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的陨落
回首那一年,叫做。 新年伊始,中国股市上空就弥漫着一股躁动的空气,沪深两市像一头亢奋的公牛,几乎每天都有百股,乃至上千股涨停的奇观发生。 大街小巷,四处探讨的是A股的财富梦想,一座巨大的空中楼阁,以奇迹般的速度迅速拔地而起,就连全球最大的房企万科,也只能惊叹于这种“建楼”速度,低头默默看看自己无甚起色的股价,黯然神伤。 一家基本陷入停滞的多伦多股份,将企业改名为与P2P谐音的“匹凸匹”,宣告“要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股价居然连续两个涨停板。一家主营业务萎缩,名字叫做暴风影音的公司,仅仅凭着“首家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互联网平台”的名头,就迅速引发了连续39次的涨停狂飙…… 最让万科这个巨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家除了持续地开新闻发布会,就几乎再无实际业绩的互联网公司,仅仅靠着“生态链”的概念,市值就一路扶摇直上,大摇大摆的超过了自己,留下一个骄傲的背影。 这家互联网公司叫做乐视,股价巅峰时期超过了亿元,在这一场概念炒作的游戏中,成功把握住了股民的G点,涨停板对它来说,只是开新闻发布会和坚持梦想之余,顺手而为的事情。 时至今日,万科仍然是全球房企的龙头,股价稳坐亿元之上,而当年扬言要在7个领域出击,用生态化反实现伟大梦想的乐视网,则迎来了自己的窒息时刻。 4月26日,年年报正式发布后,曾经的“创业板第一股”开始停牌,更糟糕的可能是,如果一年内未出现转机满足恢复上市的条件,乐视网将退出资本市场。 1 其兴而勃,其亡也忽,这是乐视留给人们最大的印象,但终究来说,一个企业的兴起和衰败,都是有迹可循的。 年,一个瘦黑的小镇青年站在了北京的街头,他出生于年,早年间从财校毕业后在地税局谋了一个差事,又取了当地副县长的女儿,捧着铁饭碗搞副业,经商热情高昂。 他叫做贾跃亭,做过印刷和钢材贸易,开过砖厂,经营过快餐店,弄过种子生意,也做过运输,甚至还开过一个双语学校和一个电脑培训机构,短短的几年时间,时下热门的各行各业,竟然都打了个滚,可见这是一个精力充沛,也没啥注意力,最后也没赚到什么钱的年轻人。 直到年,贾跃亭偶然接触到了“通信业务”,意识到这是一个大机会,于是放弃小县城里的生意去了太原,赌上全部身家30万,靠着为联通的基站生产和安装避雷器,赚到了两百万,那个公司叫做“西贝尔科技通讯公司”。 这位小镇青年来到北京后,立即就被帝都的繁华吸引了,创建了北京西伯尔通信科技。年,脱胎于北京西伯尔移动业务部的乐视网成立了。 乐视网是一家做视频的公司。在当时,这块业务相当火爆,其热门程度类似于今天的短视频,年前后,长袖善舞的贾跃亭经人介绍,结识了网通天天在线的王诚,这是一个有着上层关系的高人,在他的入股下,乐视网一路闯关,手机、PC、电视终端许可证……等等牌照一个都不落下,又和联通签订了大单。 在当时,视频行业烧钱非常厉害,当时逐鹿视频赛场的优酷、土豆、爱奇艺都是烧钱大户,最后烧不下去了,就集体投靠了互联网大佬,百度拿下了爱奇艺,优酷土豆向阿里投诚,只有乐视网不一样,在其他网站还为此苦苦挣扎的时候,它就早早实现了盈利。 年8月,乐视网在深交所上市,它在所有的视频网站排名第17位,由于题材独特和财务指标好看,所以股价一路高歌,从市值7.3亿元,很快就踏入了百亿俱乐部,财务出身的贾跃亭再次表现出了极强的财技,频繁质押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套了27.5亿元的资金,凭此组建了十几家关联企业,再以增发方式,让上市公司收购其中的若干家,由此不断套取资金,推高股价的同时,自己的股比却屹然不动。 一家公司创始人的性格和才能,将最终决定这家企业的所有个性,乐视网这家公司,从灵魂到气质,都打下了贾跃亭的烙印。 不出意外的是,贾跃亭“摊大饼”的个性,又开始发作了,他先后投资了电影、体育、金融、农业、销售等领域,甚至还搞了一个网酒网,这家专门卖酒的网站,连续融资多轮后一直没赚过钱,最后新三板挂牌仅仅八个月,就直接摘牌了,直到现在都没人搞懂这一步棋到底是什么走位。 很明显,乐视网走向了一条“多元化”的道路,乐视旗下的高级副总裁多达30余位,他给这种做法起了一个听起来很牛X烘烘的名字——生态化反。 这个新概念是什么意思呢?价值重构、共享和全球化,最终由此形成由垂直闭环的生态链和横向开放的生态圈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 从今天来看,简单来理解就是在每一个领域都做一点,把它做好,然后再把大家一起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生态网,里面的各个元素最终形成一种合力,发生飞跃一般的核变。 听起来,这有点像今天市场上说的智能家居,不管是桌子、椅子、空调、冰箱、扫地、电灯……各种家居都做,但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概念。 不过,与智能家居在一个行业里打滚不同,乐视网的棋盘太大了,它不是一个行业,而是想各个行业同时出击,最终把每个细分领域都做大做强。 2 乐视的生态化反,首先在擅长的视频领域里做,版权问题一直是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痛点,当时网上的视频都是盗版的,所以影视版权很便宜,与现在相比简直是白菜价。 贾跃亭转而对外高调宣传:“乐视的视频都是正版,支持正版,从我做起!” 贾跃亭振臂一呼,天下震动,各大视频网站必须跟进,中国版权费至此飙涨,大家都欠一个会员的那个快播,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的事。 支持正版是好事,但以乐视的盘子,绝对是拼不过BAT站台的各大视频网站的,买版权是买不起的,那该怎么办? 于是,贾跃亭准备自己制作内容,比如乐视体育和乐视影业。 值得一提的是,乐视体育当时做得还算不错,以恒大足球队七连冠为例,就让获得播放版权的乐视体育狠狠出了一把名,也掀起了乐视体育一阵小高潮。 乐视影业出来的时候,市场普遍不看好,因为乐视网在影视资源上并无优势,许多买了乐视网股票的人在股吧里吵成一团,甚至有人要写信提醒贾跃亭注意风险,然而以贾跃亭的聪明,他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只是,贾跃亭志不在此。 年5月7日,图穷匕见。 这一天,乐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产品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4核1.7G、全球速度最快的超级电视”。这款电视与互联网相连,植入了乐视的全部影视内容,贾跃亭试图将硬件与软件打通,尝试一种叫做众筹营销的全新商业模式。 