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也门,一个坐落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国度,紧邻着沙特和阿曼。

同样是地处中东的国度,也门却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或许大家的印象中,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上,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是富得流油的。

但是,也门却并非如此。

即便是在中东这块,占有全世界60%石油资源的“风水宝地”之上,也门也没有走向繁荣富强。

相反地,由于常年内战,也门大约有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万人与饿死只差一口食物的距离。

然而在这里,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甚至是奔赴战场的士兵,都会为了一种“树叶”而出手异常大方。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他们大多目光呆滞、眼神涣散,鼓起的腮帮中,就是那令他们片刻不能分离的“树叶”。

可以说,这“树叶”就是他们的命,而它究竟有何种魔力呢?也门又是如何陷入到如此境地的呢?

01虚幻的欢愉

自年起,胡塞武装与萨利赫组成了同盟,开始与也门的合法政府对抗,自此之后,也门陷入了常年的内战当中。

本就因为能源“改革”而水深火热的也门,在陷入内战之后,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也门内战

燃油补贴政策被废除,大幅上涨的汽油和柴油价格,使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争取到应有的权益,当地人民开始频繁的上街游行抗议,而这也给也门的反动组织,提供了内战的合理借口。

而除了内战之外,周遭国家对于也门也算不上友好,三五时地对也门进行攻击。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门的民众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生存状态之中。

一种名叫“Khat”的树叶,成了唯一能够带给他们欢愉的东西,当地人将“Khat”称为“恰特草”。

“恰特草”的中文翻译为“巧茶”或是“阿拉伯茶”,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恰特草”实际上是一种会致人成瘾的软性毒品。

恰特草

虽然恰特草早就已经存在,但是,常年的战乱无疑加强了恰特草的存在感。

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非洲以及阿拉伯半岛的植物,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虚幻的欢愉感,而这,恰巧是苦不堪言的也门人民所需要的。

恰特草最初是在年前,由埃塞俄比亚传入也门的。

在每一个难熬的时代,恰特草都会被也门人民所使用。

从13世纪开始,人们就通过咀嚼这种树叶对抗饥饿与疲劳,但是,这无疑是在饮鸩止渴。

由于这种植物中含有卡西酮成分,所以能够迅速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的大量分泌,则会使人进入一种欢愉状态。

也门人抢购恰特草

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有咀嚼恰特草,他们才能暂时忘掉自己的悲惨生活。

而至于这种植物是否会产生成瘾性,和药性退却后带来的疲惫感和沮丧感,则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他们太需要这种短暂的欢愉感了,因此,咀嚼恰特草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比吃饭还重要的一件事情。

但是,长期咀嚼恰特草,会将人的身体拖到崩溃的边缘。

人们会开始厌食,也会变得难以控制情绪,逐渐变得暴躁,心血管疾病、胃病、肝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也会与人体纠缠不休。

恰特草

正是因为如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恰特草列入了精神类毒品的行列。

大多数国家都会明令禁止国民使用恰特草,因为被毒品侵蚀的国家,就等于与发展和壮大绝缘。

但是,也门却无法做到这样的果决。

因为,对也门人来说,恰特草不是不可触碰的毒品,而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他们无法过没有恰特草的生活,因为,很多人仅有的快乐,都来自于恰特草。

国家动乱,人民苦不堪言,所以人民依赖恰特草,然后,他们开始被掏空身体和精神,所以国家更加落后和动乱。

也门就这样,陷入了一场没有止境的恶性循环。

在也门,恰特草几乎成为了“国草”,而对应的“国情”大概就是,每个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都在咀嚼恰特草。

02可怕的依赖

要说也门人有多依赖恰特草?大概就是,咀嚼恰特草成为了绝大多数也门人的日常生活习惯。

生活本就无法如其他国家一般正常的也门人,在咀嚼恰特草之后,状况更是跌入了谷底。

据不完全统计,在也门,15-50岁的人们当中,食用恰特草的人大概已超过70%,直逼80%。

而更可怕的是,15岁之下的儿童,也有大量对恰特草产生依赖性的存在。

据世界卫生组织分析员透露,在也门的山区中,6、7岁孩子咀嚼父亲给自己的恰特草,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对于成年人尚有诸多伤害的恰特草,对于幼小的孩童而言,伤害无疑是更加巨大的。

但是,没有人在乎这些孩子的健康,他们的父亲更加不在意。

由于咀嚼恰特草后,人的精神会进入一种异于寻常的状态,因此,递给孩子恰特草的父亲们,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错误行为。

也门少年吃恰特草

甚至,若是孩子拒绝了父亲,还会受到严厉的训斥。

也门人每天会有6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都用来咀嚼恰特草。

醒来嚼一嚼,饿了嚼一嚼,不开心了嚼一嚼,睡觉之前也要嚼一嚼。

恰特草就像是长在了也门人的口腔中一般,咀嚼恰特草,几乎成了大部分也门人的本能动作。

他们将大量的恰特草塞进嘴中,即便那味道并不美好,他们却依然嚼得如痴如醉。

在别的国家,人们见面,或是友好的问候,或是互相交换名片。

但是,在也门,社交方式则极为“奇葩”。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政府官员,无论他们是何种身份地位,打招呼的方式,几乎都是递上恰特草。

