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海南发现的新物种有不少这些罕见的
00:47 近日,在海南五指山市通什镇什会村的一口水井里,村民发现了数十只拇指般大小的水生物,生物呈乳白色、通体透明,由絮状主体及4个略带椭圆形的肢体分别连接1条外环构成,身体周边长满的触角像飘落水中的桃花。据当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外观的判定推测其应该是有着“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之称的桃花水母的一种。 疑似濒危物种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现身五指山。通讯员李方远摄 其实,年以来 海南还发现了其他新物种 更有一些远道而来的稀客 下面让我们去看看吧~ 海南省林业局4月1日向媒体发布,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植物种类——尖峰水玉杯,属肉质腐草科水玉杯属,本物种为海南岛首次报道的新记录科、新记录属和新种,目前仅见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 发现于海南尖峰岭的新物种尖峰水玉杯。许涵研究员供图 该物种是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科研监测人员发现的。尖峰水玉杯已完成拉丁命名:ThismiajianfenglingensisHanXu,H.J.YangandS.Q.Fang。植物种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SCI刊物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许涵研究员。 该物种形态似红色灯笼,该属植物种类英名称翻译为中文,即精灵灯笼或仙子灯笼。 水玉杯属植物全球约有40多种,主要分布在泛热带地区,此前中国有5种:台湾水玉杯、三丝水玉杯、贡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黄金水玉杯,其中台湾水玉杯仅见于台湾高雄地区,为仅见于台湾的特有植物。此次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发现的尖峰水玉杯,为中国已知有分布的第6个该属植物种,也是仅见于海南的特有植物种类。 发现于海南尖峰岭的新物种尖峰水玉杯。许涵研究员供图 尖峰水玉杯的发现,是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科研监测人员,通过60公顷大样地及网格样地的长期监测工作的成果。自年以来,已经相继发现了尖峰霉草、尖峰马兜铃、乐东马兜铃、海南线柱兰、海南桦、雪影薹草共6个新植物种类,尖峰水玉杯的发现是第7个新植物种。此外,该研究团队还发现了无叶鳔唇兰、桂越马蓝等海南新分布记录种。 电子显微镜下的尖峰水玉杯。许涵研究员供图 尖峰水玉杯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植物多样性资源,而且也间接证明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的森林生态环境优良,自然保护成效显著,为许多有特色、特有、稀有、濒危植物种类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 近日,中山大学科学家宣布在海南西沙群岛发现新物种,并命名为石屿海泽甲。该发现工作由中山大学教授贾凤龙课题组与教授谢强课题组共同完成。 据介绍,石屿海泽甲产自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东部的石屿礁,石屿海泽甲体长只有1.毫米,体宽0.62~0.69毫米,生活在珊瑚石的细小孔洞中,运动非常迅速。据了解,年至年,谢强随中大科考队赴西沙群岛考察,其间采集了多种海生昆虫样本,其中就包括西沙群岛石屿的一种海生甲虫。经贾凤龙团队研究发现,该海生甲虫为泽甲科海泽甲亚科新物种。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蕨类植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研究人员,在Phytotaxa期刊上发表中国水蕨属横走茎新物种——邢氏水蕨。此次发现的地点为海口羊山湿地,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等级评估标准被列为易危物种。据了解,邢氏水蕨目前为海南独有物种,数量较少,对海南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邢氏水蕨。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供图 “和一般的水蕨不一样,邢氏水蕨只生长在流水水源的湿地环境下,且对环境很敏感。”上海辰山植物园研究员严岳鸿说,新发现的水蕨被命名为“邢氏水蕨”(Ceratopterisshingii),是为了纪念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邢福武过去数十年间对海南植物调查研究的贡献。邢氏水蕨目前已知分布在海口市羊山湿地的娘娘庙、将军山及定安久温塘等少数具有流水习性的淡水湿地,产地面积较小,并面临着严峻的人为干扰现状和灭绝风险,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等级评估标准,将该物种列为易危物种(VU)。 邢氏水蕨为横走茎。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供图 海南山青水蓝 四季如春 不但吸引了很多人才过来扎根 很多罕见的小可爱、小精灵 也不远万里来海南游玩 不信,你看~ 首次出现在海口的小天鹅 “海口五源河首次发现小天鹅。”年12月29日,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官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12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冷知识翼龙不是恐龙,企鹅才是恐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