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全国高考早已终了百年未遇全球
这是一场只有几个考生的全球性“高考”,考试用时已近2年,终考铃声仍未响起。 新冠疫情,是一场特殊高考,考试对象是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和相关国际组织;出卷者是人类疫病灾难这个老师,监考和阅卷的人是我们人类自己,是70亿普通民众。 已整整20个月,新冠病毒感染确诊人数累计已近2亿,因病致死超过万人。这是人类文明有记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疫病灾难,死亡人数已盖过一百年来被称为“生命收割机”的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之和。 上世纪中期二战结束之后,人类逐渐走向和平发展之路,不到一百年,就迎来这样一场大考,不知是“期中”考试呢,还是终极“高考”,所有人似乎都没做好备考,便匆匆忙忙赶到考场。 没有谁一定就是“学渣”,也没有谁天生就是“学霸”。只等考试“成绩”发榜,看有的考生“升学深造”,有的回去“留级复读”,而且,将来的“站队”和“分班”已经开始。 这是一个开卷考试,题目都是公开的,“考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或者指责。除了“特困生”潮鲜,大家都在大操场一人一桌,众目睽睽,并不存在谁抄谁的“作业”。 潮鲜这个“考生”向来很神秘,喜欢独来独往,最漂亮的女生也难以让他分心。这次考试他同样进了单独“考室”,作答没作答,答对没答对,大家不得而知,也可能又一位“白卷英雄”。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考了哪些内容,题目难不难。 第一大题,政权稳定性和执政能力的有效性。 虽然缅甸和白俄罗斯很兴奋,本来就是坐在角落里的小弱差等生,必定掀不起什么大浪。伊朗上课长期开小差,偷看那本老掉牙的“课外书”,考试遇到“难题”,顺理成章地把责任推给坐前排的美国考生身上——美国考生自带的午饭没有匀给他们吃。 俗话说,多难兴邦,殷忧启圣。灾难一般不会对执政产生不良影响,只要利用得当,往往能对现政权起到稳定作用。譬如,历史上有些流氓政权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管它天灾人祸,不时还要故意制造一点出来,然后显摆显摆。 中国考生以前在班上都比较老实,勤奋好学,关键时候挺身而出,率先控制疫情并恢复生产,增强了国民信心。 面对捉摸不透的新冠疫情,中国考生搬出历史以来人类对付瘟疫的传统经验——空间物理隔离。实施该措施最大的担心是民众配合问题,恰好也是他们的传统优势所在。 第二大题,经济韧性和物价抗压能力。 受新冠疫情冲击,年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析,年全球GDP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4.4%,这是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最大幅度萎缩。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六次名义GDP的萎缩,年是少有的一次实际GDP大幅萎缩。 疫情暴发后,大量企业倒闭,工厂关门,很多考生家里失业率一夜暴增,全球失业状况日益恶化。 各国挽救经济的措施就是“放水”,物价却坐了一波过山车。年通货膨胀率下降,各国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年各国货币超发后遗症显现出来,物价普涨,尤其大宗商品如脱缰野马。最近传出总理开会拍了桌子。 疫情叠加 ,国际贸易几乎中断,非疫情紧急物品几乎停止交易。譬如,邻居一鸣做五金和电子小件出口,现在集装箱滞留国外回不来,国内一箱难求,国际运费大涨,只得暂时停掉国外客户订单。 中国考生到目前为止对这道题回答还算亮眼,但是,在“互利合作、共生双赢”的全球化逻辑原则下,“一枝独秀”的背后肯定埋藏隐患。所以“消费升级”、“双循环”等都是准备的补救抢攻后手牌。 第三大题,产业链抗干扰能力,农业产业的国家安全系数值。 疫情对国际产业分工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各国正酝酿抓紧补课,有些“培训班”已然悄悄开课。譬如,大量产业链收回或者转移。 中国考生曾长期被人瞧不起,被分到国际产业链中低端,这次疫情当中却意外捡了个“篓子”,凭借对所属产业链的多年深耕,为全球提供了基本生活工业制成品和医疗物资保障。而被富国(地区)考生垄断的芯片等高端产品制造却不给力,从电脑、手机,到汽车芯片全线断货。譬如,一块小小的汽车摩托车授时芯片也出现产能脱节,造成紧张惶恐而大量抢购囤货,致使市场一度缺货影响整车生产交付。 考完之后,各位考生都会查漏补缺。