乐视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以超低价格销售乐视彩电,然后全国人民都可以用乐视彩电看乐视视频、乐视体育、乐视影业,最后收会员费。 就这样,乐视走到了年,在那个股市疯狂的年份里,乐视接连开了多次发布会,贾跃亭成了年度最耀眼的发布会明星。 年4月14日,乐视发布了超级手机,贾跃亭像乔布斯一样,穿着黑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宣布“乐视手机多维度超越苹果,创十大全球第一,是世界上第一部超过iPhone的智能手机”。 在演讲的最后,他张开双臂,像一个迎风昂立的大神,又像是一个无冕之王,身后PPT上“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几个大字,让人热血沸腾。 10月27日,贾跃亭再次抛出一个大炸弹,宣布进入汽车领域,要做一款革命性的乐视超级汽车,乐视即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唯一一家涵盖三大职能硬件产品的“超级公司”。 一连串的震撼消息,让还没从年股灾里缓过神的股民们头晕目眩,一下子没搞清状况,另一方面,贾跃亭正成为年轻一代的偶像,一些不明就里的大学生,宣称自己是乐视的信徒,购买高性价比的乐视“超级”系列的手机和电视,是他们对偶像最好的支持。 “永远无知无畏,执着蒙眼狂奔” “对不起,那些年我们吹过的牛逼,正在一一实现” “世界往东,我们往西,颠覆者从来都是孤独的,你呢?” 一张张精美的PPT、一句句让人热血沸腾的文案,让乐视成了一个超级明星公司,这种眼花缭乱的发布会,乐视在年就开了多场,它似乎要告诉世界,它还有很多宏大的计划,有众多颠覆的产品要推出,稍微被这股浮躁之气影响的都会认为,一个新科技公司正在冉冉升起,BAT的格局从此就要改写了。 但是,这个时候事情就有点滑稽了,大家都想看看乐视怎么和创维、TCL、海信等传统彩电大户们厮杀,怎么和苹果、三星、小米等一众智能手机厂商交战,怎么和背靠BAT的视频网站们玩烧钱的版权大战。 3 游戏玩到这一步,乐视已经算是站到巅峰了,也走上了一个迷幻似的泡沫,但我们应该清楚,这里面存在显著的商业悖论。 第一,硬件领域是一个技术垄断型领域,技术的更迭变化,才能带来行业颠覆性的革命,电视、手机、汽车、智能家居都是一个个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里都有巨头存在,无论是资本、技术、人才都是乐视拍马都赶不上的,如果乐视不能在这些领域里成为头部厂商,那么也就无法互联成为生态。 第二,乐视与BAT们不同,BAT们都有一块非常赚钱的核心业务,自身造血能力能够支持一定程度上的烧钱,而乐视没有现金奶牛,乐视旗下有几十个公司,但都无法支撑贾跃亭的烧钱之举,真正支持贾跃亭烧钱的是伟大的A股韭菜们。 也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商业悖论,所以有部分股民在乐视的股吧里疯狂提示风险,有人说要给贾跃亭写信,劝那些追涨的股民们冷静。 但是,冷静的股民毕竟也是少数,要不然就不是A股了,这段时间乐视不断地增发,不断地有高管增持,不断地有员工持股计划,弄得韭菜们小脸憋得通红,以为自己买到了世上最伟大的公司,有人在股吧里郑重其事的宣誓,BATL的格局不形成,绝不抛一分钱乐视的股票。 烧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乐视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靠烧钱打垮中国企业界的半壁江山,这一点贾跃亭应该也是明白的。 贾氏家族开始不断减持股票,贾跃亭辩解称,减持的钱都是为了给乐视网提供无息借款,支持公司的运作,这一神逻辑也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和点赞,不少市场投资人却对乐视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其中不乏各界大佬,在各大股票论坛里,反乐视派和挺乐视派之间经常为随意的一句话就开始对撕刷屏。 但是,这注定是一场庞氏骗局式的公关活动,乐视的局太大了,就算是BAT等国内顶尖的企业都不敢说下得动,战略的空虚最终还是掩盖不住。 年11月6日,贾跃亭突然发布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承认公司出现资金供应链的问题,乐视帝国眼看就要轰然倒塌,韭菜们开始高呼:“不要怕!乐视手上还有土地!还有土地!只要卖掉这些土地!乐视就不会死!” 就此,乐视上演了跌宕三部曲,年1月,山西老乡孙宏斌带着融创中国的亿入股乐视,成为第二股东,这位大佬后来痛哭着骂自己:“我特么就是个傻X!” 年4月,乐视停牌,复牌后走出了11个跌停,股价从15块跌到了5块,哀鸿遍野。 年7月,贾跃亭闯过了人生最大的难关——中国海关,一张机票跑去了美国,并且辞去了乐视网董事长一职,退出董事会,不再在乐视网担任任何职务。 根据乐视网财报,全年营收70.25亿元,同比下降68%,净利亏损.78亿元,同比下降.63%,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很熟悉了,乐视的超级汽车难产,贾跃亭跑到了美国造车,多次面临濒临破产的危机,FF至今还徘徊在生死线上,但是他一后缔造和毁灭的乐视,就如一个精疲力竭的巨人摔倒在地,再也站不起来。 4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乐视已矣,但如果我们只是从中得出一个做企业要脚踏实地的结论,那么未免太过于草率,从故事变成事故,乐视的兴盛和衰亡,其中都充满了偶然与必然。 乐视兴盛的几年,正是中国热钱涌动的几年,股市在涨,热钱也有地方去,在这样一个时代下,一个愿意讲,一个愿意听,哪怕是后来故事讲崩了,仍然有人为它买单,相信它的PPT,比如贾跃亭的那些总裁班的同学,比如融创中国,比如那些紧紧攥着乐视股票不放手的韭菜们。 同样的,乐视兴盛的那几年,中国正迎来一个紧张而剧烈的变革,移动终端方兴未艾,软硬结合是互联网下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4G网络日趋完善,5G概念呼之欲出,一副辽阔的疆域图徐徐展开,等着痴迷于互联网的野心家去开拓挖掘。 天时地利人和,捷径就摆在面前,能抵住这份诱惑的人不多,也正是因此,深陷邪途难返,一个整天开发布会,喊着生态化反的企业,如何有时间来看路和反思呢?乐视很自然的要一条歪路走到天黑。 但是,更多的则是历史的必然。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中国市场是一个年轻的市场,软件和硬件生态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就这样,爸爸儿子都是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它是技术变革的一部分,是市场试错的一部分,也是一个自掘坟墓的牺牲品,历史的发展潮流会一定会诞生出这样的一个企业,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始终要有一个企业,去为大家排除掉一个最复杂最不好走的那一条。 