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对待战俘有多好21位战俘拒绝遣返,
不论古今,不管中外,战争打响之后,就一定会出现战俘,而每个国家对待战俘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细节上有什么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战俘是应该打击、惩罚的对象,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对战俘太好。 然而,有一个国家,有一只军队,对战俘那是非常优待,什么惩罚、虐待战俘的行为在这支军队里根本就看不到。甚至有时候可能战俘的生活,比自己的士兵过得还要好,可以说是真正的仁义之师,而它,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那志愿军对待战俘有多好呢?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保家卫国,不让美军通过朝鲜半岛入侵我国边境,抗美援朝开始,10月志愿军连夜跨过鸭绿江。而在经历过几次战斗后,志愿军也俘虏到了不少“联合国军”战俘。 而对于这些战俘的处理,我军是十分重视的。由于传承了红军时期的建军、治军风格,志愿军在对待战俘时,充分发挥我军优待战俘的传统。 当时,在俘虏了战俘之后,志愿军总部就会将这些战俘,分别分成5个俘管团,每个战俘团分为5个中队,每个中队约上百名战俘,然后给每个中队都分配一个教员,对他们进行教育。 同时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志愿军不会重兵把守,仅仅只是安排一个集中营分散看管战俘。从志愿军的行为来看,对待战俘突出的就是:尊重与教育。 志愿军的教育颇有成效。很多战俘是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何要来到朝鲜半岛打仗的,当志愿军问询他们时,回答得最多的就是,“长官说打完就可以发财,而这场战争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结束”。 而经过教员的教育与说服后,许多战俘开始明白,自己是被骗来的,也明白了他们打的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 当然,除了日常的教育与学习之外,我军并不会过多干涉他们在战俘营里的行动,或许正因为志愿军看管比较松,有些始终冥顽不化的战俘便想着逃跑。 这不在年的圣诞节那天,有几个战俘,就趁着俘管处给他们准备节日饭时,偷偷溜出了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 到凌晨四点,警卫员发现有战俘逃跑,于是紧急向上级报告。随即,战俘营的领导,加上几名战士,一共七个人冲向了夜色中。 在寻找的过程中,众人边走边喊话:“停下来,不要再跑了,志愿军不会处罚你们的。”不知道找了多久,一直到天际开始出现鱼白肚,众人才找到了逃跑的几个人。只见他们蜷缩在割过庄稼的田边,狼狈不堪。 一见到志愿军,这几个战俘就哭着喊着:“我们错了,这一夜的惊恐、寒冷和饥饿已经让我们受够了,带我们回去吧,求求你们了。” 而这些战俘被找到后的表现,也再一次证明了,志愿军是优待战俘的,因为受到了优待才会在见到志愿军后求着他们带自己回去,要是真的天天被惨无人道的虐待,恐怕选择冷死在雪地里,也不愿意回战俘营。 再深入想一下,如果志愿军没有优待战俘,那他们也根本就跑不出去,或者在被找到的时候就被一枪打死了,哪里还会有机会求助呢? 在找到他们之后,志愿军立马就把他们带回了战俘营,给他们进行了治疗,为他们提供了热饭和暖和的床位。 等到他们都恢复之后,志愿军才对他们进行了“处罚”:关几天禁闭让他们进行反思,然后写检讨,然后再放出来,给其他战俘现身讲述“潜逃惨痛的失败经过和教训”。 不过,经此一事,志愿军还是没有加强看管,或者是在战俘营加设铁丝网,毕竟志愿军对待战俘的理念,是尊重和教育,同时他们也相信,不会再有战俘想要逃跑。而志愿军想的也没错,此后再没有人想要逃走。 事实上,当时一些战俘听说有人逃跑后,就在嘲笑逃跑的人脑子进了水,因为战俘营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 有吃有喝不说,对于他们不同饮食习惯,还有不同的配餐,还会给他们定期发放香烟、白糖和肥皂等等。每个战俘都能领到衣服换洗,夏天有夏装,冬天有冬装。志愿军甚至还给他们治病。 战俘营设有专门的医疗室,医生都是从国内过来的大夫,甚至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青霉素,都调了一批给战俘们用。战俘营里一个叫做彼得的战俘,就是在志愿军军医的治疗下活了下来。 原本,这个彼得被关在北朝鲜的战俘营中,他在那里患了肺炎,因此被转移到了我军战俘营。当时的军医黄远,在志愿军总部的指示下,用一种至关重要的青霉素给他注射,这才将彼得从死亡的边缘线上拉了回来。 彼得恢复了之后,对志愿军和军医非常感激,尤其是当他得知,救他的青霉素只有志愿军和工人才能使用时。后来,彼得还与军医黄远成为了好友,从年到年,彼得四次来华,每一次都是来看望黄远,俩人还互通信件。 除了生活需要之外,志愿军还给战俘们购置了许多体育器械,还建设了许多运动场地,有篮球场、足球场、滑冰场等等,让战俘们在规定的作息时间里,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保证他们的娱乐需求。 战俘们经常组织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拔河等友谊比赛,以及小型运动会。