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功夫次第下
念佛功夫次第 (下) 阿弥陀佛!今天继续跟大家讲一下念佛修行次第功夫的鉴别。当我们的功夫达到事上一心的时候,佛号有时间断,有时佛号又起来的时候,这时就是佛号快脱落了。但是,理上修和事上修“爆”与“爆”有差别,理上修的时候佛号声音非常非常小,不像事上修的佛号声音那么大。当我们达到事上一心以后,这个阶断,有的佛号泯下去了,突然泯下去了,没有了,这不等于见性。只能是能念的我,脱落了。所,没有打开。它是两步。我、法二执嘛,要先破我执,后破法执。我执要先脱落,法执后脱落。我能念的我,所念之境,境就是所,对着外面一切境界,这就是心所。法执嘛,就是这个道理。佛号泯下去的人,佛号突然“啪”的脱落了,没有了,前后继断没有了,古人叫“相似三昧”,没有进入“理上三昧”。相似和三昧虽然差不多,但不是真正的三昧,也叫“事上三昧”。这时候如果往生,可以生到方便有余土,中品上生。 佛号泯下去以后,大家要安住空性,因为你的所没有打开,安住空性,也叫保任空性,来破法执。能念的心没有了,这段时间还是个误区,刚刚说过两个误区了,这又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在哪儿?就是佛号“啪”的脱落了,脱落以后呢,原来有个抓手,这个佛号能听,现在没有了。抓也抓不着了,怎么办呢?就觉得没有办法了,佛号没有了,还不如自己以前的功夫呢。佛号一泯下去,妄念就上来了,习气同时也上来了。这时候如果不明白道理的人得不到指点,你还是原地踏步,还是要回去的。原来有佛号,现在没有了,哪儿去了?想提佛号很费劲,提不起来,即使费很大力气提起来,心也不自在、不舒服。我见过不少念佛的人,在这个时候徘徊,就是还回去拣佛号。还想把佛号追回来,天天追呀追。有的时候追回来的佛号声音非常小,好像非常遥远。好像在天边似的,声音非常小,很不清楚的那种佛号,细细听还有。这时候能念的我已经脱落了,再找也没有了。所以这是个误区。多数不懂理的念佛人还是追佛号。我本人就追了七、八年。没有办法呀,不明白回归自性、安住空性、保任空性。不明白呀,还继续追这个佛号。就是明明白白佛号提不起来,还却要追它。这时候是最大的误区。所以这个时候,我给大家讲,能所双亡。虽然佛号泯下去了,但是所,没有打开,也要安住空性,以破法执。 法执怎么破?法执只有安住空性才能破,你不回归自性不安住空性,法执永远不会脱落。当下回归自性,因为“我”没有了嘛,放下就是了。这时候不需要观也不需要照,安住就行了,如果有观有照还是凡夫。佛家讲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是让我们明白修行方法,就是明白道理,怎么观照。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从观照般若进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诸法实相,就是佛的清净法身。所以是一步一步的。如果你有观有照,就是凡夫。等你能念的心没有了,就是我执破了以后,也没有能观了,能观的我没有了,但要安住空性,慢慢地破法执。如果明理,我执破掉,佛号泯下去以后,破法执的这一段,快者、从理上入的人也就是十天八天的,三天五天,也许是半个月。每个人的根基不同,入手修行的方法也不同,所以时间不一样,但总的来说佛号脱落到破法执的这段时间不长。有的两、三天就破了法执。有的人前两天佛号很响,到后来没有了,到后来才“爆”。“爆”了以后,“所”就没有了。事上“爆”了,就是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过去古人描写“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找“我”了不可得,“我”哪儿去了?没有了。理上修的人,他不“爆炸”,没有“啪”的响声。我昨天跟大家讲了,是你的心、肉团心开了,子光一下子冲出去了,和宇宙、法界相应了。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找“我”了不可得。