乐视要进军的领域,无论哪一个都是百年巨头都可能玩崩的行业,互联网的确在过去的十几年创出过很多奇迹,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乐视并不具备挑战这些巨头的基因,从灵魂和气质,都与这些行业的气质极不相符,比如在汽车这个赛道上,如果说马斯克像个科班出身的白领,他却像是野路子出身的天使投资。 正如孙宏斌说,乐视别说有七个子生态了,只要成了一个就已经很牛逼了,这句话可谓是一语中的,直击了乐视的要害。 贾跃亭以为可以通过资本腾挪,左脚踩右脚,一路施展轻功爬上云端,但是后来不断有事实证明,世界上并没有这种神奇的武功,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没有什么奇迹可言。 正是这种偶然与必然,让乐视从一出生,就长得有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这样一个企业岂能不呜呼哀哉? 从今天来看,它的宿命从它如脱缰野马一般四处扩散时,就已经写在了生死簿里,天道轮回,一饮一啄,最后终究要回归原点。 或者,这个时候乐视的董监高们,还在幻想着他们的贾老板有一天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从美国回来拯救乐视。 但是从这种偶然与必然来看,我们深刻的知道一个事实,从始至终,乐视的兴盛都不是贾老板的赫赫之功,而是他找到了时代里的一条夹缝,等到这条夹缝关闭的时候,任人本事通天,都无所遁形。 5 往事不可谏,来者尤可追。 乐视的崩塌只是一个引子,我们更加要借着这个机会鞭挞一下自己,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乐视为鉴,可以让我们看到更远的地方。 它给了中国后来的企业上了一堂启蒙课,证明互联网公司和新经济公司之间的一个度,两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中庸之心,不可逾矩。 为什么一套套PPT,就能让一个个韭菜丧失理智?乐视的泡沫很大,有很多人都知道,一开始质疑就很多,但是很多股民想的是,不管乐视的局能不能成,先赌你一把,反正最后接盘的不是我,正是这种思想,给了乐视和“乐视们”滋生泡沫的温床。 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拷问。满招损,谦受益,中国不乏聪敏有头脑之人,但是却缺乏急流勇退,懂得分寸的人,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梁漱溟先生曾经做出过以下比喻: 他说,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就像一只出色的斗鸡,要想修炼成功,需要漫长的过程。 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还气势汹汹,像无赖叫嚣的街头小混混;第二阶段,紧张好胜,俨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轻人;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上去已经全泯,但是眼睛里精光还盛,说明气势未消,容易冲动;到最后,呆头呆脑,不动声色,身怀绝技,秘不示人。这样的鸡踏入战场,才能真正所向披靡,不战而胜。 人性会不会吸取教训,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未来一定会有所改变的,随着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人们对商业逻辑认知的日趋成熟,一个市场必然会跌跌撞撞走向成熟,中国股市中的投资者,也应该进化到“呆若木鸡”的境界。 年,A股市场回暖,市场上不乏看多的声音,我们祝福中国,祝福A股,但也希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乐视网倒下了,更多的企业和股民以乐视的惨剧为戒,走向正确的经营和投资之路。 更多信息,请加小号 反观华为的任正非,就是坚持做企业的典范 1 任正非是今天中国商界最能立得住的一个名字。从我听说到了解任正非这个人,快20年了。第一次听说任正非的时候,我对他了解很浅。因为他总是很低调,而且不怎么见媒体。直到有一天,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任正非要约我聊聊。他看过我的书《野蛮生长》。 老任能找我聊什么?他在电讯、制造业,是年龄比我还大的企业家。而我呢?我是一个做房地产的,当时我觉得这个事好像有点不搭调。 那次和任正非聊天,印象就一个字,大。第一个,块挺大,他个子高,身形比较大。第二个,格局大。我们做房地产那会儿,只盯着一块地,一件事,他说的是全世界的事。第三个,视野大。他讲事情横着讲、纵着讲,讲了很多历史,也讲了很多国外见闻。 他讲的事,跟别人聊天不一样。很多时候碰到企业家也好,商人也好,做买卖的也好,聊的事都小,比如说说自己怎么赚了钱,怎么牛。任正非讲得很宽,喜欢谈一些辽远、空旷的事,或者说纵向垂直很深的事。 2 之后我们没有再多交集。后来有一天,华为的人突然给我电话,告诉我,任总一定请我要参加一个活动。这很少见,因为华为的活动,跟房地产业没有什么关系。任总也不太喜欢论坛之类的事。 正因为这样,我一定要去。活动是在北京西边的一个地方办的。当时进了胡同,一看是个院子,摆了两个横排对坐,像吃西餐的桌子。 突然抬头,看到柳传志下车了。我很好奇,我说柳总,今儿这是什么活动啊?柳传志也不知道,“老任说来我就来了”。 现场有中关村老领导,有教育部领导,有党工委领导,还有文化人。这是个非常奇怪的组合。我不知道这局攒的什么事。 就像之前讲的,我对他第一印象是“大”,所以当时我以为任正非不会去做生意上的小事儿。找我们,一定是大事儿。 那会儿是初春,天气特别好,树开始发芽了。当时他们在院子里临时挂了一个幕布,循环播放片子,有时候像战火、烽火硝烟,有时候又有很多年轻人在街头演讲、唱歌。 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活动。任总过来了,谁也不好意思问,几十个人就在那寒喧。 开会以后,任正非开始说,今天请大家来呢,就是为一件事。在场的人都以为是特大一件事,找来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人。 结果没想到,他是请朋友们来帮忙想校训。 任正非母校在贵州都匀。一个很老的学校,叫都匀一中,老到嘉靖年间就能找到这个学校的起源。任正非的父亲也曾在这个学校当过校长。都匀一中出了任正非这么一个大企业家,现任校长希望他捐款支持。 捐钱可以,但老任非要问校训是什么。