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粟裕大将的光辉历程张珑辉(侗族)

为了“追忆光辉历程,传承革命精神”。年5月28日上午8时,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商科工信局3支部14名党员聚焦红色之旅——会同县粟裕同志纪念馆与故居参观学习。

粟裕作为国宝级将才,他熟谙《孙子兵法》,最喜欢里面的一段文字,“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意思是“打仗应根据战场实情,觉得很有把握取胜的仗,即便国君命令不打,也要坚决的打;反之,觉得不能取胜的仗,即使国君命令开打,也可不打;将领带兵打仗,进攻不以追求战功名利为目标,后退也不要回避违抗上方命令的罪责;所追求的标准与目标应是以保全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君主,这样的将领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这些话听起来是否有点违抗旨令,但蕴藏有对将领们的更高标准和要求。作为将帅,必须要认真研究考察好作战地形,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来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一点比一味地听从国君的命令更为重要。战争年代,粟裕时刻以此自警。他的军旅生涯始终坚持上述原则,几乎百战百胜,成为我军战功赫赫,为数不多的“国宝级”将才。

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后,中午11时已到达了粟裕同志纪念馆馆区,大家不顾旅途的疲劳,下车后就到武器陈列景区逛逛,大家用心地观看馆前摆放的飞机、装甲车和大炮,有的还试图想登机拍照,可惜被警示告知,不准进入或攀爬,大家才收敛了行为。尔后,一同径直地朝粟裕同志的纪念馆走去,粟裕同志纪念馆前,数百名小朋友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列队进入,我的团队从侧门率先进入,粟裕铜像庄严矗立在场馆中央,大家向粟裕同志敬礼,默哀、合影留念!聆听杨俊超讲解员给我们讲述粟裕同志童年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介绍了他家的历史背景,以及粟裕同志在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光辉历程与红色故事。

(一)参观粟裕同志纪念馆了解他的光辉历程

粟裕同志纪念馆前身是粟裕同志纪念室。粟裕年2月去世后,10月纪念室建成并对外开放;年,经会同县委、县政府筹集50万元,在县城的林城公园内修建了粟裕同志纪念碑和粟裕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年4月“粟裕同志纪念馆”直接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机构名称,并获准。年9月,“粟裕同志纪念馆”馆名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年在粟裕诞辰百周年之际,陈列改版。年8月,再次对粟裕同志纪念馆进行改造,年9月改造竣工并对外开放。

坐落在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的纪念馆,占地亩,新馆分三个展区,即:粟裕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建筑面积平方米、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建筑面积平方米,粟裕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厅面积平方米。新馆采用富有深厚地方色彩的马头墙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马头墙象征粟裕同志在战争年代,为了革命事业像一匹飞奔的野马,到处奔波,四海为家,战无不胜,勇往直前。青灰瓦盖屋顶,立面挂灰白陶板。纪念馆风格朴实自然又不失浩然之气,与粟裕大将的个人特征、气质胸怀相吻合。新馆以粟裕同志生平事迹与战斗历程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照片、珍贵文物以及各种图表、字画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粟裕同志戎马生涯光辉灿烂的一生。确定他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认定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具有坚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高风亮节。

