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第二十八章长安城上看春风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又回到了终南山,我的第二故乡。一进沣峪口,便回到了家。传说在古代沣峪口被认为是南天门。

  春天的终南山美丽极了,万物复苏,百草生长,漫山桃花,绯红遍野,杏花雪白,覆盖大树。

  我的山人朋友们仍然在山上过着平静的与世无争的简朴生活。他们一年四季都住在海拔米的高山上,跟神仙没什么两样。山人安排我仍旧住在岱顶的观音正殿里。

  安顿下来后,我去山上各个庙里都转了一圈。昔日的情景一一从记忆中浮现,我曾经住过的西景池,现在一个老居士住着,人们都叫他麻居士。不过,我去看的时候,他不在,有事下山了。我曾经载的兰花已经结果,院畔上的青松更加高大、结实了。看到这些,我情不自禁的赋诗道:

故地重游西景寺,铁匠把门两院空。

青松昂首竹独立,兰花结果芍药红。

  我到山上的各个寺庙转了一圈,回到岱顶观音正殿,开始了近一个月的住山生活。这次回来的精神状态好多了,每天上午,我在正殿门外的平台上读书、喝茶。下午两点多到山门寺吃饭。然后去山里转,或者帮寺庙干点活。那段时间,我正在看《诗门血脉论》,是一个叫季惟斋的人写的,用禅宗的见地来分析和解读中国的诗歌大纲,别出心裁,观点新颖,不失为一种探索。只是太过学术化,感觉有些僵硬,生搬硬套,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注定只是少数人才会阅读的作品。果能写到像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那种程度——既把见地和境界都说了,又不缺乏趣味性、可读性和美感,那么就高明了,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去阅读。

那段时间,我写了不少古体诗,这也是心境和环境使然,春天住山,静观万物萌动、生长、变化,那感觉真的很美好,很畅快,难以言喻。

乙未年桃月回终南山得句

其一

何处是仙乡?终南在目前。

白云飘渺处,松下长卧眠。

其三

春日南山坐,杏花瓣纷飞。

晶莹如白玉,疑是仙人来。

其四

终南桃花艳,岱顶杏花白。

煮茶邀仙圣,诗游三昧海。

其五

终南幽居日,清音伴时长。

诗书经卷夜,银勾泛金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5月份就到了。我下山了,在2号这一天,花了45块钱,第一次登上了长安古城的城墙。我想在长安城上看春风。我从含光门上去,沿着城墙上用城砖铺成的路面,一直走到南门才下来。城墙上人很多,大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也有许多外国游人。

刚上去,就碰见了一对新郎新娘在拍婚纱照,美丽极了。这可真是个吉兆啊!我兴致高涨,当即赋诗曰:

其一

长安城上看春风,美人捧花良宵度。

旌旗飘扬红灯笼,空灵妙音迈轻步。

5月4号,我在西影路观音庙村租了房子,开始卖书。我给还在广州卖书的栾羽打了电话,让他来西安卖书。他已经在广州待了半年,书卖得很艰难。几天后,他来到了西安。我带他去转了大雁塔、大兴善寺、小雁塔和卧龙禅寺。

大兴善寺的普贤殿门额上,有一块“时光万物”的匾,我们在那里观看思索良久才离去。那段时间,我正在看《博尔赫斯谈话录》,里面有一篇专门探讨时间的本质的文章。博尔赫斯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他一生几乎都在探寻那个神秘莫测、不可言说的形而上的本体,可惜的是,他没有找到老师,虽然他有过两次无意中入定的经历,也没能真正证悟,估计他最多算是解悟。因为西方没有禅门文化。他一再说他最想来中国,可是最终却没有来成。

对于时间,我有自己的体悟和看法,为此,我写了一段文字,现在,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时间,或者存在之谜

时光万物,无常永恒。

西方哲人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中国哲人说:交臂非故。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生死死,视死如归。

圣奥古斯丁说:何谓时间?若无人问我,我知之,若有人问我,我则愚而无所知。

东方圣人孔子则在川上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隐者陶潜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诗佛王维则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僧肇大师则说:旋岚偃月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禅师们则说: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时间是一种想象和幻觉,由我们的大脑分别而来,是分别意识的产物。我们之所以被囚禁在时间之内是因为我们没法截

断六根与六尘的粘着,当我们能做到一念不生全体现时,就会超越时间。

  对时间,我还有一个切身的体会,比如,我进了城里,就莫名其妙的感觉时间仿佛过得很快,不够用,一天没做什么事

情就过去了。而当我回到山中,就感觉时间好像长了许多,慢了许多,一天有很长时间,用都用不完。

  西安卖书还算顺利,每个星期休息,我便进山呼吸新鲜空气。有一天,我一个人进了沣峪,上了净业寺,这是律宗的祖庭,由道宣大师开创。弘一法师弘扬的就是律宗。近些年来由古道法师恢复。虽然我无数次从净业寺山门外的国道经过,却从来没有进去过。这一回我进去了,沿石头台阶上去,在大殿拜了佛,转了一圈,就上后山去谒拜道宣大师的舍利塔。烈日下的舍利塔,高高地耸立在一个山头上,看上去很孤独。塔周围有不少垃圾。估计这都是那些游客和登山的驴友们扔下的。我礼拜之后,在塔下的背阴面大概坐了一刻钟。天气太热,只在塔阴处才凉快一些,有清风吹拂。