到了年,志愿军还根据战俘们的建议,成立了一个“运动娱乐委员会”。而在委员会成立之后不久,就举行了一场全战俘营运动会。 而这场奥运会,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一场属于战俘的奥运会,全世界绝无仅有,只此一家,而也只有志愿军的战俘营能够做出这种震惊世人的举动。 此次运动会,除了参与人员全是战俘外,其他各种标准、流程,都与正常的奥运会没什么区别,有裁判,有记者,有摄影师,有比赛项目,有比赛日程表,通过了《奥运会委员会工作守则》、《运动员纪律守则》等等等等。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奖品。这些奖品都是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购买的景泰兰花瓶、丝质雨伞、檀香木扇子、玉石项链、丝巾、手帕以及其他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经过计算,这些奖品总共花了6亿元。 当然了,这6亿元指的是旧币,折合新人民币的话,是6万元。不过,50年代的6万元可不是现在的6万元,那时候谁有6万元,那都是有钱人了。从这也可以看出,志愿军战俘营很重视此次奥运会。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而又积极的筹备,运动会如期举行。5个俘管团、2个俘管队都选出了运动会代表队,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战俘运动员,总共多人参加。 11月15日上午8点,运动会开幕式在大会主会场隆重举行。大会主席团主席由志愿军俘管处主任王央公亲自担任。很快,王央公、主席团其他成员以及各位嘉宾先后登上了主席台。 随后,主持人便宣布“战俘营奥运会”开幕。接着,志愿军军乐队演奏起《友谊进行曲》和保卫世界和平》等乐曲。伴随着激昂的乐曲声,运动员和裁判员纷纷入场。这些运动员之间,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都精神抖擞。 应当说,这些运动员都十分兴奋,甚至比他们上战场打仗还要激动。开幕式结束后,“奥运会”就正式开始了。 这次“奥运会”除了因为没有游泳池等设施,无法举办水上运动项目外,其他能举行的基本上都举行了,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拳击、摔跤、拔河等27个项目的比赛。 根据志愿军俘管干部和战俘们的事后回忆,以及有关资料记载,虽然参加“战奥运会”的参赛选手都是志愿军战俘营中的战俘,但是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却并不低,比赛场面也精彩纷呈。 比如说,在百米赛中,20岁的美国黑人选手约翰·L·托马斯遥遥领先,竟然跑出了10.6秒的好成绩,这比当时的世界纪录10.2秒,只多出来0.4秒! 另外,在此次“战俘营奥运会”期间,志愿军战俘营文艺工作队,以及各战俘团的战俘们,还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还放映了电影,以放松他们的心情。 后来运动会结束之后,得到了全能冠军的米勒,还给自己的父母写信说,他参加了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战俘运动会,还赢得了奖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就吧奖品带回去,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荣誉。 之后记者报道了这件事后,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不相信,战俘们竟然被照顾得这么好,以致于他们可以参加运动会。但不管他们信不信,事实就摆在那里。 也正因为志愿军优待俘虏,而这事又被越传越广,据说后来有不想打仗的敌人,就故意向志愿军投降,来到战俘营等到战争结束。 而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甚至还有21位战俘不愿意回国,其中一位名叫温纳瑞斯的美军战俘,就一直留在中国,一直到年去世,他都没有回国。 不过,对于不愿回国的战俘们的选择,也不难理解,正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志愿军用他们的尊重、善意,得到了战俘们最崇高的敬意。 联合国军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武器装备样样不如他们的志愿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实他们忽略了,战争是人打的,志愿军这样一支仁义之师,一支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的部队,不可能不取得最后胜利。而这也是我军与其他国家的军队,最大的区别,中国人民能够拥有这样一支军队,何其有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zz/11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感冒吃阿莫西林对吗这种蔬菜是天然消炎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