿过假山,特别惬意有趣。

老板一如既往,热情地和我们介绍店家的历史,解放前这里的路名都是甲乙丙丁命名,当时这里是甲号,于是老板就把这儿起名为青城甲。院子里的砖瓦房外,整齐排放着无数个手绘的陶瓷罐子,看着我们好奇,老板介绍说这些瓷罐子都是以前姑娘的陪嫁品,罐子上有各种好寓意的手绘,做成一对儿。姑娘出嫁当天带去婆家,会用来腌制泡菜什么的,假如摔碎了,便是意味着要休离或不幸福,所以这瓷罐是她们最珍贵的物件。解放后,妇女地位高了,恋爱婚姻自由,女人的幸福也不再只掌握在婚姻和丈夫手里,这些老风俗也渐渐遗失了。老板也是在过去多年里,机缘巧合地搜罗来,作为院子的摆设,似乎是对忠贞的爱情向往和念旧的深情。

晚上院子里燃起了火塘,酒过三巡的食客们围坐在这里取暖,冬季里的火塘,仿佛有种魔力,让素不相识的人们都热络起来,再嘬上一口小歪嘴,天南海北的侃起大山来,脸上心里都热热乎乎的,天南海北来相聚,今日别过后,有缘江湖再会。

醪糟粉子,上海人口中的酒酿小圆子。说是但又不是,看起来相似的食材,醪糟-酒酿,粉子-小圆子,老红糖-白砂糖,就这三个简单的食材组合,口味居然能天差地别。我不是说上海的酒酿小圆子不好吃,它自有上海的味道。但在成都,吃过鲜香麻辣的川菜,再来上一碗醪糟粉子,真是无比满足。发现张醪糟也是机缘巧合,国庆时来青城山,晚餐十分路过一家破旧不堪却排起长队的小店,惹得我好奇是什么好东西。原来是醪糟粉子,闲着没事我也排队尝尝吧。这一排就是半个小时。店面十来个平方,店里墙壁已经被烟熏的发黄,土灶头上架着两口大锅,一个煮着醪糟,一个是用来下糯米团子。店里应该是夫妻两人和老母亲,老母亲忙着做红糖糍粑,只见她从一个盖着老棉布的大木桶里,揪出几小团热气腾腾的糯米,搓成球,转身在红糖粉里熟练的滚上几溜,一份红糖糍粑就做好了。粉子就比较麻烦,夫妻两人配合,一个揪粉团子下锅一个搅拌,几口大锅要反复倒腾翻捞几十次,保证了糯米粉子能成形,却又不失软糯的口感。铁桶里装着嘛黑的老红糖,只需一勺,出锅前加入粉子里搅拌。

简单的糖和糯米,在他们手里成了暖人心胃的甜食,十二元一碗的甜汤,在成都湿寒的冬天里,一碗下去便让人额头冒汗,神清气爽,疲惫感顿消。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也就是这样了吧。如今网红餐厅层出不穷,人们似乎更注重奢华的装修和菜肴的噱头,而忽略了食物本身的口味和做法,在这个物资富足的年代,纯朴的品格似乎不再受到追捧。成都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百年老店,生存在这个网络上互相攀比的时代下,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忠于原味不忘初心,实在难能可贵。也许只有那种扎根于灵魂深处的质朴,才能不求结果的坚持做好一件事。

第三天,从青城山出发一路向西,往理县方向行进,进入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风景大不相同。来之前我并没有研究过川西大小环线,只晓得有个古尔沟,东方小瑞士的美誉还有山里的无边温泉都吸引着我。也是这一趟行程惊鸿一瞥,让我彻底爱上了川西。回来后我开始研究大小环线,才知道我们走的仅仅是环线刚开始的一小段路。盘山路曲折蜿蜒,起起落落,很难想象从成都地势如此平缓的地方,只需驾车4小时海拔就迅速攀升到以上。

进入古尔沟之前,到达理县镇,说是镇,实际就是山里的一条路,两边开着些餐馆,小卖部,药店等等。也许是疫情关系,路上几乎没有人。选了一家看起来整洁的火锅店坐下。这里最有名的是牦牛肉,价格也是真的便宜,吃到撑了一桌才。

