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说下我对此事的看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个点:

需要看配套政策的力度,否则只是放开三孩不会对总体生育率有太大影响,每年出生人口也不会因此增加很多,

年的全面二孩已经在数据上做了很好的证明,

注意,因为有了七普,所以之前网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每年抽样调查的出生人口数也需要刷新。

在七普之后,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说:

年和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万人和万人,

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多万人和多万人。

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七人普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小。

从生育孩次看,-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年的30%左右上升到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0多万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趋势就是生育年龄的年轻人口在迅速减少,以至于即使搞全面二孩多出生了0多万人,出生人口也从年的超过万人下降到年的1万人,因为一孩就在迅速减少了,更何况二孩还有大龄人口抢生了相当一部分,这个群体生完了就没有了。

至于现在全面放开三孩,

首先年轻人口总量比年全面二孩的时候更少了,

其次生育意愿更高的70后最年轻的都已经42岁了,-年的85前也已经36-42岁了,能抢生的大龄人口也减少了,

最后三孩的生育意愿本身就低于二孩,所以单纯放开三孩其实本身在效果上是很弱的。

五年前全面二孩也只有当年增加了多万出生人口,第二年就只比全面二孩前多多万出生人口,第三年二孩效应就不行了。

因此更重要的是这些配套支持政策,像下图提到的三孩配套措施,其他以前都有提过,

我最感兴趣这个税收和住房支持政策是啥?打新加分?贷款利率优惠?保障房加分?个税减免?希望尽快能具体一点。

第二个点,为什么只是全面三孩?

其实我觉得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应该全面放开的,但是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速非常快,

年和年相比,

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是西藏,增加21.5%,增加64.59万人。

广东和浙江人口增速排全国第二和第三位,主要原因是大量人口流入;

新疆人口增幅达到18.5%,排在全国第四,

海南人口增幅排全国第五,

宁夏的人口增幅则以14.3%排在全国第六位。

再以四川为例,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21个市(州)中有8个市(州)常住人口增加,

增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成都市、凉山州、绵阳市、宜宾市、广安市,

分别增加人、人、人、人、人,

四川最为发达的成都—绵阳区域人口增加并不奇怪,但属于四川最落后地区之一的凉山的绝对人口增量排在了四川第二位。

类似的还有甘肃省,

年和年相比,全省人口减少了55.5万人,全省14个州市仅有4个人口增长。

人口增加最多的是兰州,增加了74.33万人,

全省人口增加第二多的是临夏,增加了16.31万人,而临夏也是非常落后的地区,年才刚摆脱绝对贫困,高度依赖转移支付,宗教气氛浓郁。

目前三孩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民的需要,

对于一些人口增速极快的欠发达地区,还是有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目前我国政府大量向这些地区投入转移支付,要帮助这些地区摆脱欠发达和落后状态,我觉得在发展起来后再彻底全面的放开限制,是总体有助于这些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起走向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

再说一遍,我认为全国大部分地区应该彻底放开了,但是基于以上,我能理解为什么目前只是全面三孩。

第三个点:

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说,目前遏制人们生育意愿的已经不再主要是政策因素

,尤其是三孩放开后更是如此,那是什么因素呢,其实从网友评论就已经能看出来,主要还是房价和教育两大块。

我认为,前者对应“发展不平衡”,后者对应“发展不充分”。

大家说房价高,其实最主要还是指热点城市的房价高,下图是我在安居客上查询的当前全国房价排名,有14个城市均价过2万人民币。

但从七普的数据可以看出来,由于人口流出,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口都已经在下降了,这些地方房价长期是看跌的,鹤岗只是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例子罢了,像我在老家居住的小区,我查了下房价,现在的房价就比三年前还低,如果跟历史最高点比较的话,价格下降了20%多。

全国的房价是分化的,大家都知道北上广深的房价贵,北京上海的户口还尤其难拿,拿为什么还是要往这些地方跑呢,其实本质上还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房价长期就是看人口和产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线城市不仅产业先进,而且人口在越来越多,像深圳七普人口年比年多了万人,房价上涨是必然的,这是不可遏制的大趋势。

应该说比较早到一线城市定居的人们无疑享受到了时代红利,这也是网上总喜欢说最先到一线城市打拼的70后在买房方面其实是幸运儿,

但是随着人口不断涌入,这个车迟早是会满员的,房价上涨则是必然结果。

即使国家进行各种调控,遏制投资需求,收紧购房资格,收紧信贷,也只是减缓其速度,包括后面会推出的房产税,其实也只是调控措施的一种,用于遏制投资需求。

当然还有个大招,就是大量提高土地供给(注意即使是深圳其实也还是有大量土地的,只要突破生态红线把山野和公园变成住宅),这样可以提升一线城市人口容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房价,但是这样做也只是延缓了时间,如果全国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不被打破,大家依然不得不都往一线城市跑,北上广深能容纳的人口总会有达到上限的一天,而房价也必然随之上涨。

从目前的情况看,显然国家并不想让超大城市人口继续大量膨胀,因为这会导致进一步扩大超大城市优势。

在控制超大城市规模这个大基础上,要控制房价,除了各种调控措施之外,政府采取的办法是增加一定的土地供给用来给刚需发“打新”红包,毕竟新房的价格比周边的二手房都低不少。

当然长期最好的办法还是全国均衡发展,我一开始就不是在深圳工作,是在一个二线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水平也不错,我本身也挺喜欢那里的生活氛围,把自己的户口也迁到了那里,只不过后来工资收入实在达不到预期,不得不南下深圳。

其实当时如果工作待遇还可以,或者本市有不错的机会可以跳槽的话,我是不会到深圳的,毕竟跳槽同时换城市,而且还是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成本太大,我现在翻看当时写的日志,还能体会到当时独自到深圳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环境的巨大压力。

也因为感受到发展不平衡对我们这样普通人的影响,

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ry/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