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还是租房,你的生活还好吗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留下一份属于自己的房产的话,那出生和死亡一样,一无所有且无所适从。” ——奈保尔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的经典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以其父亲为原型而创作。出生在特立尼达的印度后裔毕司沃斯先生,自小寄人篱下,长大后为了摆脱贫穷,入赘到一个显赫的大家族,凡事都得看人脸色。他毕生的心愿就是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终于得偿所愿却发现自己已被贷款和负债拖累。耗尽一生,女儿找到工作后,毕司沃斯先生终于能够继续自己热爱的写作时,却再也没有机会…… 小说很少有大团圆的结局,生活也一样,买房不仅仅是毕司沃斯先生的“执念”也是不少中国人的“梦想”,像毕司沃斯先生这样的“房奴”在中国更是比比皆是。 今天,文益君想和大家谈谈住房,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一线城市房价31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显而易见,这是个老话题,尽管一线城市房子降价了,但房价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人。有人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有人说“六个钱包都赶不上首付,工资也追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只有靠佛系才勉强维持生活。”还有人说“房子是一种信仰。” 据报道,中国年轻人在平均30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这比美国、英国、日本的年轻人都要早。有经济学家认为:“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父母帮着孩子买房的‘传统’。而这也是推高中国大城市房价的因素之一。”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是每个人的向往,毋庸置疑,但生活的美好仅仅只靠买房或加重父母负担来实现吗? “居者有其屋” 中国人历来有房子情结,自古就坚持着“居者有其屋”的思想,把房子当成安身立命之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坏歌》中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汉书·元帝纪》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有了房子就有了依托,生活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简而言之,房子是家的前提,家是幸福的源泉。 《资治通鉴》曾说“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简明扼要地提出一个结论:有无田地房产直接表明一个人的财富情况和所属阶级,象征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暗示我们“学区房”的重要性。中国人有“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从小就希望孩子上好学校,这一心理正是如今“学区房”市场火爆的原因之一。 纵观历史,“中国长时期处于封建统治的阴霾下,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甚至是封建时代以后出现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都对土地充满了强烈的欲望”。明朝权臣严嵩、清朝贪官和珅都喜欢在老家置房,把这看做一种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象征。康乾盛世之时,皇帝召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皇家离宫圆明园。明清时期的商人积累了财富,往往不会将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于置购房地。可见中国人对买房的热情不分时代,不分阶级,几千年来始终一如既往,从未减退,愈演愈烈。 买房堪比谈对象 盛夏已至,一些地方的房价更让这个夏天异常闷热。“5月份,全国超过40个城市发布调控政策,当月累计多达50次,单月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刷新了历史纪录。而年1-5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多达次,比年1-5月增加60%”。 尽管上半年房地产调控创出历史新高,而且北上深房价也被成功“阻击”。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如脱缰的野马继续“一路狂奔”。“70个大中城市中,4月新建商品房环比涨幅最大的城市分别为丹东、三亚和海口等这三个地方”。 如果说,买房堪比谈对象,房价就是女神不断上涨的各种需求。拿文益君生活的昆明来说,某楼盘年底首次开盘价格为/平米,如今仅半年多时间预售均价已经涨到/平米,对于平均月薪4、5千,好不容易攒够首付的昆明人,不到半年,只能看着心仪的房子干瞪眼。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曾做过一期关于昆明房价的节目,记者从某售楼处了解到,许多购房者中,外地投资者占到80%,昆明本地人只占到了20%,其中不少是原先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昆明,他们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看上的“家”,竟被“更富、更高、更帅”的外省人抢走。 为什么一定要买房? 幸福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它必定和生活密切相关。其中,居住是人类生存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美国人把房子叫做“apartment”,(公寓),显然只把房子当做物品。然而,房子对中国人的意义举足轻重,我们把房子叫“家”可见它不仅仅是住所,更是情感和幸福感的寄托。 电视剧《欢乐颂》去年很火,里面的故事也很现实。剧中樊胜美可以说是最“物质”的,一心想钓到“金龟婿”,希望拥有自己的房子,在上海扎根。六六的长篇小说《蜗居》中,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或周围朋友、同事的生活剪影。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同样红遍大江南北,让人深思。中国高房价下每天上演的各种疯狂和苍凉,无疑是《蜗居》最真实的蓝本。现实生活中,更有许多“小奶狗”“高瘦美”为了在社交媒体上秀秀自己住过的迪拜海洋酒店和大豪宅,不惜牺牲尊严和自我。 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大家普遍相信房子是财富的象征,如果你在北京上海有两套房,恭喜你荣升千万级别富翁。有了房子还常常被认为有了对抗风险的底气。谈恋爱可以租房,结婚就得买房,恐怕也是大部分中国人的观念。 然而,面对攒钱的速度跟不上房子涨价速度等的困境,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力不从心,开始转向租房市场。链家地产总裁左晖认为:“我们希望推动的事情是租房能成为一种可选的生活方式,未来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租房,三分之二的人买房。” 据报道,“租房需求正在快速上升,年较年,四个一线城市年租房需求较年增长了%。与此同时,成都、杭州、武汉、长沙、郑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年对比年,租房需求增长也超过了%”。 由此可见,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需要改变的还有人们的观念。 在高压的社会现实面前,文益君不禁反思,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重要,还是提供我们住宿的房子重要?是什么让我们每日为房贷而奔波,拷上了房奴的铁镣?花光半辈子积蓄仅仅付清了首付,开心吗?省吃俭用,牺牲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只为被房子“绑架”,值得吗? 最后,买房还是租房,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你同意文章开头奈保尔的话吗?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大益文学 文学 品位 经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tx/2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进食障碍者的自白追求完美身材之后,我开始
- 下一篇文章: 摄影团追影乌兰巴托草原的星空奔驰的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