校长答不上来,没人想这个事。 老任跟校长说:“如果你不把校训搞清楚,不讲清楚为什么要办学校?怎么样办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你不说清楚这个事,那我不能给你钱。” 校长也说不清楚。于是老任告诉校长:“你要说不清楚,我来帮你说清楚,我找朋友来帮你说清楚,然后你们都认可,就按这样做,我就支持你。” 当时大家听了这次活动的缘由,一下都特别兴奋。这是一个私事,但又是一个公事,是自己的事又是别人的事。关键是大家从来没想过这个角度:捐一笔钱给学校,一定要学校把校训讲清楚。 我事后一想,确实很有道理。一件事不在于钱在于理,不在于事,在于它的起源和发心。 大家三三两两激动起来,拿起桌子上的资料看,才发现资料特别多。中国著名学校的校训全齐了,甚至还有民国时候的校训。 这下把在场的人给难住了。任正非还给播了一段视频,讲的是一中的历史。大家看完视频看资料,边看边写。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校训挺有意思,挺有讲究。有的往大里写,有的往小里写;有的写给学生,强调品格;有的写给校长,讲的是办学宗旨;有的写给时代,爱国、敬业。写的真是不一样。 最后任正非让大家把意见都写在纸上,认真搜集起来,说他回去跟学校再研究。过了一段日子,任正非还把这事情的结果跟大家做了反馈,把最终定好的校训告诉了大家。校训是六个字: 第一是立志 第二是崇实 第三是担当 这校训是讲给学生听,也是讲给学校听。他希望学生立志、崇实、担当。 他对学校有期许,要办一个长远的一百年、两百年的学校。要踏踏实实办学校,别务虚。最后学校要担当起时代、社会给的责任。 挺有意思。其实这六个字里面,也有他自己的身影。作为一个企业家,以及今天华为所做的事,就是立志、崇实、担当。 今天我想起这件事还是很感动。任正非为了给一个学校捐一笔钱,这么大动静,请这么多朋友,花这么多精力,就为了研究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要赋予这个学校一个灵魂,明确学校发展的愿景和方向,同时再给一笔钱,让一中按照这个方向把学校办好。 注:冯仑参加的四合院聚会,是年9月25日至26日的“华为与教育”内部会议,参会者包括柳传志、冯仑、陈东升等企业家,与政界、教育、媒体领域的要员,共计30位大咖。 原来,老任除了我认识到的“大”,其实还“轴”。这个“轴”就是坚持,在一个理儿上较劲。一旦较上劲了,就倾所有之力把这件事搞定,做透。 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人,哪怕大学校长,大教育长,在一个校训上花这么大精力。 今天我翻过来,理解我们跟任正非的差距,就是我们在一些理儿上,不够较劲,不够往深里凿,不够当真,不够坚持,不够用心。 所以他能够30多年如一日,坚持一个企业他自己内心的理,那个劲,然后埋头、低调,就像他研究这个校训一样。这么较劲的事,不大容易做出来,任正非真是挺牛的一个人。 3 我第三次跟任正非打交道,是间接交道。当时中央提出混改,有一个大央企的领导联系我,他们希望华为参加混改,华为想要什么条件给什么条件,各方面都很多优惠,绝对给足利益。 我给华为最重要的顾问打电话。那人和任总有很多交集,也写了不少讲华为的书。他听了一半就说,你别谈了,这事不行。 原来,老任定了一套华为原则,“占便宜”的事不做: 1、占别人便宜才做事,一定是机会主义。一个机会导向的商人,不可能有自己的事业。 2、天天“占便宜”,怎么发展战略?所以“占便宜”的事儿华为不做,只按自己的战略去做。 3、一件事首先上来就给好处,让华为去做平时不干的事,去做不重要的事,肯定不行。 几年前,美国有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不赚钱,但是想卖,希望以万美金的价格卖给华为。当时这家公司和华为做的业务一点都不沾边,没什么收购的必要。 任正非看完后,却在万的基础上又加了50万,买下了这家公司。为什么呢?因为他研究后认为,这家公司的业务和未来华为的业务会在战略上有重合。果然,几年之后,当华为的战略发展到那个阶段的时候,这家公司足足帮华为赚了好几个亿美金。 那个顾问说,这就是华为,归结起来一点,就是“占便宜”的事不做,只做跟战略、跟业务相关的事。 从这件事和前面校训那件事,我感觉到,真正好的一个企业家,一定是有原则的,有一个他自己的“理”,而这个理,这个原则,就是他发心的开始,也是立志的根据,更是他站稳脚跟的理由,同时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最后也是他做事的方法以及判断是非的边界。 这个东西我们把它叫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立身的根本,也是它的护身符。 今天,“任正非”这三个字之所以赢得这么多尊重,华为之所以做到今天的市场地位,跟任正非的这些理念、这些特质是分不开的。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品质,使华为在通信、消费电子还有5G等等方面这些领域,站到了行业的前端,进入到全球竞争的制高点。也正因为这样,惹了美国,事惹大了,担当就大,在 中,在经济摩擦当中,也受到了考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任正非。 4月24日,华为公布了任正非3月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的纪要。 这位华为创始人表示,在该公司未来的发展中,“最兴奋的是美国对我们的打压”。 他援引一则名人名言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堡垒从外部被加强”,“我们这个堡垒的内部正在松散、惰怠之中,美国这样一打压,我们内部受到挤压以后,就更团结,密度更强,更万众一心,下决心一定要把产品做好”。 以下是采访纪要原文(有部分删减): ?任正非:你可以非常直爽地提问,我也会很坦诚地回答,哪怕你的问题很尖锐,也不用担忧。 我最喜欢美国人的坦诚,美国人有啥都敢问。至今我还是认为美国是很伟大的国家,因为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创新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等各方面,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投资和创新。没有美国这两百多年的开放,就没有美国从一个小国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记者:非常感谢任先生今天有时间跟我们做交流,您今天与我们交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大概半年之前,我们是没有这样机会的,为什么您现在这么公开来跟媒体进行交流呢? ?任正非:其实我一直是一个很开放的人,但是我注重内部管理,而不是对外宣传。