譬如,产业分工与分布可能会重新调整,基础科学研究会引起更大重视,芯片技术要如何补短板…… 疫情影响也波及到农业产业领域,但主要还是受蝗灾、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世界粮食紧张局面一直存在,主要是产业内部自身各种不平衡因素所引起。中国考生家里的粮食问题主要是由于其巨大需求和自身产能的不匹配所致,近期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应该归咎于其他考生玩的“卡脖子”游戏。 第四大题,教育与科技能力水平。 虽然,需要的时候其作用被无限夸大,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网课”让各位考生总算度过了疫情难关。考生们平时总喜欢比较和议论各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这次疫情让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致的教育形式:网课。邻居小奎的公子在自家卧室上了一年加拿大高中课,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不同。 疫情总会结束,但大家关于教育问题的分歧却越来越大,美国考生气量小,有点气急败坏,国外硕士博士的留学申请全部拒签。现在好了,各家关起门来办教育,有的继续让自由主义在教育过程中天马行空,有的继续推行标准化、精细化人才培养,孰优孰劣奥林匹克赛场见高低。至于长大能不能获诺奖,那是成年人的事,离开学校几十年了,不能归因于教育。 科研工作同样也在搞山头主义,边境线修起了隔离墙。 譬如,答卷上大家都拿新冠疫苗说事儿,欧美考生搬出他们的“疫苗护照”。也有考生嘲笑其他没有研发疫苗的同学:你们那么有钱,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没研发出新冠疫苗?其实人家不是不研发,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个头部企业的产能足以满足全世界疫苗需求,再去重复研发生产不划算。就好比班上有一个同学负责快递包裹收发,你一定要把女同学的包裹分出来自己承包,结果大家都亏本做生意。当然,政治需要除外。 第五大题,舆论宣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试卷上,关于舆论宣传的答案,各位考生还是在你黑我,我黑你;你怼我,我怼你;你骂我,我骂你,跟此前没什么两样。 各个考生家里内部也吵翻了天。美国考生被媒体玩残了,特朗普只干了一个任期,就被自己的媒体以“抗疫不力”赶下台;一场“黑命贵”运动逼得全国白人不论男女老幼官民军警一起下跪谢罪。大俄和白俄,真可谓“性相近”,对持反对意见者,干脆来了个特务毒杀和截机抓人。其他考生家里也同样舆情撕裂,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自媒体和主流媒体,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多起事件在民间舆论“监督”下剧情反转——好像在当下惯性思维“反转”,也成了新常态。 第六大题,民众生活和社会教化。 疫情当中的民生考题答案相对简单。有的考生认为只需“放宽市场管控政策”就可以了,民众自有办法;有的考生坚持要“全民人人发钱”,才显公平合理。前者的解释是:“不染病,能活着,有饭吃,唱歌跳舞钓鱼打牌,就是幸福人生。”后者陈述的理由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两方各执一词,三观完全对立。 不过,所有考生一致同意,强化民众卫生习惯养成,拒食野生动物,增强环保意识。 第七大题,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这道考题的答案分歧最大。有的考生提出以人的生命为重,先治病救人要紧;有的考生回答要查清病毒来源,防止悲剧重演,并且主张对病毒产生和传播进行追责。 有的考生历来盛气凌人,经常霸凌其他人,现在带着一帮流氓兄弟摆出一副打群架的姿态;有的考生自己聚在一起偶尔吹吹牛说说大话,并不想惹事,可是还经常受欺负。 听说考试中也有舞弊行为。“连花清瘟胶囊和双黄连口服液”答案遭“泄露”;特朗普把“羟氯喹”的答案“透漏”给了巴西考生博索纳罗。哈哈,被各位监考逮了个正着。 最近更新: 新政落地,可能又有多少家长被逼疯 乡村振兴:“三农”的主要困难和根本出路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tx/8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得了癌症不用等死,多吃这几种食物,身体
- 下一篇文章: 热点体坛神话马家军,除了兴奋剂还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