  关于道宣律师,在公案里有不少神异之事,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公案。

  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送饭供养。玄奘大师的弟子窥基大师经过终南山,顺道拜访道宣律师。道

宣很高兴,但他以为窥基大师学问好,讲经说法一流,可对於戒律疏忽,所以他想以天人送供养来感化窥基大师。哪里知道

左等右等,中餐竟然没有送来。

  二人只好饿着肚子。不觉日暮,道宣挽留窥基留宿。当晚道宣一如往昔整晚打坐,不倒单,胁不至席。而窥基倒头便睡,酣声如雷。第二天一早起来,道宣数落窥基说他睡没有睡相,酣声如雷,害得他整晚都没有休息好。哪知窥基大师却说:“昨晚你才吵得我不得安眠呢!昨晚你在打坐,半夜有只虱子咬了你一口,你抓住虱子,想要捏死它,但是一想,不能杀生,于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把虱子往地上一丢,那只虱子不幸摔断了一条腿,整晚哀哀叫,害我不得安眠。”

  道宣律师一听,哑口无言,因为昨天晚上真的有一只虱子咬他,被他丢到地上……

  窥基大师离开后,第二天中午,天人又送供养来了,道宣律师就问天人:“昨天为什么不送供养来?”天人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这山上,护法神围得密密地,我进不来!”道宣律师一听,羞愧万分。

  道宣律师哪里知道窥基可是玄奘大师在取经路上捡回来的一坐能坐几百年的罗汉啊。

  礼拜了道宣大师舍利塔,我沿山脊而行,中途经过卧佛寺、黄峪寺,在山路上,我碰见许多旅友。一个人行走在山路上的感觉真的很美妙,各种树木和花草,都在生长,山禽鸣唱,清风徐徐而来,整座山上就涌起了绿色的波浪。山上的每一条路都是相通的,我在山中云游,吟诵道:

云海掩长安,终南独露容。

青山十万里,仙人杖游中。

绿海翻波涛,其声似天籁。

人生如浮欧,漂流大海中。

  我在山里和城市之间游走,我既了解世间的交易法则,也知道山里的丛林法则,虽然现代城市很进步,物质很丰富,有其好的一面,不过,与之相比,在我的感觉和经验里,山里的丛林法则更有它的

优点,比如,哪怕我身无分文,走在山里,也会有人家或寺院给我喝水、吃饭和住宿,而在城里,如果没有钱,就寸步难行,不管怎么说,山里的世界还是要简单的多。

  人类发源于山林,渐渐地随着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便开始走出山林,在平原上和河流附近,自己动手,搭建房屋,种植庄稼,饲养牲畜,慢慢地一步步建造自己的世界。直至如今,就如同蚕一样,人类逐渐被自己建造的外部世界给围困住了,甚至迷惑在其中,不知所措。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有小一部分人控制和胁迫了大多数人。许多人是被这个世界绑架的,苦不堪言。因此,这个世界现在充满了紧张、焦虑、急躁和痛苦。作为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智慧和勇气主动逃离,是很难摆脱胁迫和沉重的物质过度的生活的。当然,我亦在其中,只是相对要小很多罢了。

  过于注重外部建设,而忽略甚至是忘记内心的建设,现代人因此而陷入了泥潭。正如埃克哈特?托利在《新世界——灵

性的觉醒》一书中所说:“共产主义的历史,最早是由一个高贵的理想所启发的,但它清楚地展示了人们试着去改变外在实

相——创造一个新世界——而不去先改变内在实相(意识状态)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在勾画未来的时候,并未考虑到人类功能失调的蓝图——也就是每个人内在都有的小我!”

  这小我,就是人类内心的贪、嗔、痴、慢、疑,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佛法和灵性文化,以及根据大自然的准则去有规划的建设外在的世界。

  在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人类,是该回归山林文化了。一味的向外索取和驰求,只能导致更加的混乱、迷茫和挣扎。

到了晚上,我走到了红河沟,在一家农家乐住了一晚,35块钱。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又沿沟而走,走到了国道,回到观音山,已是下午时分。在山上休息了三四天,呼吸了几天新鲜空气,我又下山到西安城里卖书了。

我就这样从山上到城市,从城市到山里,我把大山里的灵气、清澈的山泉和简单的生活方式,以文字的形式,诗歌和文学的形式,播洒到城市里。年我在终南观音山上写成了《万里无云》,扉页上我题了一首诗,是这样说的:

钓杆折尽重栽竹,

为怜松竹引清风。

无限慈悲化时雨,

遍洒三界润含灵。

这次西安卖书还可以,一个多月,从5月4号开始,到6月26号就结束了。然后,我就回了北京。

.8于燕山香象园

附注:行者诗人贾晋蜀游记随笔《云在青天水在瓶》,签名盖章版,包快递30元一本,有需要的朋友请和我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zz/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