过去古人叫它见到本来、打开本来。从理上念佛的人就时时专注空性,见到的是一片光明。见到一片光明,没有声音。“唰”的见到一片光明,有的当下进入一片光明,不一样。总而言之,不见一片光明不算数,不能见法界。从理上脱落的也算“能、所”双亡了,但是他比事上念佛的人高了一个层次。理上念佛直接进入法界,叫一真法界,见佛的大光明藏,那就见到法身了。事上念佛的人“爆炸”,只能将所崩开,还没有真正体味到佛的清净法身的光明,也就是功夫差了一点。久而久之安住,慢慢也能进入一真法界。 每个人修行的层次不同,用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境界不一样。我说的境界大家参考,理上念佛、事上念佛这些境界我一个人也不能完全进入,我只是本着古人修行的方法和自己多年经验推测,讲出来给大家做以借鉴。到了这种境界,大家不要茫然。如果佛号泯下去了,你赶紧安住空性,天天保任、天天安住。慢慢地唰的一下进入一真法界。进入一真法界。《华严经》上判教就是进入初住菩萨了,初住是三贤地,属于贤人,不属于圣人。初住、二住……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品无明破过,属于贤人。三十品无明破过,见三十品法身的时候,再破一分无明,就是地上菩萨。现在很多人把见性这桩事情,说的太奥妙无穷了!太高了!一提到见性,先问你有没有神通。这样说是不对的。过去古人说:见性就是初二、三的月亮。只是刚刚有一个小边边。大家知道初二、三的月亮刚刚有一个小边儿。四十一品无明,才破了一品,刚刚见到一小道儿的光明,怎么能没有烦恼呢?怎么能开发神通呢?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讲法是不对的。真正实修证得的人,不会这么讲。因为它是有次第的,从三贤地、登地、二地、三地、四地……直至成佛。佛才具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神通。按密法讲,只有八地菩萨才能具足神通。密法将次第说的非常明白。所以这里也是一个误解。 其实打开本来以后,烦恼、无明、习气,可能比原来还要重。在事上一心的时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烦恼起不来,所以压住了烦恼、习气,境界非常好。一但打开本来,见到本性以后,烦恼、习气、业障、病苦同时到来。那是现业翻种子呀,这个时候是正常的。但是你要把持住,不能随着业力爆发出来,否则那就完了,火烧功德林啊。这个问题大家千万注意啊,看一个人,不能因为他有病苦,或者是还有烦恼,就认为他没有功夫。 过去古人讲,悟后起修是非常重要的。按禅宗讲,见性不难。现在末法时期,将见性说的难得不得了。其实见性并不难。难在你不明白道理,不明白自性,不明白心地,所以才难。见性前你有个抓手,参禅有个参,念佛就念佛。念佛的人有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力深了,自然脱落。功夫用上自然脱落,没有不脱落的。对明白心地的人来说,就不难了。指给你,然后去保任它,那很快就打开了。什么难呀?保任是最难、最难的,需要长期的功夫去保任它。悟后起修是最难最难的。你不会用功、不会保任它,你不会用般若智慧去扫荡它,就如同得了财不会用,那就麻烦了。佛在《法华经》上说,本来家财万贯,却出去讨饭,就说的是这种人。说的我们这样的人,自己本来有的家珍国宝不去承当它,却出去讨饭去。能念的我已经没了,所念之佛也没了,都脱落了,能、所双亡了,你还去念佛号,动你的心意识,心意识就是生死呀。你还不老老实实安住空性,增长你的智慧,消业障开智慧。这么多年来很多人问我,佛号泯下去了,能所打开以后还念不念佛?我斩钉截铁的告诉大家:别念了,保任空性!空性是什么?是佛,是你本来的我,本来的面目。 我查找各种资料,经上,祖师开示都讲过,什么叫实相念佛。无念为真念,无念无所不念。不念佛的时候你的心是不启动的,你启动一个心是阿弥陀佛,这就有我,有我就有对立,就有能所,能所还没有破。你统统放下,安住空性。空性是什么呢?是诸法实相。