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年是中国嘻哈的元年,这归功于《中国有嘻哈》通过资本和新媒体的运作,创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爱奇艺获得了火爆的流量,投资赞助方获得客观的回报;选手们获得了黄金的八个月余热红利得以大捞一笔,观众们则能够明目张胆地在生活中当着二流子,因为在八月的群魔乱舞之后,这叫real。皆大欢喜的背后,没人注意这场二流子的狂欢会为嘻哈带来什么。

而到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来看,可以说是中国嘻哈的句号。有人会说这场比赛过后,中国听嘻哈的人数成复式增长了,嘻哈也能够在社会媒体上露脸了,歌手的收入也有保障了,产业体系也正在慢慢完善,完全不是之前地下的那个咖位了。

问题是嘻哈需要的是一群二流子年轻人吗?在只会飞叶子、吹气球的人手里,这东西可以说是真正的靡靡之音了。作为地下音乐形式的嘻哈,生于斯长于斯,它需要什么完善的产业体系吗?你把蚯蚓养在水泥地上他能活吗?你把野马圈在你家牛棚里,这马能开心吗?嘻哈是野火中的劲草,它是特定环境中的产物。没有了野火的焚烧,它就变成了中国式嘻哈,只剩了草。

说说年给嘻哈加的这片土壤。人群主要特征:二三线城市中产家庭二流子,高价镀金留学,酒吧撒纸常客。各位楞不服的去把嘻哈的历史全部研究一下,你就知道这群人对于嘻哈来说可以说是盐碱地了。他们不是劲草,他们是草蛋。是徐志摩一样的人,可笑之极。他们乐见于不出国门就能感受这种在远洋见识到的乐不思蜀的“脏趴文化”,就像小区外新开了一家极其正宗的莞式会所,里面的技师和当年在东莞的感受丝毫不差。他们的脑袋是铁的,而且特别空,终其一生都活在各种磁铁的磁场中。

这片土壤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钱。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他们正是帮助中国从储蓄社会转换为消费社会的中坚力量,是这群游泳健将把嘻哈从地下托到了天上。而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自视甚高,据说《中国有嘻哈》当初还拒绝了天佑的女徒弟参赛,就是考虑到受众的音乐口味。快手上喊麦,抖音上嘻哈,瘸子还看不上拐子了。

说了这么多,你一定觉得我是个low逼,不懂嘻哈魅力。不好意思我听2PAC的时候,PGone和Gai的粉还在追韩流。这轮狂欢的最高点,可以说就是他们俩了。PGone做头发这事情,可以说是他办得最嘻哈的事儿。他成功让全国人民都嘻嘻哈哈围观吃瓜,哪怕是没听说过嘻哈的人,也硬塞给人一口瓜。嫂子床上走,粉末地上游,看我为你演示死到临头。你看嘻哈很简单嘛,随随便便三押给你看。

而另一位冠军Gai,我曾经以为他能够成为中国嘻哈界的崔健,但现在看来,可能只是叶公好龙而已。不过对于Gai来说,如果他日后能够回到地下,也许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rapper,而不是个一闪而过的二线艺人。说木秀于林的话好像价值观就偏差了,那就人怕出名猪怕壮吧,毕竟大院出身的崔健也没能硬到早上,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营养不良的Gai能够多强,毕竟中国人这体质就在这,盲目模仿欧美人种,药吃多了会死的。

而对于最近的大面积下架,我倒是很欢迎的。与其让二流子们将其推向不复的泥潭,不如由管理者将其重新注入地下。毕竟嘻哈,从来都不是为大多数人所作的歌。有力的监管像一盆冷水,这能让rapper们停止没营养的Diss炒作,放下捞快钱的浮躁,好好思考除了索取,自己能为嘻哈做些什么。看看PGone就知道了,中式嘻哈的内核,其实是亟待我们本土rapper去做一些优秀的填充的。孙八一的社会主义说唱内核,可以说是最适合这片土壤的。保留音乐形式,将之糟粕剔除,那么在主流市场还是会网开一面的;而除音乐形式之外还有所坚持的,那么地下则是最好的生存土壤。毕竟,摇滚赚到钱的是汪峰不是崔健。

橘生淮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此时的中国嘻哈,就像是《三体》中的两艘叛逃舰队一样,离开地球的他们,已经永远不再是人类。而我们,也不应再用地球的眼光去审视他们。

扫描性感的







































白斑疯
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jb/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