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眞棒 http://www.pfzhiliao.com/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聊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聊聊地球上生物的能量转移。

生物的能量转移

阳光照耀地球,植物光合作用茁壮成长,积累有机物。这样第一批原始能量就积累出来了,能量转化率大约30%。之后被食草动物吃掉,能量又转移到了食草动物。然后食草动物又被食肉动物吃掉,最后能量转移到了食肉动物。

食物链上下级之间能量转化率大约在10%~20%。这样我们算一笔账:份的能量从太阳过来,到了植物后能量只有30份;植物的上一级,食物链某食草动物,大概能拿到6份能量;如果再被上层食物链捕食一次,则原来份的能量大概只剩百分之一;而且这只经过了三层食物链。

也许有人会问,动物能量转化率如此低,是因为能量都被运动消耗了吗?

其实不是。比如说人,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人类的热量转化率其实非常的低只有3%。所以我们吃下去的大部分食物,如果没有被转化成脂肪,那么大部分都随粪便排出体外。突然想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使对廉颇的谬奏:“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廉将军虽已老,饭量尚可,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去排便便。)

在已知的动物中,热量转化率最高的是鳄鱼,能达到60%,也许这也是鳄鱼能一直在地球生存长达二到三亿年的原因吧,比恐龙还要久远。

相反,人类其实只有大概三百万年历史,不足鳄鱼历史的百分之一。如果人类拥有了鳄鱼的技能,那么我们吃一顿将可以顶过去二十顿,这将是一件多么神奇有趣的事。

人类为何一般只吃食草动物的肉

由此,我们仔细想一下今天人类吃食草动物的肉是有充分理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量多易获取

因为这个简单的能量传递原理,通过大自然的物竞天择,自然平衡,生物界的大部分的物种数量一定会和它在食物链中所处的高度成反比。

食物链中越是上游则它的数量则应该会越少。因为食草动物所处食物链更底层,所以大自然中,它们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肉食动物。

对于人类远古的祖先来说,打猎或设置陷阱,打到一头鹿的概率明显要高于一只老虎。无论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对于人类来说都只是食物,可能口感会有不同,但是最终目的都是饱腹。

当然食物链位置与数量这个不是绝对。比如人类,通过自身智慧,不仅进化到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而且基本已经摆脱对食物的生存依赖,虽然当今社会偶尔仍会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发生饥荒。

2、成本价值

还是因为能量传递原理,通过饲养食草动物,来作为食物来源,更高效更直接,成本低。

在古代,能吃饱已是生活的重要主题目标,恐怕根本没有能力饲养食肉动物来作为食物来源。

在当代社会更是,如果今天突然出现一种新类型的肉食动物肉,你会去选择吃吗?

肉食动物的饲养成本,必定远远高于一般的食草动物,这就使得这种肉的价格一定会相对较贵。同样作为食物来源,它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如今的猪肉已经很贵了,要是有种肉类是通过吃猪肉长大的,那价格我不敢想,吃不起吃不起!

3、安全性

肉食动物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才可以捕食其他动物。这样对于人类来说,安全又会是另外一个问题,无论当代的饲养,还是古代的捕猎,肉食动物都不好惹。

经常也有动物园动物伤人事件,这还是在动物园人工饲养的非野外的情况下。古代则更明显,没有先进的武器与工具,对于食肉动物的捕食则更是难上加难,也许今天带队十多人出门打猎,回来时已组不成一个足球队。除非你是马赛人平均身高2米,裸眼视力6.0,生饮牛血,单挑狮子作为成年礼,或可一搏。

4、疾病传播

有研究表明,吃食肉动物的肉,可能更大概率导致疾病传播;尤其是同一物种的食肉动物,增加了感染可能危害其生命的病原体的可能性。

比如库鲁病,曾经仅见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地,有食用已故亲人习俗的土著部落,自从这一习俗被废止后已无新发病例。这种规律在长期的物种繁衍中,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整个物种的生存灭绝有着重要影响。

还有寄生虫,最后的进化方向也会是向着最终或中间宿主进化。所以相对来说,食草动物也会比食肉动物更安全。

总结

综上,人类主要吃食草动物的肉,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繁衍进化的一个正常结果。

再提一嘴,在大自然中,不光人类,许多数食肉动物实际上也只吃草食动物。狮子不猎豹,熊也不捕美洲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pz/1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