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总结我的
粗线标题 ----------这是洋饭仔的第72篇原创文章 真的挺意外的,年这就要结束啦?! 从年初疫情忽然之间如大团迷雾笼罩在每个人头上,到整个一年里持续的小心翼翼和战战兢兢,不知不觉,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终于也要翻过去了。虽然国内如今已经俨然成为地球上最安全安心的地方,但口罩却是一直戴到了现在的,唇膏的用量也空前down到了数年间的最低值。 有的人染病,有的人奋斗在前线,有的人在短暂的慌乱后生活一如既往,比如你我。在国外疫情形势仍然日趋紧张的今天,能有幸日日与家人团聚,按部就班地出门工作生活,甚至连对于很多人已然成为奢望的、能增加幸福指数的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都得以保留,真的太珍贵了。 平凡生活的每一天,其实就是珍贵啊! 这几天想的最多的一件事儿,就是年,我都把时间用在哪儿了? 作为一个芝麻粒大小的“时尚博主”,除去日常必不可少的吃穿用度和照顾家人,这一年的所有周末和业余时间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几乎都花在了拍摄搭配和后期制作上面。 是呀,春夏秋冬保持更新,看上去似乎是“不就拍几张照片嘛”的轻轻松松,其实背后付出的何止是时间和精力,更是风雨无阻的毅力和恒心。 如果不是真爱,估计无法坚持吧?至少绝不可能数年如一日地乐在其中。 粗略数了下,年共更新了个look。除去疫情最严重无法出门的2月只象征性拍了3套之外,其他每个月都保证了18个look以上。算不算高产?不好说,但我尽-力-了。 是不是还蛮壮观的?(笑)如此看来,这艰难坎坷的一年也算小有成绩。搭配盘点我后面会单独出一期来总结,这篇咱们聊聊别的。 // 跨入年,我就38岁了。 又是一个没想到:Excuseme?我?38岁了?明明觉得前天还是二十多岁策马奔腾的小姑娘,昨天才刚刚匆忙跨入三十的门槛,转眼就头也不回奔四而去了……现在每每听到别人说某女奔四了还怎样怎样,第一刹那的反应还是:哇,奔四了好老。必须转念一想(强调),才会意识到本人其实也马上即将人到四十。 有没有年龄恐慌?有没有焦虑和无奈?嗯诚实的说,真的没太有。(不是炫耀,别打我)感觉无论身材、状态还是风格的塑造,甚至更加抽象的所谓气质气场的修炼,都远远比二十多岁和三十岁初期好了很多。 左:娃3岁,我29 中:5年前,我33 右:上个月,我37 能让我们恋恋不舍的,其实并不是年龄,而是这个数字后面所匹配的年轻蓬勃的状态吧?如果状态能一直是ok的,甚至在汗水和自律的锻造中日趋优化,谁又会去在乎年龄这个数字呢? 这一年最让我方方面面受益的习惯,必须把坚持运动、爱上运动放在首位。 让运动变得跟呼吸一样重要又寻常 年是持续进行健身塑形的一年,也是彻彻底底为运动所带来的一切益处着迷沉醉的一年。 体重的减轻只是一个方面,塑性成果才是对汗水更直接的回馈。体脂较低,肉眼看起来是“瘦而不柴”的肌肉型,(即便不怎么举铁)也透出隐隐的力量感。 马甲线也在极容易存脂肪的秋冬季节得以保全至今,每当揽镜自照,心里都颇为安慰。这一年的训练仍然是以跑步、跳绳和游泳为主:春夏秋跑步+游泳;进入严冬后,就是天天在室内跳绳,间或游泳;生理期走走路,踩踩椭圆机,或者做一些瑜伽和拉伸之类。安排的还算丰富合理,也非常易于坚持。 keep帮我记录的数据: 一些跑步的打卡记录: 如今看到照片里自己身上的汗水,似乎还能感受到彼时跑步中猛烈急促的心跳呼吸,以及跑完既定目标后,一下子涌出来的汗水和喜悦感。 我完成了运动,而运动塑造了我。一次又一次的起跑,加速,坚持,冲刺,促使自己不断对身体对话,与自己的毅力和极限进行磨合,也让我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时,日益冷静和游刃有余。 刚开始最喜欢的运动形式只有跑步,因为跑步给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最强。