其实我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还是比较深的,我们公司很多管理制度都向美国学习了。 我们现在与媒体交流比较多,是公共关系部感到公司处在特殊时期,认为我个人的影响力比较大,希望我和媒体多一些交流,对社会产生一些影响。因此,这时候我多与媒体接触,是可以理解的。 2、记者:理解。在华为起诉美国政府“不让华为的产品用于联邦政府部门”之后,您这是第一次和媒体沟通。如果美国认为华为产品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美国难道没有权利保护自身利益吗? ?任正非:其实华为一直是低调的公司,过去我们就像一只沉默的羔羊,无论是别人说我们什么,我们都不会回答,能忍耐就忍耐。 先前,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当我们退回国门的时候,国内认为我们是资本主义,因为我们把资本分给了员工,员工收入普遍较高。 我们应该是什么主义?我们不清楚,因为不能喋喋不休地去向世界解释“我们是什么……”。我们把大量精力用于把内部管理做好、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让客户能理解我们、接受我们。 美国对我们的打击也不是最近,连续十几年来美国其实都在打击我们,因为它怀疑我们。 刚才说了,我们走出国门,它就认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所以要打击我们,但是我们一直不吭声。这次它用法律的方式来打击我们,我们认为有必要澄清,如果不借此机会澄清一下,让世界的误解更深。我们准备了几个月,我们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出我们的声音。 美国认为我们危害美国的安全,主要是它要有证据。我看现在世界上都说“网络安全”,就华为一家。难道爱立信没有网络安全问题?思科就没有网络安全问题?诺基亚就没有网络安全问题?怎么就说华为有网络安全问题? 而且在美国国家网络里,没有华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是不是已经安全了?如果安全,它就可以说服别的国家不要用华为就安全了。事实上,美国网络同样不安全。 因此,我们这时需要来说清楚这个问题,就采取对美国政府进行起诉。这个起诉利用了美国的法律,美国国家制度是三权分立的,没有对我们经过审判,就颁布法案禁止我们,美国自己违反了法律。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也不知道我们能否成功,但是我们必须在一种广阔的范围内和美国博弈。到底是你有证据,还是我真有问题? 3、记者:好的。关于您的论点,我们晚一点再探讨。回到对美国的诉讼,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华为现在在美国面临多个法律方面的挑战,现在提起对美国的诉讼,是不是进一步增加了风险,把事态进一步复杂化,使得您女儿回国的难度加大了,或者损害了华为进一步解决和美国问题的机会和立场。 ?任正非:我们选择这个点,是因为这个法案8月份就要生效了,应该在这个时候做出一个说明。至于我们在美国有多个官司,这么多年来都是不断的,不是这一次,是不断有官司的。我们觉得,通过这个官司展开,通过美国法律的公开和透明,是有利于去解决问题的。 4、记者:考虑到现在华为跟美国政府的关系,华为现在提起对美国政府的诉讼,是否有一点感觉华为没有更多可以再失去了? ?任正非:那倒不是。因为我们还是想给美国人民服务的,而且美国的科学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我们也希望与美国公司加强合作,为人类社会的信息化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并没有说我们和美国没有什么机会了,我认为机会是很多的,但是我们总会有挫折,这些挫折不会影响到我们将来对美国的重视。 我们认为,需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说明。 5、记者:是的。我了解您刚才提到华为针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的时机,我也注意到一点,现在中国在开两会,从政府角度来看,两会是非常重要,他们不希望在这期间有大事发生。但是在华为公开宣布对美国政府的诉讼之后,中国政府官员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马上站出来支持华为。我的问题是,华为在起诉美国政府这个事情上有没有和北京政府提前进行协调和沟通? ?任正非:诉讼时间和加拿大案子启动时间,我们本来事先是没有策划的。当起诉时间确定以后,我们也怕干扰国家两会的内容,所以在发布起诉时,中国媒体一家也没有邀请,主要考虑到不要影响中国开两会的这些活动,国家大事大大大于我们的事情。 但是有外媒报道、内媒积极转载以后,对两会产生影响,政府官员积极表态,这些我们事先不知晓,也没有沟通过。我们希望通过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6、记者:不知道您能不能理解,为什么外界对这些事情怀疑?我的意思是,现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两会可能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华为宣布对美国政府的诉讼之后,中国政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公开支持华为。这个时间在我看来不同寻常。 ?任正非:这个事情可能也是一种巧合,而且这种巧合我们是顾忌影响中国两会的,所以没有邀请一家中国媒体,希望在中国不要有传播。但是国外媒体报道以后,传播到中国,产生了一些影响。我们也知道,国家在这个时期有一些重大决策。 同时,我们感到中国政府也开始能够充分理解我们,因为我们现在与很多西方国家谈“我们公司可以签无间谍协议,不安装后门,不安装任何东西”。中国政府现在也表态,可以签这种协定。 杨洁篪是党中央的高级领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态,国家绝不允许企业安装后门,国家不允许企业违反国际法律,不允许违反当地国家法律,也不允许违反联合国法律。这是党中央向全世界宣布了。所以政府给我们传递了一种信息,当有国家要求我们签订“无间谍协议”时,我们是可以签订无间谍协议的。 当这些国家提出来,它们觉得需要和中国政府签“中国企业出门,都不安装后门,都无间谍协议”,我们愿意去推动。我们企业已经向全世界表态,我们可以签“无间谍协议”,不会做“有后门”这些事情。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逐渐理解了我们的难境,因为美国把我们当成共产主义,始终对我们心里有一种怀疑,害怕偷它们的信息。