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年导演魏书钧执导的影片《野马分鬃》登陆院线。影片曾获得年戛纳电影节新长片导演作品提名,并助力男主演周游获得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男演员奖”。

而今年魏书钧的新作《永安镇故事集》再次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并在平遥国际电影展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虽然竞赛总有偶然,但连续两部电影获得青睐却绝非巧合。

京味儿

魏书钧在《野马分鬃》里体现出的编导水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确实堪称鲜见。影片开头第一个段落就对生活进行了非常戏谑,同时也非常有力的揭示:主人公阿坤(周游饰演)在驾校学习开车,因为一个失误被教练狠批,阿坤不忿儿,一脚油门将车开到路旁,打开车门踹飞了眼前的红白相间的警示杆。教练下车继续叫骂,阿坤随手抄起另一根杆子吓唬对方,接着把所有杆子全部踢到,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而在下一个(反打!)镜头里,阿坤显然接受了驾校的批评教育,甚至可能接受了罚款,低着头从岗亭走出,若无其事、自娱自乐地玩起了平衡木的游戏。

或许,导演魏书钧正是想用这样的场景提示我们,生活本身就意味着规则和障碍,而你的越轨与反抗,纵有令观者发笑之效果,最终也只能是任生活戏耍宰割的徒劳无益之举。如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一封写给编辑的信中所说,“我认为传记应该写给你敬佩和景仰的人,小说则写给那些被生活冤枉的人。”导演魏书钧和他的编剧高临阳深谙生活的旨趣与无奈,于是乎让电影始终走在失望与希望之间那条名为生活的钢丝绳上。

初看《野马分鬃》,不免让人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京味儿喜剧。北京人魏书钧难免受此熏陶,周游、刘洋等演员则贡献了富有质感且统一的表演,为影片加分不少,但与其说《野马分鬃》是一个京味儿喜剧的散文化变体,不如说它是一个侯孝贤电影的京味儿翻版:一个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录音系大四学生、市井小混混阿坤,为了赚钱从作为教师的母亲手里偷出试卷卖给学生,和他的胖子小弟一起,开着一辆破旧的二手吉普车四处接活儿。在肄业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阿坤还追了一个永远也追赶不上,对生活有着现实考量、对未来有着严肃愿景的女孩儿,也因为违法驾驶进了局子,最后又在失意的人生中重新上路……所有这些,都多多少少让人想起《风柜来的人》《恋恋风尘》《南国再见,南国》等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pz/1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