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史诗终章,侏罗纪世界3有多嗨
试问,哪个IP每次出现都能在全球引发狂欢热潮? 仿佛已经听到,“侏罗纪”的大恐龙们仰天长啸,深藏功与名。 以爽翻全场的气势,为冷清了几个月的院线点了一把火。 作为史诗终章,《侏罗纪世界3》究竟有多嗨? 看观影过程中大家的反应就知道了——不管男女老少,都随着情节发展一次次屏息、欢呼,甚至尖叫。 疯狂上头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映后。 有人对恐龙在身后“狂追”的感觉心有余悸,大呼“刺激”; 有ip死忠粉被两代演员同框的情怀杀深深击中; 还有恐龙迷对电影中出现的各类恐龙和大场面如数家珍,当即二刷预定…… 当侏罗纪世界的大门再次打开,旧的情怀与新的冲击一同袭来,将我们死死按在座位上。 毫不夸张,“侏罗纪”就是这么令人疯狂。 上世纪90年代,环球影业砸出足足万美元,就为了抢下《侏罗纪公园》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紧接着,沉迷于怪兽电影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疯”了。 当时的他,已经成功打造出家喻户晓的《E.T外星人》和《大白鲨》。 接拍《侏罗纪公园》,他野心更甚。 不再满足于模型特效的逼真程度,而要让恐龙这个灭绝了万年的史前巨兽,在大银幕上复活过来,就像真实存在的那样。 为此,剧组先用模型一比一做出能跑会动的恐龙,由机械师钻进恐龙肚子里操作出演,再使用电脑特效修复画面的瑕疵,进一步增强真实质感。 手工模型和数字技术的配合天衣无缝,直到今天看也足以以假乱真。 当我们第一次看见恐龙从脚到头逐渐现身,惊呆的眼神和合不拢的嘴巴,跟大银幕上的男女主一模一样。 划时代的技术革新,让无数观众和后来人想说: 谢谢你,斯皮尔伯格。 环球影业的豪赌成功了。 《侏罗纪公园》不仅全球狂揽10亿美元票房,直接打破纪录,还引起了一波恐龙文化热潮。 电影上映当年,恐龙玩具供不应求,孩子们对于古生物科学的兴趣也被激发了。 而那些为大恐龙疯狂的孩子里面,就有14岁的克里斯·帕拉特。 在电影院第一次看到《侏罗纪公园》后,帕拉特幼小的心灵被眼前的奇观深深震撼,从此找到了自己一生最爱的电影,并在22年后,圆梦《侏罗纪世界》系列男主角。 当年的小男孩摇身一变,成了大银幕上扛猎枪、骑摩托的驯龙高手欧文。 这感觉,既震撼又浪漫。 其实,不止帕拉特——大银幕前的我们,同样是从前看着《侏罗纪公园》长大,现在呼朋引伴、或者带着孩子看《侏罗纪世界3》。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大恐龙。 从年以来,“侏罗纪”系列电影在全球狂揽50亿+票房,我们对大恐龙的狂热持续了近30年依然不减。 这份狂热,不仅在于炸裂视效和故事带来的心灵震撼,还在于和恐龙一起成长的温暖情怀。 电影会落幕,但我们对恐龙的喜爱、对这个IP的感情,永远不会终结。 回想一下,谁没曾被斯皮尔伯格以一己之力,拖拽进恐龙世界里呢? 《侏罗纪公园》就是他创造力的集大成之作—— 让主角团在孤岛和恐龙玩搏命捉迷藏和一二三木头人,意味着没有一秒,心脏可以安稳地放在肚子里。 它的鼻息可能会突然从你脑袋上方略过,吹走你的帽子。 它以每秒破百的速度狂奔而来,你是尖叫、尖叫、还是尖叫。 在特效做不到百分之百还原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斯皮尔伯格凭着这些让人一口气吊在嗓子眼的细节,让人相信: 侏罗纪世界存在。 最鲜明的风格和最初的信念,持续反哺“侏罗纪”这个超级IP。 在技术更完美的今天,会呈现出怎样的视觉震撼? 让我们格局打开,深呼吸,仔细看这一出经费爆炸的震撼好戏—— 《侏罗纪世界3》里,27种恐龙轮番上场,已经是目不暇接的程度。 你没看错,27种!其中有10种从未在“侏罗纪”系列里出现过。 它或成群结队与骏马并行,奔跑在无垠的冰川,让大地微微震颤。 或孤独而悲壮地行走在天地之间,供人仰视。 这一刻,画面震撼绝美,甚至流淌出了令人感叹的“神性”。 难道恐龙不“食肉”,改“食草”了? 天真了,这才是前菜。 有没有隐约听到来自万里高空的嘶吼? 那是风神翼龙等待到了擅闯领地的猎物。 暴力因子作祟,它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个绝妙角度吟啸俯冲。 毫无遮掩的冰面之上,又为什么会感受到危险视线的窥探? 视线刚转移到冰面之下…… 下一秒! 火盗龙一猛子扎进水下,张开利齿,朝欧文的方向全力冲刺。 第一眼拉风,第二眼就要命。 水陆两栖的火盗龙第一次出现在《侏罗纪世界3》,就展现出不可忽视的存在感。 作为第一头带羽毛的恐龙,导演科林·特莱沃若对它寄予厚望。 他打造了一只电子机械偶,加载了足足一千多种真实鸟类的羽毛。并在此基础之上模拟了羽毛遇到雪、水和风等各种生存环境时的状态。 只为了出现在大银幕上的火盗龙,能尽可能地接近真实质感。 在呈现恐龙的动作和表情上,《侏罗纪世界3》更是不遗余力做到了极致。 从面部的微表情到身体的皮肤质感,乃至传达出的情感,都细节满满。 