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墓地揭示了恐龙群居的最古老证据巴塔
如上图所示:一窝巴塔哥尼亚鼠龙幼雏和成年父母的艺术插图。 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一个侏罗纪墓地里,有多个恐龙蛋化石和80只巴塔哥尼亚鼠龙的骨头,年龄从幼崽到成年不等。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些恐龙遗骸表明,古生物动物早在1.92亿年前就群居生活了。 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是有记录以来最古老的恐龙群居生活的证据,表明恐龙表现出复杂的群居行为的时间比之前认为的要早万年。 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的古生物学家、援助研究的首席研究员迭戈·波尔(DiegoPol)表示:“坟场也显示出兽群有内部结构。例如,年轻的恐龙在小圈子里一起玩耍,然后死去。在恐龙骨骼中发现保存下来的行为迹象是很罕见的,但现在我们有证据表明恐龙群中存在复杂的社会行为结构。” 如上图所示:一群巴塔哥尼亚鼠龙的繁殖地的插图,显示了不同年龄的个体,包括窝中的新生儿,年轻的恐龙和成年的恐龙。 纽约阿德尔菲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迈克尔·D·埃米克(MichaelDEmic)表示:“我想说,这是今年最重要的古生物学发现之一。一个化石物种中有这么多个体,从胚胎到成年,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自年以来,波尔和他的同事们在巴塔哥尼亚南部的红湖地层中挖掘了一块相对较小的露头,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这个地层以含有塔哥尼亚鼠龙的化石而闻名,它基于年发现的微小的孵化标本化石,被不恰当地取了一个学名,意思是“老鼠蜥蜴”。 多年来,波尔的团队发现了多个蛋和几十个新的巴塔哥尼亚鼠龙个体的化石。这些标本包括6个不同生命阶段的恐龙,从胚胎到成年。 此前的研究表明,巴塔哥尼亚鼠龙产的卵有柔软的皮质外壳,在婴儿时期很可能用四肢行走,一周岁后不久就转变为两足行走。但是现在,波尔和他的同事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蜥脚类恐龙是一类群居的食草的长颈恐龙。 如上图所示: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南部发现了一窝1.92亿年前的巴塔哥尼亚鼠龙化石蛋。 波尔的团队假设群居生活始于蜥脚类恐龙从小型恐龙到巨型恐龙的转变。在三叠纪时期(2.52亿~2.01亿年前)的大部分时间里,恐龙都很小,和马差不多大。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写道,但在2.27亿~2.08亿年前,蜥脚类恐龙变大了,它们的体型改变了两个数量级。但它们仍然产下很小的卵。以巴塔哥尼亚鼠龙为例,刚孵化出来的幼崽从鸡蛋大小的蛋中孵化出来,成年后重达1.5吨,相当于河马的体重。 换句话说,刚孵化的巴塔哥尼亚鼠龙幼崽必须在几年内长到巨大的尺寸。波尔说:“在这个时期,它们需要吃很多东西才能生长,但它们的体型不足以保护自己,它们也没有生存技能。因此,生活在兽群中实际上可以在你生命中非常脆弱的阶段保护你。” 在现场,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成群排列的卵,这一线索表明,巴塔哥尼亚鼠龙雄性或雌性会挖洞,然后雌性用作巢穴。波尔说,这些巢穴有8~30个蛋。对其中5个巢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这些卵呈两至三层排列,其中含有巴塔哥尼亚鼠龙的胚胎骨。他指出,该地点大量的蛋表明,这里曾是恐龙的共同繁殖地。 如上图所示: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南部一枚1.92亿年前的巴塔哥尼亚鼠龙化石蛋。 该遗址还发现了其他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恐龙群,包括11只1岁以下的幼年恐龙、2只一起发现的成年恐龙和9只接近成年的恐龙。也许巴塔哥尼亚鼠龙是群居生活,但不同年龄的恐龙倾向于一起活动。 这些恐龙可能死于干旱。波尔认为,我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季节性的,沉积物中有干旱的迹象。许多动物以休息的姿势死去,这意味着它们躺着死去,然后被灰尘覆盖。 埃米克表示,在一个地方发现这么多保存完好的恐龙是极其罕见的。更有趣和重要的是,这些动物似乎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们倾向于认为像蜥脚类恐龙这样的灭绝群体是进化“死胡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社会等高级行为。 事实上,社会性在蜥脚类动物的进化成功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蜥脚类动物是地球上曾经行存在过的最大的动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ry/12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俗称头晕药,果实似杨梅,嫩叶是民间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