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认定批准的第一位转世灵童诞生记
建国43年以来,中国最高宗教机构---国务院宗教局认定批准的第一位转世活佛。 噶举派,西藏佛教四大派别之一,俗称“白教”,创立于11世纪。噶玛噶举派是其中重要的一支,也是西藏佛教中最早实行转世制的教派。而用遗嘱寻找转世,成了噶举派区別于其它教派转世的特征,因为此派认为前世的遗嘱已详尽地记载了要发生的一切。今天本文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第十六世噶玛巴活佛转世灵童诞生的全纪录”。 “西藏是个好地方,我们还是应该回去的” 藏历木鼠年六月(年)的月圆日,十六世噶玛巴郎俊雷培多杰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丹喀的一个名叫阿图的贵族家庭里。年他离开西藏,在锡金建立了噶玛噶举派的另一个驻锡地——绒定寺。并使得噶玛噶举派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十六世噶玛巴 年11月6日,第十六世噶玛巴在美国传经时圆寂。火葬仪式在锡金的绒定寺举行,阴喑的天空映衬着雄伟的寺庙,成千上万的噶玛噶举信徒泣声立于山坡广场,升腾的烟雾袅袅,如一股白色纱带,飘向喜玛拉雅山北部。飘向十六世噶玛巴的故乡——西藏。所有的人都惊奇地注视着这一切,而喇嘛们则说,这是一个预兆,预示着十六世噶玛巴将转世在西藏。他在世时曾常对人说:西藏是个好地方,我们还是应该回去的。 10年时间悄悄地过去了,十六世噶玛巴的弟子们还没能找到大宝法王留下的遗嘱,按白教的传承体系,只有发现前世的遗瞩,才能找到确切的转世灵童。 转世遗嘱:得来全不费功夫 藏历铁马年(年)的一天,八蚌?司徒活佛注视着胸前佩戴的护身符,突然在头脑中闪过一丝灵感。他想起了十六世噶玛巴圆寂的前两年,在印度如尔各答,有一天就寝前,噶玛巴活佛亲自交给他一个四方形黄色锦锻包着的护身吉祥物,并嘱咐司徒活佛要时常携带在身上,到马年时,这个护身将对他很重要。按传统,护身吉样物一般是不能开启的,但这是唯一的希望,这一星闪念使司徒活佛打开了护身符。终于,噶玛巴的弟子们找到了日盼夜想的转世遗嘱: 奥妙智慧的极乐中,无内无外的法界里,自此到雪山之北(西藏)的东边,在天雷的地方,一个白光之游牧民族地,遍布翠绿的青草,在称为巴果宝地,于享乐年出世,善巧——父亲是顿珠,智慧——母亲是洛嘎,闻名奥妙的法螺乐音,宣布大宝法王(噶玛巴)将跟随圣者司徒活佛,无分制派系,遍满四处,不分远近,是众生的护佑者,如太阳般不断利益众生。 这份十六世噶玛巴的亲笔诗体遗嘱,成了噶玛噶举拍的传人们寻找转世灵童最可靠、最直接,也是唯一的凭证。 从半信半疑到确认无疑 年3月,西藏楚布寺突然接到锡金绒定寺的信函,邀请他们派两名管事喇嘛前往参加商讨寻访十七世噶玛巴转世灵童的秘密会议。楚布寺特派管事脱姆和喇嘛扎桑前去,但他们在尼泊尔办理去锡金的签证时,耽误了很长时间,等他们匆匆赶到锡金后,寻访会议已经结束。在绒定寺的一间经堂里,十六世噶玛巴的四大弟子会见了来自噶玛噶举派主寺的两位贵客。四位活佛告诉他们,按遗嘱所示,十七世噶玛巴将在西藏转业,5月份,将特派蒋贡活佛前往西藏协助楚布寺寻访灵童。可是蒋贡活佛却因车祸死于途中。过了很久,一份遗嘱的抄件才辗转带到了楚布寺,可是上面没有噶玛巴活佛的签名和本教派传下的印章。楚布寺半信半疑。抄件送走以后,绒定寺的司徒活佛和杰曹活佛也感到不妥,又派管事嘎吉亲带噶玛巴遗嘱赶到了楚布寺。经全寺活佛和高僧鉴定,确为真迹。 西藏楚布寺 “自此到雪山之北(西藏)的东边,在天雷的地方” 年5月12日,由拉萨楚布寺民管会秘书洛追、管家脱姆、喇嘛迪迪和大昭寺喇嘛顿珠,组成了“十六世噶玛巴转世灵童寻访团”。在西藏自治区统战部次仁巴珠的协同下,乘车从拉萨出发,前往遗嘱中所指的“西藏的东边”——昌都地区。 昌都地区拉多乡 5月15日,寻访团经黑昌公路到达昌都。他们发现了昌都县有一个叫拉多乡的地方。 5月17日,这天天气不错。寻访团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装扮成朝佛者和了解寺庙情况的官员从昌都出发,约半天时间,乘车来到去拉多乡的公路旁。这里四周都是山,一条河从周围缓缓流逝,附近只有一个道班房,经过询问,得知去拉多乡不通公路,只能靠骑马和步行。寻访人员只好雇了些马,把携带的吃、住、用等物品驮在马背上。这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一团乌云像脱缰的野马狂奔而来,紧接着狂风暴雪,一齐冲了下来,顿时,四周灰茫一片,道路也变得难以辨认。那场冰雹和雪,到第二天仍未停下来,就这样在风雪交加的草原,寻访者走走停停,再次天黑时,终于到了拉多乡。 “一个白光之游牧民族地,遍布翠绿的靑草” 寻访团在乡里住下。