到现在跑步、跳绳和游泳并驾齐驱,可以说后面两种运动形式极大丰富了我的运动生活,也让我在一年四季更好地维持着相对均衡的运动量,不会因为外界原因而轻言放弃。 跳绳的这个打卡图真的很像调色盘了: 从8月份正式重新捡起跳绳。换了新的装备后,越战越勇,从开始跳0个累的不行,到现在个超级轻松,是真的爱上了这项运动。 8月份到今天,共跳了个,其中12月跳了个: 泳衣买了一件又一件,游完米也越来越自如: 熟能生巧。运动表现毫无疑问是建立在持续长期的重复训练中的。抛开天赋不谈,你最擅长最自信的,一定占据了你最多的时间和精力。 起初,大家都是抱着减脂的目的去积极健身运动,慢慢有的人瘦了,有的人中途放弃了,也有的人短期没有看到明显效果,但是对运动的热爱已经成为习惯,已然忘记了开始时的初衷,只觉得运动这件事变成了跟呼吸一样稀松平常却又须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动作。 每天的运动内容都会坚持在微博和朋友圈打卡,到今天已经是第天了。我笑称自己是身边朋友中最有毅力的人,大概也是基于事实,不算纯粹的夸夸其谈吧?(笑) 回头想想,就算这一年,我工作上毫无建树成绩平平,也没有赚到什么可观的金钱和宝贵的人生经验,在博主的道路上只能算马马虎虎,年初立下的宏伟目标也只实现了一点点。即便真的是这样,我仍然要拍着自己的肩膀说不错哦你,没有虚度没有犯懒,没有成为一个只知道把岁月流年空空耗费掉的庸人。 这样的底气,是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健身给我的。因为改变明明白白,天没有停下来的付出,正在慷慨地回馈着我,从外表到内核。 今年儿子生日的那天,我写了下面这段话,至今仍然在阅读量和点赞数的榜首岿然不动,大概是真的很燃吧?一个普通的女孩,经历了孕期和哺乳期无可避免的发胖,没有懈怠,坚持打磨自己并逐渐发光的故事。 故事还在继续上演。,准备好跟我一起继续用健身改变生活的抛光之路了吗? 永远不要失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作为一个主业和专业都是外语的人,每天安排学习时间是雷打不动的习惯。毕竟,语言这种东西不用则废。我可不想在上战场的时刻才发现自己带了一把生锈的枪。 年是用趁早效率手册的第6年,开年时我一如往常在扉页郑重写下对自己全年的期待和要求,其中多次出现的就是“专业性”这个概念。 为了保证韩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确保用到的时候张口既来,不会生疏,我会在每天早上化妆时听一些韩语对话,大概能保证20分钟左右的“磨耳朵”时间。有时候开车上下班的路上和做家务时,也会用英文和韩文的节目代替漫无目的的听歌和其他播客。 喜马拉雅app里我常听的外语节目: 对英语的热爱也从学生时代一直保持下来,年初加入了一个线上的每天15-20分钟的英语课程,包括对话、听力、词汇语法和习题训练,坚持了天。 时间确实就那些,你用来干这件事,就意味着放弃了另外一件事,每一个选择后面都带着一个结果,而无数个结果累计起来,就是你塑造的自己。 一些韩语的学习掠影: 一些英语的学习掠影: 断断续续做了一些文字翻译,感觉自己的水平跟想象中或者别人认为的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毕竟生活中被其他事情牵扯到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翻译又早就不是用来糊口的了,所以想保持实力或者更进一步,真的是难上加难。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年龄在轻松上升,其他的都在无可避免地下垂呀哈哈。虽然这是个令人沮丧的事实,但不代表只能接受,反而激发了我的好胜心: “做一个少年,决定自己是一个少年,决定自己不老去,成长欲强烈且持续不断。” 永远像个学生一样学习、温习、思考、进步,永远保持好奇心和谦虚,永远不满足于此刻,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实力才是唯一站得住脚的根本。 