吃完后继续盘山而上,好在下午冰雪消融,山路还算顺利,一会儿就到了古尔沟。我们住的是花田木屋,木屋周围有一些当地村民的石头房子,挂满经幡和写着藏语的牌匾。

夜晚躺在床上,透过斜斜的屋顶天窗,看到漫天繁星,我好像从来没有离星星这么近过,实在是浪漫极了。尤其第二天一醒来,批了件外套就走出木屋,看到太阳在山坳处刚出头,一点霞光洒在安静的小路上,本以为不会下雪了,没想到这一晚过去,木屋顶上居然积了厚厚一层积雪,幸运感油然而生。晨曦映衬着高大的雪松和云杉,满山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不再想用祖国的任何地方和国外去比较。

随风飘扬的经幡是信仰。经幡的颜色和排列都是唯一的,五种颜色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每当风吹过经幡就相当于诵经一次。

远处的雪山便是毕棚沟,四姑娘的背影。洁白的雪山和蔚蓝的天空交相辉映,神圣无暇。

入住的下午迫不及待来到无边温泉,春寒未尽,水面仙气飘渺,温柔的泉水洗净旅途的疲惫,在池边眺望远处的雪山,酸胀的身体逐渐酥软,让人飘飘似神仙。

其实来之前我对国内的景点都没有抱太大期望,一向对国内游有很大偏见,但这次我恐怕彻底改观了,走的越深入,我越是发现,但凡国外有的我们国内都有,甚至更美好!看过祖国那些令人澎湃的山河湖海,我再也不觉得国外的景色有多美,我只觉得自豪。

晚餐时间,我们下到半山的镇子上吃饭。到了晚上这里出乎意料的热闹起来,一家家餐馆,火锅烧烤炊烟袅袅的,特别有人间烟火气。这里的藏式铜锅用炭火烧的,清汤煮的牛杂和牦牛肉,只需搭配最简单的大葱和干碟调味,十分鲜美。

因为山在那里

出发前在马蜂窝随便翻了翻攻略,发现附近有个毕棚沟,距离古尔沟不到40分钟的车程。抱着消磨一天时光的心态,当走马观花看看,来到了毕棚沟。却没想到这里的美景,开启了我对川西的好奇和迷恋。我拍的照片没有任何技术可言,都是最简单的手机拍摄加上后期调色。相比大多数人对后期调色抱很大偏见甚至嗤之以鼻,我对适度调色是赞许的,你当然可以选择完全写实,忠于生图,但我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相机,能比你的肉眼更贴切表达你所看到的美景以及她带来的心灵震撼!

相机再好,拍出的作品在观众眼里也是二维世界,当你身处于无与伦比的美景之中,当下的心境会为你目光所及增添色彩。经过调节光感、锐化、降噪、饱和度等,这些照片才被赋予了立体且丰富的灵魂,以后每次翻看这些照片,我都可以真切的重新体会当时的心境!毕棚沟与著名的四姑娘山背靠背,进入景区后需要搭乘大巴到海拔多米的站点,随后是搭乘景区电瓶车,再徒步抵达各个观景点。毕棚沟属米亚罗景区,以红叶闻名,但冬天不是毕棚沟的最佳季节,山里的海子都结冰了,但雪山确实值得一观。搭乘大巴上山要花一个小时。刚过米的时候,我开始觉得胸闷。这些年去也过好几座雪山,对自己的承受能力大概有个了解,对我来说是个起点,左右是个小坎,目前最高到也没问题,以后还要挑战更高,这都是正常反应,吸点氧,喝葡萄糖,慢慢走,都可以缓解不适。在邛崃山脉众多雪山里,毕棚沟算不得海拔最高,但风景不输其他。最后一站叫燕子岩窝,也是徒步可以到达的最高处,相对湿滑难走。还好我没放弃,走几步停一停,虽然气喘得厉害,但还是很享受这一呼一吸的过程。