(二)粟裕戎马生涯负重前行的光辉历程

粟裕学名粟多珍,乳名粟继业,侗族,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人。9岁时入其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读书,11岁由家乡私塾转入县城的“洋学堂”上学,接受新思想。16岁时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的选送生。17岁考上省立二师,与腾代远成了同学。蒋介石发动“4.12”政变,省立二师进步校长被害,粟裕与一批进步学生秘密转移到武昌,党组织将粟裕安排在叶挻的24师教导大队。22岁时,因战功屡屡,相继被提升为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年,42岁的粟裕担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同时,代理司令员、政治委员之职。在渡江战役中,指挥所部追歼逃敌5个军于皖南郎溪、广德山区,解放南京与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歼击上海外围主力敌军8个,使上海免遭破坏。之后相继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在解放战争中,他远见卓识,善于分析战略部署与战役阶段间的关系,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胜利,积累了大兵团参谋的丰富经验。粟裕文武兼备,他不但是武将奇才,也酷爱音乐,杨琴、钢琴都是他的最爱。他胆识超人,战略见解深邃,战役指挥奇妙,以精湛的军事指挥才能,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奇迹。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他被毛泽东主席拉起与朱德、贺龙一起,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前4位向人民英雄纪念碑铲土的人之一。—年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至第五届顾问委员会常委。年在第七届三中全会上,身为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的粟裕汇报了解放台湾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请求由中央军委直接组织指挥台湾战役,被毛泽东点将让粟裕指挥。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直接让粟裕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员兼政委,后因身体原因未能到任。后在青岛、苏联等地疗养,年回国。在总参工作以及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并完整的提出军队建设计划及新中国第一代要实现国防体系建设等。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3次婉拒了元帅的头衔,遗憾没能解放台湾。年被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年2月,与周总理出访朝鲜,与朝方协商部署志愿军回国事宜。6月他主持总参谋部第四次部务会议,讨论军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有关总参工作和军队建设方面重大问题。9月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党委第一副书记,负责院里常务工作。12月国防部命令粟裕以国防部副部长之职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年率军事代表团访问刚果,并路经法国考察。年出席中共十大,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75年,粟裕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被选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被任命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年,粟裕出席中共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年,应《淮海千秋》摄制组邀请,他参加有关淮海战役的座谈会。同年,被任命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年2月5日下午4时33分,粟裕在医院逝世,时年76岁。火化时,才发现他的体内还留存有三块弹片,弹片是在年2月参加一次战斗中被迫击炮弹片击中的,弹片留存在头部长达54年之久。可谓是身经百战,与死神擦肩。

(三)祖辈家业殷实成就了粟裕的事业前程

粟裕故居于年1月被中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粟裕的祖业以农业为主,家境殷实,尽管导游没有过多的提及到他的家业情况,但从他祖辈遗留下来的产业以及粟裕26岁时如实向党组织填写的党员登记表自报家庭的基本情况可以佐证,粟裕的家境是极其富有而殷实的。据登记表的物件记载,粟裕在父母、兄弟职业一栏填上“小地主”;在家族经济情况一栏填上“有良田肆佰余担,都是收租的。按当地人讲,其实,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门前的一坝田几乎都是粟裕家里的,这些田已远超肆百余担;粟裕在表栏中也说过,他的家人以收租剥削为生”;在加入过其他政治团体没有,何时何地加入和退出?一栏中他是这么填写的“年在常德经党许可加入过国民党,年马日事变后即退出;在是否受过党内处分一栏中填写为“年12月,因连队战士闹房子(拉肚子)受过警告一次”。这份党员登记表的字里行间,实事求是的体现了粟裕对党的无限忠心。这份表非常详实地记录了粟裕当时的家底情况,佐证了家业的殷实。在当时饥寒交迫缺衣少粮的年代而言,粟裕家还有几百担田园来收租,算得上是极其富有的大户人家。

粟裕纪念馆内党员登记表

粟裕故居,位于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端,距会同县城约8公里,国道仅0.5公里,交通极为方便。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由前厅、正屋、横仓楼三栋两层木楼房组合成二进式的独立院落,占地面积m2;房屋坐东南朝西北,房屋建筑均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极其富有湘西侗民族的特点。

年粟裕出生在横仓楼的一间房子,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原整个房屋建筑分东、西两院,占地面积平方米,大小房间约30间。两个大院中间有一条村道和小溪通过。小溪右边的东院为正屋,是家人居住地。小溪左边的西院是一排坐西朝东的房屋北头为客厅,是接待宾朋、宴请客人和私塾讲学的地方;中间几间房屋是帮工们的住房,南头是牛栏、马圈等。故居现保存的房屋即为东院正屋,占地约平方米。屋后是4株2——年的樟树和黄连木,将房屋背景装扮得郁郁葱葱;房屋坐东南朝西北,前厅是为"品"字型客厅,前厅与正屋之间有"一"字型天井,两者结合正好构成"一品"之意,图案寓意非常的独特与深厚,即彰显该宅基地为风水宝地,要出人头地。既蕴含有这个屋宇要出“一品”官衔之辈,粟裕的职位正好印证了祖辈的意向。同时,这种设计也告诫粟家人从此宅出入要注重品行,要积德行善,厚道做人。