前三十年,我们一次也没有过,现在在这种特殊环境中,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态“不让企业做这个事”,因此我们也敢向世界所有国家表示“我们可以签无后门协议”。 如果这些国家认为我们说了不算数,要国家说了算数,我们签约时,也会邀请中国政府出来证明我们的签约是有国家作证,支持不搞后门活动。特别是慕尼黑会议上,国家就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 在这点上,我们过去也是给外国公司和政府表明“不做这个事”,但这件事闹这么大以后,如果中国政府不表态,我们自己表态,外国公司不会相信我们的。那现在政府已经表态了,而且是在慕尼黑的安全会议上表态的。这时候我们要澄清一下“我们是一个安全的公司”,这还是很重要的。 7、记者: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您会亲自到美国去为华为的案件提供支持吗?还是说在现在的时机下,您害怕去美国? ?任正非:因为我不是法律专家,我去也没什么用。美国市场对我们来说,很小,也没那么重要,所以我去美国的价值不存在,还是他们律师去比较合适。 8、记者:假设决定去美国的话,您会感到紧张吗? ?任正非:我从来没有决定要去美国,所以我没有什么紧张可言。 9、记者:有道理。现在转到特朗普总统这个话题上,我们知道特朗普总统最近发了推特,他经常通过发推特来跟大家沟通。他这次推特谈的内容和5G技术相关,他说“希望美国通过竞争获胜,而不是把更先进的技术排除在外”,他指的是华为吧? ?任正非:他指的什么,我不知道。因为特朗普作为一个总统,用推特来领导一个国家,我不知道这点合不合适,可能是美国的一种风格。作为总统,说话应该是很严密的,一定要经过一个机构的审查。但是美国可能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国家,总统也可以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自由发表言论,但是他的言论是不是代表法律,是不是生效呢?我还不知晓。 他说“5G开放给更多的优秀来做”,现在全世界做5G的国家和公司很多,优秀不一定是指华为,不一定选用华为的产品。只能说,开放给华为一个机会,华为还要考虑在这个地方投标的成本问题、环境障碍困难问题……,是不是进入美国,还要考虑很多方面。 10、记者:如果特朗普总统现在坐在我坐的这把椅子上,跟您有5分钟的交流,您会告诉他什么? ?任正非:我会告诉他,他太伟大了。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把税收降下来,税收降下来是有利于促进投资、有利于吸引投资、有利于繁荣经济、有利于精简政府的。 因此,特朗普的做法给中国政府做了一个榜样,所以中国政府这次也降了3%的税,我觉得他是积极促进各国政府都要减税。如果各国政府减税,各国政府就要缩小政府的规模,这样缩小了负担,有利于经济发展。 第二,当社会走向法制社会时,不是用行政来管理一个社会,而是用法律管理社会,是不需要这么多行政人员的,太多行政人员会造成老百姓生活的很大负担。所以,我认为他是做了一个榜样。 但是美国在做法上可能有一些不正确。比如,今天吓唬这个国家,明天吓唬那个公司,乱抓人,这样没有人敢去美国投资,减下来的税谁来补上去?带来的后果是,税减下来,没有人去投资,那块税不能补上去,政府开支就减弱了。 中国在三、四十年前开始减税,那时中国税收55%,但是给外资减到15%,而且外资还可以免两年、减半三年。外资开始也不相信中国政府,慢慢相信了以后,外资就蜂拥而至来投资,造就了今天中国的繁荣。 因此,特朗普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公司的投资,要宽容地对待这个世界,也许投资蜂拥而去,美国真能造就一百年的繁荣。 我认为,下一任总统不会去修改美国低税这条法律,他可能会与全世界公司去握手言好,这些国家就相信美国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的国家,都去美国投资,这样美国就很繁荣,美国的基础条件是很好的。因此,可能是因为减税带来美国一百年的繁荣。因为税收太重了,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11、记者: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觉得至少从某些方面特朗普是一个伟大的总统,但是美国政府现在明确表示“华为是安全威胁”。就在本周,美国告诉德国,如果德国使用华为设备,美国会限制与德国的情报分享,对此您怎么看? ?任正非:我不能从我个人情感,也不能简单从我们公司利益来评价这个事件。我认为,我超越了我们公司的利益、超越了我个人情感、超越了我的家庭危机,来评价美国特朗普减税会使美国未来一百年振兴。但可能不是特朗普这届政府,因为这届政府如果对别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很凶恶的话,大家是不敢去投资的,投资等于是“关门打狗”。 但是,我们不能肯定,现在他告诉这些国家怎么样的问题,这些东西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即使这个国家不买我们的设备,我们就会卖给另外的国家,我们规模可以缩小一点。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不在意财务报表跌下来以后会让股票大跌陷入崩溃危机。我们就减少一点人、减少一点开支,照样可以存活下来,这就是我们不上市的优势。 12、记者:是的,了解您的论点,而且华为也是持续否认美国针对华为的指控,说华为会让中国政府获取华为产品的权限。但很明显美国政府不这么认为。另外,美国副总统和国务卿基本在全球各个地方游说其他国家的政府,说,“如果你们跟华为合作,你们和美国的关系就会恶化。”如果这种情况继续的话,会不会威胁到华为的生存? ?任正非:首先,撇除个人利益、撇除家庭危机、撇除华为公司利益,我们始终认为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美国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动力等等方面的先进性,会使美国这个国家持续繁荣。美国过去几十年,在先进技术上是强势的先进,未来几十年美国继续会保持这种优势。我们向美国学习的决心不能改变,不能因为我个人受到磨难就改变。 中国有没有可能?有可能。如果美国现在的政府走向闭关自守,美国会落后的,别人就会追上来。我个人的利益不那么重要,我是站在一种理想的角度来看待中美关系、看待华为和美国的关系,而不是站在我们能不能卖东西这一点。 如果我把钱看得很重,为什么我的股票只有这么一点?我把钱看得不重,把理想看得很重,总要为人类做一点贡献。怎么做贡献呢?