天天的空掉,什么都没有,我也没有,天天明明历历一大空性。你虽然没起心动念的念,在这空性朗朗现前的时候,你不就是在念空性吗?空性不就是实相吗?这才进入实相念佛,进入实相。我们在经书上、祖师开示上看过四种念佛的方法:持名念、观像念、观想念、实相念。实相念,实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没有我能念,有我能念就不叫实相了。有的人说,实相念佛就没有我这个念,念到把我空了,再念就实相了。这么说是不对的,实相是空寂的,没有一个念头,有一个念头都不叫实相。念什么?念的是空性,念的是实相。实相现前,空性现前,那你不天天念实相佛吗?实相佛就是无相,无相无所不相。你什么都念到了,十方诸佛都念到了,一句佛号十方诸佛在其中。蚂蚁、蚊子……蜎飞蠕动,所有众生的佛性你都念到了。《般若经》、《大宝积经》都讲过实相念佛。无念无所不念,什么都念到了,这样念佛为真念佛。 心净佛土净。我们心清净的时候,心如水,一念不生,在禅定里面。阿弥陀佛就如月,在你那心水里面就显现出来一个圆满的阿弥陀佛。整个西方极乐世界圣境就在你的心里面,就显出来了。不是十万亿佛刹以外有个西方极乐世界。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古人讲的。每个人都是弥陀啊!性是平等的。 见性后念不念佛的问题,我也徘徊了很多年。我在禅定中,觉得这一起念,境界就出来了。心本来不动啊,你这一起念头,心又悠荡起来了。这心一动,妄念就跟着出来了,而且就从禅定中出来了,不能深深的禅定。深深的禅定才能开发大的智慧。你有一个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你能入深深的禅定吗?对不对啊?所以过去古人讲,身心处灭、言语道断,不立文字,有念即错,动念即乖。身心都得灭啊!你的身空了,没有了,肉团心都得不跳了,明白了吗?到深深的禅定的时候,肉团心不跳,脉搏都得停,你才能入深深的禅定。这还不到家,这还是在道上走,还不到家呢!所以说起一个念头都是生死,不起念头,微细的流注还有呢,更何况你起个初念去念佛啊,那更是生死啊!所以感觉不能再念佛了。可也还是不放心,自己修错了没关系,更怕误导别人,我就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指点佛号泯下去以后,到底还要不要念佛呢?求观世音菩萨在梦中或者在定中指点我。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晚上,我就做了一个梦:我坐在一艘大船上在大海中航行。船上有很多的人。我紧靠船头站着。到岸之后我第一跳上岸去,其他人也就随着我跳上岸了。跳上岸后,有的人说,“师父这不行啊,我们还得回去,这地方不能呆。我们还得回船上去。”我说:“回去就回去吧。”一回头找船,看到船在边上靠着呢,一看船里半船的水。这半船的水怎么上去呀?我说你们快拿盆来把水舀出去,咱再上去啊。刚说舀水,船一下子就沉下去了,没了。再找这个船,无影无踪了。做完这个梦。我就醒来了。佛菩萨太慈悲了,真的告诉我了。这船是什么呢?就是佛号。佛号度我们到彼岸,到诸法实相,佛的清净法身的彼岸。你已经到岸了,你还回来再找船吗?一说再回去上船,船就没了,沉底了。那意思就告诉我:不念了。这就是说,我没有错。讲出来这段是要大家坚定信念。如果你见性后再回去念佛,就等于上大学回去念1+2+3,那就错了。诸法实相就是佛。到这个时候就希望大家不要徘徊了,佛号泯下去以后,能所双亡了。事上呢,它就“爆炸”了。理上呢,直接进入光明藏,这就破了法执。要不入这光明藏不算数,还在道上走着没到宝山,路上的风光。必须进入一片光明藏,才是见到本性。你别以为有点小境界,有的有小余爆“嘣嘣”两下,就以为见性了,那不对的。有的爆了五六次的还不行呢。只有通身“啪”一下粉碎了,这才算数。佛号实在提不起来了,你就别提,你就保住空性,破法执。这可不是到家了啊,没到家,事先跟大家说明白。 下面,把悟后起修,再讲几句。我们悟了以后,证到这个本来面目了,诸法实相了,你不去保任怎么能进步呢?这个时候,业障、习气、烦恼,统统上来了。为什么呢?你那“所”已经打开了,他没有边际了,像脱缰的野马四下奔腾。