举个例子: 迅猛龙布鲁,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小蓝”。 它狩猎时十分凶猛,尖牙利爪袭来的压迫感无比逼真,令人毛骨悚然。 而带娃时却肌肉轻盈放松,杀气收敛,温情翻涌。 护崽时的急躁,也从晃动的瞳仁与无法控制抖动的身体上体现了出来。 PS:当一旁的小恐龙模仿妈妈的动作时,谁被戳中萌点? 是我! 迅猛龙贯穿三季,戏份颇多。 但这次它一出场,风头就被抢个精光—— 南方巨兽龙,有史以来最大的肉食动物。 被它盯上,还有活头? 当然,《侏罗纪公园》可不是恐龙的独角戏,最精彩最吸睛的永远是恐龙与人的互动! 壮观的大场面,精彩的动作设计加上强大的特效,带来视听冲击力+max! 马耳他街头,欧文上演生死时速。 每一次甩尾,都怕被野蛮盗龙弯道超车。 山谷密林,克莱尔大心脏寻找视觉盲区,沉入泥潭,逃脱镰刀龙的猎杀。 一线之隔,空气仿佛静止。 相信我,身处影厅,你一定会忍不住和克莱尔一起屏住呼吸…… 整部电影中,值得回味的精彩场面实在太多。 街头巷尾、冰封湖面、天空云海,都成了恐龙与人类斗智斗勇的战场。 别怪扒姐没提醒你—— 有机会的,记得选IMAX3D影厅! 那种被拽进恐龙世界的沉浸感,分分钟令你肾上腺素飙升,爽翻! 值得一提的是,《侏罗纪世界3》有的不只是刺激。 当看到博士铁三角合体,关于《侏罗纪公园》的回忆杀全部回来了—— 杯子里震动的水纹、转眼消失的羊羔、隔着玻璃看到霸王龙张开血盆大口、迅猛龙用爪子扭开门把手...... 光是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攥紧双手。 想不到吧? 《侏罗纪公园》里,恐龙出现的时间仅有15分钟。 电影从头到尾的张力,除了高超的叙事手法,更离不开三位主角的丰满魅力。 萨特勒博士和格兰特博士,一个研究古植物一个研究古生物,一个美丽幽默一个严肃古板。 他们对恐龙发自内心的善意和迷恋,也深深地感染着观众。 马尔科姆博士,喜欢到处宣扬他的混沌学,狂放不羁的派头,比起数学家来更像一个摇滚明星。 他抨击资本对基因技术的滥用,根本不相信人类有能耐把恐龙当做圈钱的宠物。 侏罗纪系列一直以来的内核,就建立在他说的那句: 生命会找到出路。 当科学家把恐龙的染色体都设计成雌性以控制她们的数量,这些恐龙却发生了性别变异,可以自行繁衍。 这一部里,迅猛龙布鲁带回自己的小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但也恰好印证了马尔科姆的观点:生命总能打破枷锁,找到出路。 失控的侏罗纪世界并没有让人类吸取教训,反而让生物公司盯上了其他基因工程。 当蝗虫肆虐引发火灾,宝刀未老的铁三角再度携手拯救世界。 虽然每个人不免添了皱纹和白发,但风采依旧。 从风华正茂到夕阳红,铁三角的暧昧磁场,还是照样让人嘴角不断上扬。 三位博士身上,寄托了人类反思科学伦理的批判精神。 另一边,欧文和克莱尔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柔软和光芒—— 与梅西之间超越血缘的爱、与恐龙建立起超越物种的信任。 基因技术照见的都是人类的各种贪与痴。 有人贪图财富权力,也有人出于血脉亲情的执念。 小女孩梅西,就是资本家为了留住女儿而创造出来的克隆小孩。 她和恐龙面临着相似的处境,动不动就被各方势力盯上用来牟利。 克隆出来的孩子,是不是正常的孩子? 克隆出来的生命,是否具有平等的生命权? 欧文和克莱尔对梅西的父母之爱,对恐龙的不抛弃不放弃是最好的回答。 在《侏罗纪公园》三部曲里,迅猛龙一直作为阴险可怕的反派存在,但是从《侏罗纪世界》系列以来,成为了继霸王龙之后新的英雄。 她们有了名字,从小在欧文的看护下长大,慢慢有了认知和共情能力。 两个物种,一步一步,试图建立信任。 上一部,欧文深入火山孤岛救布鲁; 这一部,又对她发誓救她的孩子。 两者之间的联结和羁绊越来越深。 为了一句承诺,欧文不惜深入龙潭虎穴。 当科学家们难以置信地问:“你对一只恐龙发誓?” 欧文一脸无辜地说:“对啊,咋了?” 在欧文的心里,早已把迅猛龙看做了孩子和朋友,他也代表了人类与恐龙和谐共存的希望。 蠢萌好笑的场面下,更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铁三角和情侣档两条线融合在一起,显得既有温度又有力量。 而两代演员同框,为这部史诗终章画下句点,是我能想到的与爱了30年的“侏罗纪”最好的告别。 历经30年,侏罗纪系列一直在讲一个简单的故事: 复活恐龙,能让人类享受到无与伦比的生命体验,可同时又会给自然带来一连串无法预测的危险后果。 而电影,能让我们安全地回到有恐龙存在的狂想世界。 终于等来那声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恐龙咆哮。 排好队,控制分贝,快看—— 侏罗纪世界的大门已经开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12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以为,我真的只有看起来这么蠢萌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