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来北京出席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见到论坛盛况就问中国领导人,当初中方提出该倡议时,想到会有如此的盛况和影响力了吗?中国领导人回答,既想到也没想到,想到的是这项倡议符合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世界潮流,也是世界人民的愿望。没想到的是,大家对“一带一路”这么热情的支持。“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和时代意义究竟是什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何以在全世界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以下是我在工作中亲身经历的几个故事。

寻找东非海岸郑和船队的后代

年夏,我在肯尼亚当大使。一天,来东非采访的《武汉晚报》的一位记者告诉大使馆新闻官,她刚刚从肯尼亚东北海岸的拉穆地区回来,在那里见到了东非中国人的后代,还带回一些中国陶瓷的碎片。听此消息,我和使馆同事大为兴奋。大家早就知道,郑和七下西洋曾数次到达今天肯尼亚的港口城市马林迪和蒙巴萨,这一带的印度洋海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西南端。但除了史籍中的简略记载和一些传说,一直没有见到实证。这位记者带回的消息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我们要尽快派人前往,一探究竟。

几天后,我邀请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在大使官邸进行晚宴。博物馆长是肯尼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博学儒雅,言谈中洋溢着对东方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听说拉穆地区中国人后裔的事,他也大为高兴,告诉我他对郑和船队驾驶“世所未见的大船”到访东非海岸这一段历史很感兴趣,曾一度给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pz/1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