爱,藏在一粥一饭里今年大概是近些年在家做饭比较少的了,因为上班路途遥远,且一直处在忙碌和不定期加班的状态,要么错过了回家做饭的时间,要么就是太累了实在不想钻进厨房忙活半天,多半是犹豫半晌干脆举家外食,或者草草下个面就算了。 这样想想,最觉得愧对的是在长身体的儿子。虽说外食也都尽量选在知根知底的店,吃的也都是宛如自制的健康家常菜,但终究不是自己亲手做的,总会觉得在照顾家人的胃上面,有所欠缺和遗憾。 常去的面馆里常吃的面: 虽说下厨的频率比起之前几年来是少的多了,但是周末都会排除一切想要偷懒外食的想法,从早上就开始买菜准备,认认真真地做一顿所谓“好饭”,把11岁少年喂得腹胃溜圆。比如简简单单却营养好吃的肥牛饭: 汤汁甜美的番茄牛腩和儿子最爱的披萨(偶尔失手): 即便毫无技术含量地用虾头炼油炖一颗大白菜,儿子也会吃的不亦乐乎,超级捧场: 就在如此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之余,我居然还因为儿子表示想吃而自己摸索着做了葱油饼和黑芝麻汤圆,动手能力可谓十分感人了: 在家里吃火锅、烤地瓜、做山楂酱、烤蛋糕: 为了保证早餐吃得好,面包也换着花样做了好多种: 一切沉醉的前提都是真心喜欢。厨房是我在家里最爱待的地方之一。每次卷起袖子,对着食谱开始配比食材,清洗蔬菜,和面调馅时,都会感觉内心无比饱满沉静。听着喜欢的音频节目,泡一壶热热的茶或咖啡,远离手机,感觉暂时脱离与社会的关系,只剩下自己和手边的食材需要专注面对和料理。一下午的时间就这样轻松打发,减压和给精神充电的效果却是无可替代。每一份手作的食物,不管是否色香味俱佳,都饱含了我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的爱的心意呀。自信且自律,温和而坚定非要给年找几个关键词的话,我想了一下,大概是这四个词。 关于自信。如今的我,已经不太会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负面评价而产生怀疑和动摇了。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也知道如何将它们发挥到极致;而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坦然接受,和平共存其实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无比复杂的评价体系当中。每个人都有预设立场,都站在自己的人生哲学里审视着别人,都戴着打了自我烙印的有色眼镜。所以如果你试图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完美女生,或者想要所有人的肯定,基本上是自寻没趣,闲着没事跟自己较劲。 意识到这一点,我现在已经能做到:多跟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接受他们的夸赞,并转化为更好生活的动力;对于充满负面情绪的人,能远离就迅速远离,不得已必须见面的,保持警戒:耳朵打开,心灵关闭,绝不让一些负面的情绪影响自己。 如今的我,早就不想取悦不值得的人,也懒得揣测无关人等的心意。我能做到的对自己最好的事,就是毫无疑问地爱自己,相信自己。 关于自律。每天坚持运动打卡,不吃油炸食物的皮,不喝加糖饮料,饭后不立即坐下,奶油蛋糕永远只吃一小口,随时随地挺胸收腹沉肩,可以把清水煮菜和煮豆腐吃的津津有味,吃炒菜如果油太多,不管多喜欢吃都要过一遍水…… 如果你们把这些称之为“自律”,那么是的,我非常自律。因为如今做到这些已经是我下意识的反应,完全不需要经历什么挣扎和权衡,自然到仿佛本来就是如此。而这种惯性的养成,却是数年来,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的时间和对自我的强制约束,才缓慢形成。 越早形成这种惯性,就会越早在懒惰和散漫的泥潭里脱身,从而获得自由。当你毫不费力就做到了别人需要极大毅力才能完成的事儿,会回过头感谢当年狠狠逼了自己一下的那个决定。 每个人都是无数个习惯的集合体。习惯累积成为习性,习性叠加成为人格和内核,从而决定了你究竟看起来如何:你的模样、举手投足、内里外型,精神风貌,都成注定。 