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饮食注意事项 http://m.39.net/pf/a_6985655.html

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内蒙古的东北部,因为有呼伦湖和贝尔湖两座湖泊而得名。因为今年的雨水很多,所以这个时候的草黄色和绿色夹杂着,绿色是新长出来的。

草原上的生态比我想的要更丰富一些。除了常规的草场,还有蜿蜒的末日格勒河、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内蒙肥沃的黑土地、亚洲最大的额尔古纳湿地……

从海拉尔出发,前半天是阴天,后面就慢慢转晴了。草原上风起云涌,光线也是变化万千。

末日格勒河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河流,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弯弯曲曲的河道。

当阳光出来的时候,水面碧蓝碧蓝的,和草原的金黄相应。在寒冷的空气里,是一种最原始的色彩。

在这种广阔的大自然里,越是小路越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而国道或者一级公路限制比较多,深入体验就差了很多。

我们去的时候是从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穿过去的,沿着弯弯曲曲的末日格勒河走,土路居多路况很差,有的路全是大坑和泥,很容易陷下去出不来,但是和两边的草原有近距离的接触。

比如一拐弯就进入了别人家的草场,坐在收割的高高的草垛子上,能够闻到草被太阳晒后的香味。

再比如看到路边有羊群在吃草,就冲过去想合影,结果发现两条腿果然跑不过四条腿的,羊群如潮水般退去,怎么也追不上。后来才知道,羊群要慢慢走过去接触才不会跑掉。

在道路两侧,有的牧场围着栅栏,有的则是开阔的地带,时不时可以看到奶牛、野马在横穿马路。

记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曾说,为了方便管理,现在草原都是划片的,羊只在某个区域里吃草,所以游牧民族也慢慢定居了。但是这种方式对草场、对羊都不太友好,自由流动才能够保证生态的平衡。

额尔古纳湿地是亚洲最大的湿地,也属于呼伦贝尔草原。所谓的湿地公园只是圈了一块很小的地方建造而成,修修栈道收收门票,其实一路上有很多地方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湿地本身。

公园山坡上的风特别大,有敬业的摄影师还能把三脚架立在山坡上,探出半个身子去,真的是挺危险的。站了一会,正赶上下午4点多日落那一瞬间的阳光出现。

湿地中蜿蜒的河流是根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也属于额尔古纳河的支流。

草原上的河流数量比我想的多,可能是因为呼伦贝尔靠近大兴安岭的原因,山中发源的诸多河流最终汇聚到额尔古纳河水系,然后一路蜿蜒北上,成为中国和俄罗斯边境的界河。

我们走卡线的时候,即沿着额尔古纳河走中俄边界的时候,河两侧就架着铁丝网,上面有标语写着“非法越界,魂断他乡”。

三卡、五卡、七卡、九卡,曾经这些地方都有士兵把守,现在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帮忙生产和建设了,实现了自给自足。

俄罗斯那边看不到人,也是茫茫的大草原,草垛子和中国圆形的不同,是堆成了三角形。

在黑山头的时候,我们去访牧户。问路的时候对方说,过了两个山头往南拐就到我家了。

的确是在很深的草原里,连小路都不挨着。可以挤牛奶、近距离接触羊羔、喝奶茶吃甜点之类的。

可能是接待游客太多的原因,那头挤奶的奶牛已经没什么牛奶了。听说为了让奶牛多产,吃的东西里还添加了一些催奶的,感觉挺可怜的。

有一个老爷子、一个小姑娘和一条名叫旺财的狗狗守着奶牛。整个大草原,就圈起来这么一小块地方。铲屎、喂草、接待游客、小马扎上晒太阳。

老爷子把铁桶递给我,我象征性感受了下,还是拍拍照片吧。小姑娘有点害羞,我给他们拍了一张合影,奶牛很配合的看了镜头。也不知道这张照片有没有机会到他们手上。

刚进入草原的时候,会对很多东西感到新奇。比如滑翔机一样的滴灌机器,或者是“拉布大林第七生产队”这种古老的地名。

码成方块而不是圆形的草垛子

载着草垛子的大卡车

被相机欺骗的羊

到后来,当这股新奇过去之后,草原的感觉开始真正渗入进来。身体随着大地起伏着,路边黑色、棕色、金色、黄色、绿色交错而过,带着土地和农作物最原始、最新鲜、最柔软的质感。

整个世界的空旷席卷而来。在阳光下望着奶牛缓缓吃草的时候,我觉得我和它同频了。带着草垛的大卡车缓缓行驶,整个草原又朴素又可爱。

往期回顾

内蒙之行的一点小感受

值得细逛的山海关

冬日张北行

奚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ry/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