告诉当地人说就是朝佛路过此地,并说有封信要交给住在“巴果”的叫洛嘎的妇女。乡里人热情地告诉这群“朝佛者”“这里确有叫“巴果”的地方,是一条宽阔的山沟,当地人们都叫它“巴果沟”(按遗嘱记载,叫“巴果”的地方,可以是山名、河名,也可是村寨的名称,还可以是一座寺庙),是有一个妇女叫洛嘎。寻访的人又问洛嘎的丈夫是不是叫顿珠?待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没再多问,他们怕目的被人知道,连这对夫妇是否有儿女也没问。 寻访团的五个人根据人们的指点,又翻过一座山,来到转世灵童应在的“巴果”沟。 巴果沟是一个极美丽的草原,村里总共70多户人家,远远近近分布在方圆几十里的地方。5月的草原上,满山遍野是牛羊和冒着炊烟的黑色帐逢。低处一条静静的溪流从浅草上流过,似一条玉带缠绕着这片乐土。这景色,不正是遗嘱中曾描绘的那样? 5月21日,寻访团的髙僧们一大早就起来占卦,推算与灵童见面的吉祥之日。当天日子不好,但他们急于想再了解一些情况,便悄悄找到顿珠和洛嘎夫妇,向他们打听家里的情况。 顿珠今年55岁,洛嘎47岁,他们共有九个孩子,大儿子益西热塞是个28岁的剽悍青年,最小的次旺仁增年仅5岁。由于人口多,这家人的生活在当地不算富裕,不像别的许多牧民盖有自己的房子。全家人都在这个传统的帐逢中居住,帐蓬里的摆设很一般,没藏桌,坐的垫子也很简单,好像牛羊也不多。但他们讲自已的第八个孩子阿布?嘎扎的情况与寻访团要找的灵童是一致的。此时,寻访团讲明了来意,并让他们夫妇暂时保守秘密。 “于享乐年出世……闻名奥妙的法螺乐音” 听到这个消息的夫妇俩很高兴,但并不是很吃惊,因为他们说:阿布?嘎扎已被当地的嘎利寺认定为小活佛了。 那年,在洛嘎怀第七个小孩子时,当地嘎利寺的喇嘛来告诉顿珠和洛嘎,如果出生的是个男孩,他就是嘎利寺的活佛,到时,我们会请他。结果,今年11岁的梅耶央宗是个女孩,没能使嘎利寺如愿。喇嘛于是预言,你的第八个孩子必定是个男孩子,并且会有大的作为,到时他也是嘎利寺的活佛。 第十七世噶玛巴 年6月26日,阿布?嘎扎在巴果沟的这顶黑帐篷里降生了。当时刚好是清晨淡淡的云雾围绕在周围的山腰上,草原显得特别的宁静和祥和。顿珠首先听到周围的许多人在吹奏法螺、号角,接着他的大儿子和几个小孩也从梦中惊醒,出来观看,奇怪的是并不见有什么人,只看到帐篷的上空神话般地出现了无数的彩虹,非常好看。他们又回到帐篷里,响声依然不断,连家里的碗、杯子、壶也发出了有节奏的声响。没过多久,村里的许多牧民来到顿珠家,说他们听到从顿珠的帐篷中传出的法螺、号角的声音,并看到他们帐篷顶上的无数七彩虹云,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得知是洛嘎生了一个孩子,人们都感到很吃惊、很奇怪。无疑,这是—个吉祥的征兆。没过多久,嘎利寺的老喇嘛来到顿珠家,认阿布?嘎扎为该寺活佛。从此,阿布?嘎扎有了一个草原孩子少有的名字:伍金卓堆?赤列多吉。 就这样,他倍受草原人的尊敬。在刚刚会走路时,就时常被接往嘎利寺,坐在主持喇嘛旁边(一个特为他设置)的位子上玩耍,听寺里的喇嘛念经。但更多的时间则和家人呆在一起,放牧、捡牛粪,和姐昧、兄弟们玩着草原孩子玩的游戏。伴着那顶黑帐篷,日出、日落,春夏秋冬。 “是众生的护佑者,如太阳般不断利益众生” 5月22日上午,寻访团全体成员整衣肃冠,来到顿珠的帐篷里,正式拜见了这位噶玛噶举派最高活佛十六世噶玛巴的转世灵章伍金卓堆?赤列多吉。仪式由于条件限制,举行得很简单,没有佛床宝座,只是将位子垫得比周围的稍高一点,小灵童正身坐在上面。小灵童对远道而来的寻访人非常热情、自然,对高僧们的叩拜一一摸顶还礼。在几句交谈之后,寻访团向灵童敬献哈达和茶。给顿珠和洛嘎赠送了一些礼品。然后将小灵童迎接到嘎利寺,由大昭寺喇嘛顿珠和楚布寺喇嘛迪迪照顾,别的人员便连夜赶回拉萨。 此时,巴果村沸腾了。拉多乡、昌都地区都知道了这一消息,四面八方的人如潮水般涌入拉多这个沉寂而安宁的偏僻山沟,朝拜转世灵童。人们带去了无数的牛羊、珠宝、钱、佛像和唐卡等,来表示自己的敬意。 到达拉萨的人员则迅速向楚布寺,向自治区统战部和国务院通报这一消息。最后共同决定,把转世灵童迎接到楚布寺。 楚布寺:噶玛巴活佛的驻锡地 年6月,一个8岁的牧民之子伍金卓堆?赤列多吉被认为藏传怫教噶玛噶举派的领袖,第十六世噶玛巴郎俊雷培多杰的转世灵童,并于年9月27日在楚布寺坐床,正式成为第十七世噶玛巴。 第十七世噶玛巴 这是建国43年以来,中国最高宗教管理机构——国务院宗教局认定批准的第一位转世活佛。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uanglian.com/ymzjb/1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内家拳心意六合拳述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