在他们看来,只有给对方递上恰特草,才是最好的社交方式。

而若是走亲访友、拜访上级,恰特草也是他们的不二选择,尤其是去朋友家,带上恰特草几乎成为了新型社交礼仪。

他们会在愉快的聚餐后,坐在一起,一边咀嚼着恰特草,一起享受将所有烦恼都抛诸脑后的愉悦,聊着笑着。

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甚至会在家中设置一间专门用来“享用”恰特草的咀嚼房。

他们会精心装修这间房间,然后在这间房间中接待他们的客人,而众人在这间房间中做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边咀嚼恰特草边聊天,在他们看来是最愉快的相处模式,而如果有人拒绝了别人递给自己的恰特草,则等于冒犯了对方。

是的,出于也门人对恰特草可怕的依赖程度,咀嚼恰特草成为了也门最为特殊的待客之道。

若是有人不与之保持一致,则是触犯了社交法则,会为此付出十分严重的代价。

在也门人的眼中,这哪里是什么毒物,这简直就是“神仙草”,能够带他们忘记所有的烦恼。

于是,他们病态地沉沦其中无法自拔,亲手将自己和身边的人带向无尽的深渊。

而也门人对于恰特草的严重依赖程度,掏空的可不仅仅是他们的精神和身体。

这种与也门人紧密相连、难以分割的植物,带给也门的灾难,并不小于内战和周边国家的攻击。

但是,也门人对此似乎并不在意,麻木的神经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也门人更愿意贪图这种危险的欢愉感。

似乎,只要能够将这样的欢愉感留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们并不在乎。

而这,无疑将也门的状况,变得更为糟糕。

但是,无论是早已摇摇欲坠的也门政府,还是早已麻木的也门人民,他们都已经不愿也无力改变这种病态了。

03难以拯救

别看恰特草是也门人的日常必需品,价格上却并不亲民,毕竟,恰特草实质上算是毒品的一种。

最嫩、品相最好的恰特草,一捆要里亚尔,而折合成人民币,则是元左右;

中等的恰特草,一捆也要-里亚尔,折合成人民币为60-元左右;

品相最差的恰特草,也需要-里亚尔,折合成人民币要30-60元左右。

而一捆恰特草,只能够咀嚼四、五个小时左右,对于也门的贫困人口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承受的价格。

毕竟,他们每天的收入,也只有几十元而已。

但是,这还是不妨碍他们购买恰特草,当最劣等的恰特草摆了出来,这些穷人便会蜂拥而上,将它们抢购一空。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种有着极强危害性的植物,在也门是被允许摆摊出售的。

每天支持着这些穷人赚钱的动力,就是去购买最劣等的恰特草,满足他们的“瘾”。

因此,他们宁愿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购买恰特草,也不愿意用这些钱购买一些对生活真正有帮助的物品。

而这些,还仅仅是尚有自控能力的也门人。

那些没有自控力的也门人,为了能够得到恰特草,甚至不惜违反乱纪。

在他们的眼中,真的没有什么比能够每日咀嚼恰特草,更重要的事情了。

他们就这样堕落着,任由恰特草掏空他们的身体和钱包,还有荼毒他们的下一代。

而由于被恰特草所侵蚀,他们的工作效率变得越来越低,收入也越来越少。

但是,他们并不担心自己的生活是否能够有序进行,他们只在乎今天的恰特草是否能嚼得尽兴。

于是,恰特草的市场在也门做得风生水起,而这,也给也门以更大的打击。

在看到了恰特草对于也门人的重要性之后,当地农民纷纷弃种农作物,改种恰特草。

要知道,也门地处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本就沙漠众多,淡水资源稀缺,而种植恰特草,无疑是给也门雪上加霜。

种植恰特草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农耕土地,还耗费了当地近60%的淡水资源。

种植恰特草

原本就为数不多的肥沃土地,开始逐渐呈现出沙漠化,也门的粮食问题成了影响国民生活的巨大难题。

但是,也门人已经进入了宁可吃不饱饭,也要咀嚼恰特草的病态当中。

即便要忍受饥饿和贫穷,他们依然能够将也门市面上的恰特草抢购一空,本地生产的恰特草在也门供不应求,他们就从埃塞俄比亚进口恰特草。

这样的不良交易,导致也门的资金大量外流,也门本就崩溃的经济状况因此而更加难以拯救。有人会问,国家都已经这样了,难道也门政府还是毫无作为,任其发展吗?

这还真有些冤枉也门政府了,他们并非没有出台过相关管控政策,但是,中毒已深的也门人,紧靠几条毫无震慑力的政策,显然是无法回归正途的。

为戒掉恰特草而把自己锁起来的年轻人

对恰特草成瘾的年轻人,因为大量购买恰特草而入不敷出。他们只能通过借钱、抢钱等方式,满足自己对恰特草的需求。

而有些意识到了“继续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年轻人,甚至下定了决心将自己锁起来,强迫自己戒掉对恰特草的依赖。

然而,结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

在短暂的压抑后,他们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因为对恰特草的“瘾”而走上一条烧杀抢掠的不归路。

而更为危险的人群,则是也门的司机们。

司机拿着恰特草

他们习惯用恰特草来给自己“提神醒脑”,但是,当恰特草的“神力”退去,巨大的疲倦感席卷全身后,等待他们的往往只有一起起交通事故。

“是要把自己嚼到死吗?”年,美国《时代周刊》曾经点名也门,对也门全民“吃草”的病态行为犀利发问。

世界其他各国,也曾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yl/1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