粟裕有了丰盈的家庭背境作后盾,他从小就受到高等学校的教育和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理论知识与军事才华因此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与升华,为之后走向革命道路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他的祖业成就了他的成长进步与事业前程,以至于10余岁为了革命事业就走出了家门,踏上了革命征程,他的仕途与他家殷实的家境及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粟裕祖辈的家大业大规矩也大,在当地是很有名气的,他家非常注重礼仪与章节。譬如:品字房屋左右晒壁各放有半边半月桌,这种摆放是告知来客,粟家的男人已出远门,示意有男性来客,看到半月桌这种摆放,尽量不要踏进家门,更不要逗留或寄宿家中,女主人不希望男人不在家时被打扰。其实,这是有意拒绝男客来访之意。若粟家男主人已从远门回家,会把两边的半月桌摆放在堂屋正中,组合成圆桌,并摆放几根凳子,示意男主人在家,欢迎男性来客光临,男性来客可以随便到家里来喝茶或饮酒等。反之,半月桌摆在晒壁两边是忌讳男人的到来,有封建思想的残留在作祟。同时,也是警醒粟家女性,当男主人不在家时,得保守贞洁和妇道,不能乱了章法与伦理......现东院正屋保持完好,左边有一条小溪从屋旁经过,潺潺流水四季不断,寓意住宅四季纳财,财源滚滚。屋当头的小溪旁有一座叫“地神祠”的土地宙,是护佑粟家人出入平安的神灵,逢年过节粟裕祖辈得烧香拜佛,以求平安。

粟裕故居的正屋前大门(四)全国人民永远怀念粟裕大将

粟裕是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是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高级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是我军军事科学研究战线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导者。他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曾多次率领部队入浙作战,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莅浙视察,指导工作,在浙江大地上留下了不朽的足迹,浙江人民永远怀念他。粟裕的原籍湖南省怀化市邻近县城的家乡父老及会同县全体人民等也为家乡出现这么一个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伟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据纪念馆接待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粟裕同志纪念馆自年4月建成开放以来,人们纷纷前来瞻仰,观光旅游、摄影留念,参观学习等,每年的客流量已高达数百万人之多。其中有党政军干部、有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医务工作者、社会团体组织等,特别是每年的8月10日,是粟裕大将的诞辰纪念日,全国人民、湘、黔、桂边界地区人民群众,粟氏族亲以及会同市民等数万人都会汇集在粟裕大将的纪念馆和故居,组织各项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人们通过歌舞、朗诵、曲艺、话剧、大合唱等艺术形式再现粟裕大将的光辉形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歌颂以粟裕大将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人们通过献花圈、送花蓝的方式向粟裕大将表达哀思和尊重,表达全国人民对粟大将军的无比崇敬。负责管理粟裕故居的负责人,粟裕侄孙粟泽树给我们介绍了故居的历史时说:他要继承父辈的遗志,把故居管理好,做好粟家祖辈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的宣传工作,为参观者讲述粟裕大将的感人故事,让粟裕大将的事迹和精神万古留芳,世代相传,激励当代青年人不断进取,砥砺前行,为脱贫攻坚,实现中国小康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介绍:张龙飞,笔名张珑辉,侗族,湖南新晃人。怀化市作家协会会员,新晃县文联副秘书长、作协秘书长。年入伍,到北京军区战士军乐队服役,曾参加年国家文化部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9周年国庆联欢晚会,荣获四次嘉奖,一次集体三等功。退伍回乡后,爱好写作,作品闪现《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文萃报》《湖南工人报》《怀化日报》《边城晚报》《怀化文学》《中国乡村》等报刊杂志,余篇。散文《透视汆岩》获第一届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学艺术奖;散文《十天》获怀化市文联“抗疫复工”感动中国(怀化)诗歌散文摄影大赛一等奖、《怀化日报》“百姓记事”征文一等奖。

本刊顾问:龙国武刘诚龙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陆秀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刘云雨刘云洲

陈校刚丁华

副主编:

李云娥罗东成刘慧球

杨国安李婷廖大秋易小群

唐运亮刘云湘刘青龙刘肆梁

陈晓蓉银红梅果实粟蒋

刘长军周前锋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pz/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