如果我是一家上市公司,不会去贫穷、战争的地方做生意,不会在疟疾的地方做生意,也不会在喜马拉雅山这样的高山上做生意,这能赚到什么钱?赚不到钱。 我们履行为人类服务,才做了这些工作,这是理想的趋势。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会因为和美国产生冲突利益,从而变成反美的思维方式。 13、记者:您对于华为未来的生存和盈利是不担心的? ?任正非:我们对华为的生存是不会担心的。在一、二月份,华为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35.8%,而且我们感到今年的增长很猛的,要控制合理的增长。 第二,我们要向苹果学习,把价格做高一点,让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有生存空间,而不是通过价格降低来挤压这个市场。尽管我们今天受排挤,我们的价格还是卖得比较高的,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华为的生存不存在任何问题。因为我们自始至终没有做美国市场,还是能发展到今天。 如果有一天,美国突然认识到我们是朋友,开放美国市场,也可能我们做得更大、更厉害。我们认为,我们没有生存危机。如果美国说“不再向华为公司供应零部件”,受损的是美国公司,因为我们是世界上第三大采购芯片的公司,美国一下失去这么多订单,美国很多公司的财务报表就会下来,股票市场会出现大波动。没有它们,我们也有替代生产的能力,因此从这点来说,我们没有生存危机。 第三,其实我们是世界上最穷的高科技公司,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都穷,但是我们的投资比世界任何一个公司都厉害,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了理想,为了未来,所以我们的科研投资很大,处在全世界前五名。 我们过去的科研投资更多注重工程技术创新,在工程技术上领先了世界;现在我们更多重视理论上的创新,为十年、二十年以后大规模的战略布局,在数学、物理、化学、脑神经、脑科学……布局,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的竞争能力会更强。 因此,我们希望和美国加强合作,共赢这个世界,我们并不想挤掉美国公司。比如,ARM的CPU比英特尔的X86CPU要先进,但是我们决定ARM的CPU不在社会上销售,确保X86的CPU在世界上的占有地位,并没有想去击跨美国公司,ARM的CPU主要是用在我们自己的机器上。 第二,人工智能芯片,我们现在也处在世界前三名,也可能会变成第二名,但是我们也没有往外销售人工智能芯片,只是用在我们设备上,并没有去挤压美国公司,没有生存危机。 如果美国自己和中国在科技上断开以后,带来的是美国公司的损失,美国失去13亿人口这么大的市场,美国会有很大损失,财务报表上很快就会体现。我们公司不在乎财务报表,因为我们没有上市,不需要理睬社会评论。因为我们员工都知道,财务报表不好了,是因为把很多“肥料”投到“地”里,过几年“地”里的“庄稼”会长得更好,所以他们不担忧我们的财务报表。 14、记者:您刚才说的我都理解,也都听懂了,现在转到下一个话题。之前您提到,您从来没有收到中国政府的要求做任何危及安全的事情,如果这个情况发生变化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是非常强势的,如果有一天他们找到你们,说在华为手机里安装后门,面对这样的要求你们怎么能说“不”呢? ?任正非:首先,党中央高层领导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已经表态,不要求企业装后门;我也刚才陈述了,我们企业可以签订“华为网络无后门、无间谍行为”的协议,也可以邀请中国政府能不能在我们签订无后门协议的时候也做一个表态。 如果这些做完,将来还会收到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解散这个公司,我个人不想再做这个公司了,也不想捞取什么利益去做这个事情。它强势是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而不是挑起世界的麻烦。我认为,我是坚决不会允许谁要求我们装后门。前三十年,我们没有收到过这样的要求,以后如果有这个要求,我今天表态,坚决抵制。 15、记者:您刚才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会把公司关掉。作为一个旁观者,怎么相信这样的表述?如果关掉公司,毁掉的是华为18万员工的生计,而且您个人也会面临法律上的风险。您这么说,只是为了表明原则态度吗? ?任正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销售金额已经达到几千亿美元,不会为了做一件小事,让多个国家不相信我们。如果我们要接受这个指令,我们在全世界没有了生意,18万员工也就没有了,所以这点我们肯定不会做这件事情。 至于相不相信,我们承诺,因为只要做了这件事情,证明我们靠不住,客户再也不会买我们的设备了,我们根本不能生存,18万员工还能活下来吗?只有不做,18万员工才能活下来。 而且我也不担忧我的个人安全问题,我这么大年龄,也没有多少年了。第二,中国现在的法律也很文明,对高级人员的生活有保障,即使我坐到监狱中,也是很宽松的,不是像普通牢房一样。吃饭不要钱,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也不担忧。 16、记者:是的,理解。去茶歇区之前,我再问两个问题。除了说华为是安全威胁,美国政府还说华为窃取T-Mobile等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您能不能在此时此地明白地说,华为从来没有窃取过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 ?任正非:这点我们完全可以鲜明地表示,华为公司是高度尊重知识产权的,而且不会去窃取别人的知识产权。现在发生的这两件官司,我们要相信法庭最终的公正判决,而不是由我来说明。 我们公司总共有9万多项专利,对全世界的信息平台做出极大贡献,而且在美国注册了10多项核心专利,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专利,美国法律是授予了我们在美国的权利。 因此,我们这么大的创造,这么大的努力,是在为人类做贡献。当然,出现一些矛盾,出现一些挫折,希望通过法庭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审判来得出结论,我们服从法庭的审判。 17、记者:如果美国政府对于华为谈判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您愿意进行谈判以进一步打开美国市场吗?如果愿意,您觉得华为可以摆到谈判桌上、提给美国的条件是什么? ?