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

研究人员正在从出土的施泰因海姆嵌齿象臼齿化石中取样。(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妍提供)

近期,科研人员在对上世纪90年代出土于新疆的象类臼齿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万年前草类的植硅体,由此得出该研究样本是世界最早的草食性象类。

17日,本次研究的参与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妍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这次研究样本有六个,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部富蕴县,其中2个样本是万年前中中新世早期的象类直系祖先——施泰因海姆嵌齿象臼齿的化石。

研究人员在施泰因海姆嵌齿象臼齿的牙结石中,发现植硅体的存在。通过显微观察发现,施泰因海姆嵌齿象臼齿牙结石中,所有的植硅体都来自草类,没有一个是属于非草类的植物。

“年对东非地区象类化石的一项研究显示,大约在万年前的时候,象类可能已普遍取食草类。”吴妍说,这次研究的样本来自万年前,它将象类吃草时间提前约万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草食性象类。

吴妍表示,植硅体非常坚硬,对于吃它们的动物是严重的考验,但它们形态稳定,容易保存。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能够从它们的形态推断出它们的母源植物。施泰因海姆嵌齿象已经是一个严格的食草者,这一结果也与稳定同位素的方法及牙微磨痕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这要比它的后代进化出适于食草的臼齿提前了万年以上。

在确定世界最早草食性象类之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在中中新世的气候环境演变,通过分析地层中的花粉数据,发现在中中新世的新疆准噶尔盆地,气候比其它地区提前出现了干旱化趋势,一些小范围的草原在这里已经出现,这或许就成为施泰因海姆嵌齿象以草为食的先决条件。

据悉,5月16日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Reports》。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的资助。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1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