烦恼、业障、习气,杀、盗、淫、妄都出来了。不会用功的人就麻烦了,被冲击的要垮一样,收拾不了。怀疑自己犯什么错误了,犯什么戒了?不如以前了,不知如何是好。这样就无法对治了,也无法用功,就退回去不修了。其实这个时候正是做功夫的好时节。 你打开本来以后,有时候还要现病苦。业障轻的,现一次小病苦,业障重的,现一次大病苦。为什么呢?你的业障、习气、烦恼,这回要了嘛,不了怎么能成佛呢,对不对?必须要了嘛,习气烦恼都来了。所以过去古人讲了:理需顿悟,事需渐除,风停了,波还上涌。你现在就是不造业了,你那个波的惯力还有。就像大海,无风三尺浪。他这个惯力,习气势力太重。比如说,不想烦恼,谁说你一句不好听的话,你马上就暴跳如雷,烦恼了。这就是习气,无明,无明烦恼嘛。这时候就需要时时用般若智慧去扫荡。什么叫般若智慧呢?空掉了,空了我,空法,没有我,一切什么都没有,了无一物,安住空性,时时安住空性。 现在讲一下什么叫三德秘藏。我们自性本体,这叫法身德。法身德本来具足般若智慧,但是你要去启用它,才能开发出来。不启用,它就不放光,业障不消。为什么呢?比方说一个大明镜,里面积着大量的灰尘,你不用毛巾擦它,它里面的灰尘不会掉。必须擦,启用般若智慧去擦,去擦你本来的明镜,擦掉灰尘。将业障、习气、烦恼,照破。法身德就是你的自性本体,它如如不动,它是不动的。虚空能动吗?心如虚空,虚空不动。这叫法身德。它具足一切德。但是得有妙用。一念的普光明智的妙用,叫般若德。这个很微细。当你闭上眼睛,一切都空了,什么都没有,一物没有。一物没有的时候,明明朗朗现出一个空空荡荡的空境。在这个空境里,你能知的知,明明了了知道一切都是空的,这叫般若德。一念普光明智,照入诸境,这就叫般若德。一切都空了,你明明了了的你心里头知道一片空寂,一片光明,还了了常知。你闭上眼睛,明明历历的,什么都没有了,现出一个空空荡荡的法身体,但是这个法身体不动,它有妙用。心里这一个灵灵觉性,就是“知”。这个知可不是心意识呀,你可别搞错了。能知,知道的“知”那就不对了,这个知,就是实相、空性、妙用、般若,明白吗?它就是般若,是般若智慧。能知的知,明明了了历历分明。一切都是空的,它就是般若德。从法身德而起,照着诸境不摇不动。明明了了的这一境界。境就是空境的境,心能明了知道这个空境,这就是知。这个知就是实相。它就是般若,就是般若德。这个般若德安住不动,没有前也没有后。你这个心跟这个空空荡荡的空性相应,一片光明的空寂。我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我,那时候就叫解脱德。解脱了,就成了圆满的佛,这叫三德秘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解脱了,圆满了,诸法实相,这是三德秘藏。所以说,寂而照之,照而寂之。你时时的安住空性,时时了了常知,空空荡荡。这个空性,朗朗现前。 打开本来以后,怎么保任呢?把心拓开,拓的无边无际那么大,那么宽广,没有边际。然后吃饭、穿衣、接人待物……二六时都在那空性里面,一切都是妙用。心还和空性相应,心没脱离空性。你和人讲话,你心还是拓得广大无边,这叫妙用。你没住在身体上,也没住在说话上,你看这多不可思议啊!非常自在,潇洒。到这个时候,就时时保任它,了了常知,明明白白要知道。不知道,那不叫慧。你坐在那里稀里糊涂的,那就进入无记了。那不行,暗昧了,昏沉,无记。或者呢,你没有明明历历的这个知,那就堕入死空,堕入无想定里去了。那是空定,都不叫慧。所以佛家讲空,四种空,顽空、偏空、真空、无记空,四种空。如果你参禅不懂这四种空,你参不了,会参偏的。所以,真空不空,如果真空都空了那不就成了断灭空了吗?什么都空了,一念不生,什么都不是,那不就成了石头了?不就成了死空了吗?真空不空的,你在擦地板也在空,吃饭也在空,走路也在空,这叫楞严大定。楞严大定没有出没有入,随时随地的,就是楞严大定。不是说我得盘好腿,我得坐好,怎么怎么样空,那叫死空,叫僵尸禅,把自己僵住了。 真正的妙用,悟后起修,证体起用。什么叫证体起用啊?启发你的般若智慧,时时开智慧,断烦恼。见相离相,相就是性,性就是相。过去古人讲牧牛嘛!悟后牧牛三年,就是保任三年。保还有任,保三年还有任。保是什么呢?