任正非:如果美国政府愿意与我们谈判,这就是一个积极的进步。因为多少年来,我们和美国政府之间就没有一个管道,不是像有些公司在美国的国会上有非常多的说客,来说服美国政府怎么样,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如果美国开放一个管道,让我们来沟通和谈判,我是积极愿意接受谈判的。但,最近我们不会考虑美国市场问题。 18、记者:下楼去茶歇之前,最后一个问题。您说华为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是安全威胁,美国政府说华为是安全威胁,而且很清楚地把华为称为“骗子”,对此您难道不生气吗? ?任正非:我不生气。美国政府要好好想一想,我们全球有数万项专利,对信息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美国企业也是有巨大价值的。实际上美国产业也在用我们的专利,只是它不知不觉而已。如果美国法律授予我们更多权利,我们将来在美国会有更多的地位,目前除了给苹果、高通、爱立信、诺基亚、三星达成部分知识产权一定范围内的交叉许可外,别的大公司还没有获得我们的知识产权许可。 转场后: 1、记者:接着刚才的对话,我知道,作为父亲,您相信您女儿的事会有一个好结果,可是……。 ?任正非:当时孟晚舟问题的出现,我很震惊,怎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出现了以后,我还是很冷静的。这个事情“既来之,则安之”,要相信美国和加拿大的法律是公开透明的,将来它们要把所有的事实和证据都拿出来,才能证明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 我们从来都相信孟晚舟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因此我们不会有那么大的担忧。但是她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很长时间不能从事工作,这点是很遗憾的。自古以来,英雄都是多磨难,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呢?这次磨难对她的人生和意志是一种锻炼,并不绝对是坏事。 2、记者:我理解对您个人而言,这一定是个艰难时期。我还了解到您童年过得也很艰难,与您童年的困难相比,您现在经历的挫折又有什么不同呢? ?任正非:我任何时候都是困难,没有顺的时候。我年轻时,由于家庭政治出身条件不好,我必须非常努力,才会有一点工作的机会。那我付出了这些努力,就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后来我有了机会,如果不努力可能就没有结果,也忽略了对孩子们的照顾。 按理来说,我的小女儿是处在好一点环境中,但是她跟我们的交往同样很少,感情还是很淡薄。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从年轻时候的困难到今天的困难,任何时候都存在困难,所以当前我没有认为特别困难。 3、记者:您有没有从童年学到什么?我是说,您刚才强调家庭对您人生的影响,那么您从家人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任正非:父母对我们孩子肯定是影响的,因为我们处在一种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尽可能少说话、多做事。我太太跟我结婚很长一段时间,有人问她“你们在家里,谁话多,谁话少?”她就积极发言说她话多,她不认为我话多。 为什么我更多的时候是沉默寡言?因为小时候看到父母的磨难,我就一心一意去做数学题、物理题;工作时一心一意研究制度和管理,很少过问社会上的事,也很少过问政治,这形成我的性格。我的性格形成,可能缺少跟孩子做做游戏、躲躲猫猫。前两天我太太说女儿小时候想用2欧元买个陀螺,我没给买,她为这个事情还在数落我。我说现在可以买了,女儿已经不要了。 4、记者:对于您积极的态度我感到很讶异,鉴于您当前所处的情况,我想大部分人不会想到您会这样乐观,而且对美国满是赞美之情。您是如何区分出华为当前面临的真正挑战,并保持如此积极的态度? ?任正非:我们公司未来还要大大发展,发展的正确要向一切优秀学习,否则怎么能进步呢?美国有很多东西就是好的,我们要承认。 我在年访问美国时说,美国的繁荣和富裕不是掠夺得来的,而是他们用很高的科技换取超额利润获得的,这就是等价交换。我在年时就讲过这个话,今天也没有否定美国。如果美国愿意跟我们加强合作,我们可能对人类的贡献还会更大。 美国现在提出来要做6G,很好哦,可以和美国合作把6G做得更好,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不会斤斤计较。如果我是一个心胸很狭窄的人,其实就没有华为的今天。华为的今天之所以走到这样,其实是一种哲学,就是向美国学习的“开放”哲学。 5、记者:在华为未来发展中,哪方面是让您最兴奋的?在所有未来发展中,包括5G和服务器,哪方面是您最期待的? ?任正非:我今天最兴奋的是美国对我们的打压。因为华为公司经历了三十年,我们这支队伍正在惰怠、衰落之中,很多中、高级干部有了钱,就不愿意努力奋斗了。 一位名人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堡垒从外部被加强”,我们这个堡垒的内部正在松散、惰怠之中,美国这样一打压,我们内部受到挤压以后,就更团结,密度更强,更万众一心,下决心一定要把产品做好。 我的担子减轻了,他们更努力了,他们叫喊的声音比我强,所以我就可以潇洒一点,对美国更多地赞扬。希望他们不要反美,希望不要引导我们的员工最终有一种狭隘的民族心理反美,也不要有着民粹主义的思想导致最终落后。我们向美国学习先进开放,那么我们将来有一天会先成为发达公司的。 6、记者:所以您认为目前华为所经历的事情是好事? ?任正非:是的。 当年消费者业务处于困难阶段,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摆脱困境,如何整合起来使终端走向今天。消费者业务进步很大,今天你们做得比我们想象的还好一些。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不能因为好一些了,就听不进别人讲我们的缺点;也不能因为我们存在一些问题,就丧失了信心,有什么问题,我们互相沟通。 一 消费者业务应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公益献礼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tx/3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南充人都为你点赞王和义,好样的
- 下一篇文章: 八卦浪子,回头,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