新的一年里,自律仍然会是我的关键词,嗯,没错,这依然毫不费劲。 关于温和。这里的温和,并不是单纯指待人接物的态度,更是一种最近非常信奉的人生哲学:对事对人逐渐开始看淡,既来之则安之,不强求,不抱怨,不非要求一个所以然。 这样的结果就是:整个人变得非常容易快乐。 这一年,其实也有很多无奈和遗憾。明明非常努力了,却没有得到(所谓的)认可;很想做一些事情却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在自我的圈子里循环往复,看不到明确的曙光,也不知道会抵达怎样的远方;而时间依然如同脱缰的野马,呼啸奔腾,根本无意为迷惘彷徨的我停留哪怕一分一秒的时光。 还有一些无意中闯入生活的珍贵朋友,说好了一直要在一起看星星看月亮,却走着走着,就再也追不上对方。人生漫长,总有一些路口要选择。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相聚只是偶然,失去才是正常。欣然接受就好,珍惜当下就好。真心本就转瞬即逝才显得珍贵,何必强求一个富丽堂皇的理由? 以前的事都过去了,过去的感受和回忆都好好地放起来了。如果你愿意来找我玩,我欢迎你;如果我们彼此已经不适合了,那我会找到新的朋友,也祝你开心快乐。 这就是我现在的状态:云淡风轻,宠辱不惊。 关于坚定。一直相信人生在世,好看的皮囊固然重要但其实转瞬即逝。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内核,这个核才是真正的自我。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些发自内心想去做成和做好的事情;那些让我们深深沉浸其中,浑然忘却了寒冷、饥饿、劳累和时间的事情;那些让我们血脉喷张、激动万分的事情;那些让我们清晰无比地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和激情的事情~说的更加直白朴实一些吧:“那些让我们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情”。 越早找到它,你的人生目标就会越清晰,你的能量就能最大限度地集聚,而你也就越能在为之拼搏的道路上收获信心、成就感以及其他的附加值,比如地位和财富,比如更加自由幸福的生活。 耕耘自媒体的这几年,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找到了最开心最感兴趣的事:分享穿搭感悟,记录生活点滴,如实呈现一个成熟女性在日复一日的自律中蜕变和日趋优良的过程。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永远兴冲冲,气昂昂;我自信又果敢,仿佛一个人就是一只牛气冲天的战队;我不知疲累,不惜花费掉所有的休息时间;我坚定且坚决地给自己定下一个个稍显严苛的目标,然后不折不扣去执行完毕。 这种坚定,大概在我当下的人生中没有第二个选项了,唯有这一件。甚至可以这么说:我前三十多年的人生,做的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就是把个人兴趣真真正正做成了一件挺有意义和回报的事业。 没错,事业。 被喜欢的事儿填满生活,创造出打着个人风格烙印的作品,并被接纳和喜爱———这就是我目前坚定的人生哲学。为此,我不知疲倦地做着这细碎繁杂的一切,再累再忙也雀跃开心。 还有不到两个小时,就是全新的年啦!过去的一年,尘埃满身也罢,星光灿烂也罢,欢喜也罢,遗憾也罢,都已是即将翻过去的一页~该放下的,就轻装上阵吧,放不下的,就好好收在心底,化为营养,激励接下来的前行。 惟愿新的一年,万物有新意,我们更加好看、顽皮、热忱真挚,事事如意。 元旦快乐,新年安康。 ——爱你们的饭仔 .12.:10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8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女报公司温馨提示安全隐患酒后驾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