费力得来的美景总是绝伦,爬得高才能近距离观赏到最美的雪山。

Geologyisthestudyofpressureandtime.——《肖申克的救赎》站在群峰脚下,这种感受真的很奇特,那些山峰陡峭险峻,犀利无比,我从未见过这样绵延不绝又棱角分明的群山,她不同于阿尔卑斯山脉那种硕大的巨石如一堵城墙带来的压迫感,这里的山峰棱棱角角错落有致,如刀劈斧砍般各具奇形,像是一座座雕塑作品,让人无法移开目光。它们是地球的皱纹,经历了人类无法想象的压力和时间才形成,正如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的:Georlogyisthestudyofpressureandtime,地质学研究的是压力和时间。是的,压力,时间!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神明一般像这个世界昭示,唯有那些经受得住压力和时间考验的人,才能站在世界之巅。其实我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会对雪山着迷,也许有些热爱早就播种在灵魂深处,没有理由。这些年我看过许多关于雪山、登山的影片和纪录片,我很惊奇的发现(从弹幕里),太多人不理解那些牺牲生命攀登雪山的勇士,更有甚者责骂这些人不负责任、拿生命开玩笑、辜负父母的养育等。让我再次想到这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所以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互不相干便罢了。有记者曾提问著名探险家GeorgeMallory,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只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没有羽绒服,没有氧气瓶,没有地图,没有向导,在那个什么技术装备都没有的年代,只穿着绒呢衣服,难以想象马洛里是如何克服攀登途中,高原恶劣天气、稀薄的空气、冻僵的四肢和痛苦的高原反应的。如今,已有四千多人登顶过珠峰,攀登珠峰除了挑战极限,也演变为一种商业行为。我们应当感恩那个第一个踏上征途的人,感恩现在拥有的如此先进的装备和后勤支持,让人类探索未知的梦想成为现实。所以,为什么要徒步穿越无人区,为什么潜入黑暗的大海,为什么要登上月球,为什么要找死?他们会告诉你,没有为什么。事实上,如果不是他们始作俑者,如果没有这些先驱和开拓者的英勇献身,会有更多的人死在那里,人类文明将得不到发展,我们将成为固步自封的井底之蛙,最终因自己的无知而灭亡。现在回想,上山路上远远就看见的雪顶,那时觉得神圣而遥不可及,如今离他们那么近了,整个山体就在我面前,好像我再走几步,就能触摸到山顶。再回头一看,自己真是渺小极了,感觉走了好远,其实也就那几步,积雪太深,没有装备无法逾越。

我就安静地坐在雪地里,感受着高原独有的纯净,没有风声,没有鸟语,出奇的静谧。阳光却十分火辣,照在黑灰色的岩石上,映着斑驳的积雪越发光亮,这一刻,静静享受雪山独有的壮美和容光,仿佛和伟大的先驱们做了一场对话。

我始终相信,大自然带给我们心灵的疗愈,将在以后人生中每个迷失方向的时刻,成为我们在黑暗中的光明和力量。

早春冰川消融形成小溪流,雪水缓缓穿过山间,潺潺流水声十分安静美好,亿岁的山石和地球母亲经历万代变迁,大自然赋予地球的资源,循环和滋养了生灵万物,在这里人类的时间没有了意义,我们都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

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没有一种比登山时在一呼一吸间更能感受自己的世界。

四点左右天色渐变,我们搭乘景区巴士下山。这一趟又是一个小时,车子在山间不停的转弯盘旋,加上一天在高海拔的徒步,积累的疲惫来袭,我再也撑不住,沉沉的睡去。走近川西,逐渐感受到川藏的魅力,仅匆匆看了一角,已让我自惭形秽,深感自己的见识太浅薄。

