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吴梓源当代基因权利立法模式的转
从个体走向共同体: 当代基因权利立法模式的转型 作者:吴梓源,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年第1期。原文责任编辑:侯学宾。 相关阅读: 《法制与社会发展》年第1期摘要: 基因技术的不断推进唤醒了人们对基因权利的深切需求,但当下“个体—国家”模式的国际人权法以及相对僵化的人权结构很难应对这场基因医学实践。原因在于基因遗传信息不仅具有个体识别性,还具有家庭延续性、群体关联性以及预测未来风险的能力,多元的基因利益塑造了基因权利的个体与共同体、此在与未来的多重维度。在生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这些维度间的紧张关系愈演愈烈,个体基因的批露会引发群体的污名化,基因编辑和人类克隆也容易贬损人类尊严甚至影响整个人类共同体的命运。为更好地应对这场基因实践,需要全面考虑基因信息在持有、流通、分配过程中的个体和共同体维度,从权利个体化走向权利共同体,从新自由权利伦理走向社群主义伦理,建构“共同体—国家”的基因权利立法模式,并将维护人类尊严作为立法的顶层设计,以此建立一个融贯的法律结构,从而实现基因个体、基因共同体的此在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 基因权利;自主决定;共同体利益;人类尊严引言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DNA分子结构以来,现代生物技术相继破译了遗传密码,绘制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发现了基因操纵法,科学家宣称人类已经掌握了基因信息传递的生物化学机制以及基因变异发生的基本特征。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以基因诊断、检测、筛选、编辑为代表的基因技术正日益揭开人类生命的神秘面纱,增强着人类自我控制的能力。在某些乐观的观察家眼中,我们正站在一个“生物时代”的门槛,在这个时代,人类将一步一步地实现对自身组织的完全控制。新技术的发展往往会唤醒对新的权利的要求,人权领域的开拓与创新是人类一次次科技革命和理论突破的产物。工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在普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9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隐形贫困妈妈,你缺的不光是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