时时的保着这个空性别丢,叫专注。密法叫专注明体,它把空性叫做明体,明明白白都是体。禅宗叫保任。印光大师的《念佛三昧摸象记》中讲到如何悟后触目菩提,大家回去看,讲的非常好。讲了在悟后,佛号泯下去之后应当怎么做。一段一段,一节一节都是功夫上的东西,一句废话都没有。你们回去好好参那个,是最好的。从你初念佛,到理上念佛,一直到后面保任啊。到最后说:“虽然未离娑婆,长遇海会”。虽然你没离开娑婆世界,你长遇海会,参加阿弥陀佛的法会,那时候就来去自由了,想去就去嘛!从开始一直到后面,讲得非常明白。回去好好琢磨慢慢去参,慢慢去悟。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东西都是珍宝啊,都是自己一步一步亲证得来的,给我们讲出来。时时保任,烦恼来,马上观照无我,马上安住空性。空性一现前,烦恼还有没有啊?当下承当,空性现前,什么都没有了,骂我的人没有了,我也没有了,骂的语言也没有,那还有烦恼吗?当下烦恼就没有了。所以当烦恼来的时候,赶紧回光返照。就像小孩一样,刚出生,两三岁需要照顾他,四五岁需要照顾他,别摔着,别冷着,别热着。到十多岁的时候可以撒手了,对不对?现在不能撒手,保就是保它,别丢失掉,任,就是任可,就是当下承当。你不保它也在,保它也在,有时候它也丢,这时候任,时时的任可他。还有放任,到最后的时候,就是放任了,不保也不任了,撒手了。无修是真修,过去古人说:饥来吃饭,倦来打眠,一天就是没事做。所以精进就是后退,后退就是精进,懈怠就是精进。你看,那悟道的人想睡就睡,想吃就吃,吃完起来没事了,这就是修行。但是我们还不行啊!我们就要像神秀大师说的时时勤拂拭,还要别沾染那些污染。当你保任成熟了才可以放任,现在放任不了。 什么叫证体起用呢?悟后起修,证体起用,就是时时的承当。功夫主要在座下,不在座上了。座上是什么,我打个比方不一定恰当,充电,把电充足了。下座,把开关打开用电。接人待物,你得启用智慧的灯,才不会迷失方向。上座就是充电,把电充足了。下座,保持座上的功夫别丢。这叫座上座下,动和静,动不异静、静不异动,动静一如,到这会儿,你可以撒手了。在静中还有动,在动中还有静。在动中可以练静,在静中可以练动,动静一如,炉火纯青才能打成一片。理上是这么说,我也不会,只是按古人讲的鹦鹉学舌学一学。 修行不是简单的事,你走到哪了,到什么境界了,需要有人指点。没开悟还可以,有佛号抓着念呗,总有一天念脱落了。悟后不行,岔路太多,更需要有人指点。你记住一点,无论到什么时候,别离空性,别离自性,就不会错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什么境界都不着。记住没有境界的境界是佛境界啊!《华严经》上讲的没有境界的境界是真境界,你别疑神疑鬼的,今天脊梁动一下,是不是上东西了?这样就麻烦了,哪有啊?!你那是心魔,内心有魔,才招来外魔。一切唯心造。千万千万记住,不能疑神疑鬼。你打坐的时候,身上有变化,每个人都有变化,那个气顶着走动都有变化。有跳、有动等等,都不要紧的,都不要管它。来境界就给他斩掉。什么也没有,空!我也没有,哪儿还有魔嘛!一切一切都是空的。现在人容易招魔,招了魔还以为是好境界,我能见观世音菩萨,听观世音菩萨说话,被观世音菩萨摸顶,见到弥勒佛了……全是“魔”啊!魔可以现佛身,坐大莲花,飘来跟你讲话。你动了念头跟佛讲话,你还是禅定吗?你能见佛吗?全是假的啊!千万注意,你可别着相。《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相本来就是没有的、虚幻的,都是假像。所以我们大家千万要注意,只要不着相,就没事儿。悟后起修我就简单说这么多。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证净法师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ry/2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水神韵余晖下散文
- 下一篇文章: 圆瑛大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