自驾在盘山公路间,总想到那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过去有多少勇士为了祖国的基础建设和繁荣昌盛,牺牲在开拓这险峻的山路上,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经历的苦难太少,对生活赋予我们的恩惠习以为常,不去看看祖国山河和建设,你永远无法想象我们的父辈经历了什么,从而更珍惜当下的幸福。开过铺装道路,不时出现的落石和塌方让我手心冒汗,走过狭窄逼仄的烂路、也走过高架桥和现代感十足的小镇,也有不少破败的建筑,和衣衫褴褛的农民工人。这些景象,都让我想到在影片“贡嘎”里,有一段话这样描述曾经的茶马古道:“今天,人们的生活和眼界,是靠这样的负重跋涉,一步步走出来的。当我们通过眼前的这一切回望历史时,任何一个后来者,都不免心生崇敬。正是因为我们的开拓和探索,才让无弗远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贡嘎》

一路上随处可见飘扬的经幡,洁白的佛塔,无时不刻提醒着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谦卑和敬畏的心。因为,心灵的严肃和丰富是一切美德之源。回家后,我开始翻阅各种书籍资料,看了许多关于川西和西藏历史文化的纪录片,为了下一次更深入,我买了大幅的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到我要去的一个个点,串联成一条条路线。我每天都会在地图前发呆一小会儿,我们常常在忙碌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中迷失自己,神圣的土地是心灵的寄托,只要想着那些雪山,那些草原,那些信仰,每一天都很有力量。“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送你一匹马》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离开理县,我们一路由蓉昌高速往东到汶川,再经由国道向北开往下一站——茂县。地理位置来看,理县位于汶川以西,茂县位于汶川以北。由于疫情的反复,我们自驾的一路颇为曲折。还好出发前一天去做了核酸,报告一路随身携带着,出成都机场时倒没有查验,但离开成都后几乎每个县道口都设立了关卡,防疫人员逐辆排查证件、健康码通行码。由于上海仍是中风险地区,虽然我们的健康码都是绿色,但还是被要求靠边下车,前往临时搭起的岗亭接受盘问、填表、查身份证和核算报告。这些繁琐的步骤让我们心里惶恐不安。防疫人员一听是上海来的便眉头一皱,检查和盘问都十分缓慢仔细,这样的感受虽然不太好,最后也放行了,但还是想赞扬这些节假日坚守在岗位的志愿者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在各个关卡重复这样枯燥的工作。也正是这些细枝末节的工作,使得中国的疫情得以控制,人民安康。过了关卡后继续驱车赶路。很快就到了汶川,经过这个沉重的地方,我们特意放慢了车速,内心五味杂陈。回想起十年前那场大灾难,那时的我在上海南京西路工作,只记得那天午饭后我正要走回办公桌,突然一个踉跄,有些头晕站不稳,还以为自己吃坏了东西不舒服。

没多久大楼响起了消防警报,所有人从消防楼梯步行下楼。我们在38楼,足足走了38楼。原来不是我吃坏了东西,是整栋大楼在摇晃,那时我们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站在楼下空旷区域等候,还以为是上海地震了。隔了许久才传来四川地震的噩耗,赶紧往成都分公司和绵阳办事处打电话,一个下午,电话手机全都无法接通,通讯整个瘫痪了!

往后几个月,铺天盖地的报道,坍塌的楼宇和裂开的山地,每天激增的死亡数字,如同世界末日的灾难电影般,无时不刻击打着中国人民的心。如今道路两旁盖满牢固的楼房,崭新的大桥,忙碌营业的商店,仿佛灾难从未降临过。“无妄之灾不断的警醒着人们如果希望天堂永在那么这样的信仰就应该在心里永存。”——《贡嘎》

像无数喜欢滑雪的朋友一样,在20-21整个雪季,我用随心飞往返了无数次吉林和崇礼。回想这几个月,我还是挺佩服自己的。大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从面条雪滑到缆车停,反复练反复琢磨,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扛板包拖行李,一个人往返机场,搭红眼航班。除了身体吃苦受累,更多时候是精神的磨砺。若不是热爱,谁愿忍受。有时候一个人在缆车上看见别人成群结队的,也曾觉得孤独感伤。可大多数时候,我依然快乐,也在途中偶遇了许多有缘的小伙伴们,一起聊聊天滑几趟,没人的时候便畅游在雪山里和自己对话。

有缘则结伴同行,无缘也能自得其乐。因为充实的心灵来源于对一件事的热爱和专注,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你需要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zz/8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