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丨楷模三
英模 响亮的名字,鲜红的旗帜 作为油田开发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一代代井下人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为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及祖国的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涌现出大批英模人物和英雄群体。他们是引领井下发展的旗帜,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时刻,大庆井下官微以党史学习教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再实践暨“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推出“建党百年丨楷模”故事系列推文,讲述可歌可泣的井下英模事迹,引领新时期井下人牢记初心使命、继承传统作风,在乘风破浪中再续发展新辉煌,乘势而上开启服务油田新篇章。 时光远去,岁月留痕 让我们一起品读 已永久载入井下发展史册的英模故事…… 传承铁人精神的“硬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军马军,中共党员。年出生,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年参加工作,历任钻井三公司一大队钻井队司钻、党支部书记兼队长,钻井三公司一大队副大队长,井下作业分公司生产准备大队副大队长。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局)劳动模范,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年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年被评为油田“十佳职工”,同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年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 年7月,马军从黑龙江省以“红松之乡”而著称的林城伊春来到大庆,分配到钻井队,在这个驰名全国、誉满石油战线的英雄队伍里,他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铸就了石油人的爱国情怀。翻开厚重的共和国劳动模范光荣册,你能找到他的名字。打开九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的影像资料,你能从主席团的座位上找到他的身影。自年以来,历次中央领导来大庆视察工作,马军都受到过接见。江泽民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马军永远的激励、永恒的动力。 四次负重伤尖刀队伍锤炼钢铁硬汉01也许自幼受林业工人的熏陶,马军这个看来身体并不那么魁梧,却有着红松一样的性格。大庆,是马军向往的地方。特别是能到钻井队来,马军更是满心高兴,因为在这样的英雄钻井队可以实现他立志要做铁人似的石油工人的愿望。 大庆油田的风风雨雨,捶打着马军;井队的大钳刹把,让马军在血与火中成长。 年10月,萨尔图草原上飘下第一场冬雪,装点着油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刚刚当上司钻的马军,兴致勃勃地带领着全班在井场运送钻铤。谁也没想到,在最后一根就要就位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钻铤从撬杠上滚下来,重重地砸在马军的脚上,疼得马军皱着眉,咬着牙,汗珠顺着脸颊向下流。到医院一检查,右脚粉碎性骨折。住院没几天,马军就嚷嚷着要出院,大夫批评他:“你这个人怪得很,脚都粉碎性骨折了,才住几天就要出院?告诉你,伤筋动骨,咋也得一百天!” 马军主意正,他也像铁人王进喜那样,强行出院。回到井队的马军,右脚肿得像一个发过头了的馒头,根本就不能工作。但是马军自己有办法,找来一根拖布杆,当拐棍;拆了几副棉手套,做成特制的棉袜子,套在右脚上,一瘸一拐地上井工作。干不了重活,也上不了钻台,马军就在场地指挥生产,记报表,刷钻杆丝扣,擦丝扣油,鼓舞了钻工的士气。大家琢磨着:班长受这么重的伤还坚持干,我们咋也不能干得不如班长吧? 年的深冬,天冷得伸不出手,滴水成冰,但在大庆工人心里,永远是“大庆工人无冬天”。队在龙虎泡油田施工,马军带领全班同志甩钻杆,马军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刹把,钻杆一根根被吊起,又被轻轻地摆放到场地,有序而又紧张。拉锚头的是副司钻,忙中出乱,锚头被拉乱了,大绳忽地一下猛烈地跳了起来,狠狠地抽打在马军身体的右侧,马军应声而倒,面色苍白,疼得不敢动弹一下,医院一检查,右侧肋骨断了两根,腹腔内还有积血。 马军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眼直瞪瞪地瞅着天花板,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啊,听惯了钻机的轰鸣,看惯了钻工忘我的劳动,更看不到转盘在飞转,一下子全没了,马军真是躺不住啊!然而,这回他可强行出不了院了,为何?动弹不得。第9天,马军终于可以下地了,尽管伤口还没愈合,尽管腹腔内的积血还没排尽,马军憋得实在受不了了,医院,坚持上井指挥生产。就在这一年,马军带领他的班首次突破班组进尺万米大关,创出打井新纪录。 年11月15日,深夜。北风呼啸,寒气刺骨,马军带领着全班上零点班。接完班后,马军把人手分好工,在钻台上顶着凛冽的寒风,威风凛凛地握着刹把,沉稳地加着钻压,转盘飞转,钻头在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地下钻去。 突然间,油罐区窜出火苗,意外起火! 马军见状不好,大吼一声:“赶快救火!” 马军一边叫喊着自己的战友,一边飞快地从钻台上冲了下来,带领着全班扑向火场。也许有人会问,马军他们怎么不拨打报警呢?马军他们很想报火警,但是要知道队是在草原深处打井,一是消防队找不到井队的位置,二是消防车就是能找到队的位置,那也是几个小时以后的事了,那时的井场早已成为灰烬。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自救!柴油着火后遇到冰冷的雪不时发出“呼呼”的爆炸声,卷起阵阵大火。马军顾不上大火的吞噬,用棉衣扑打着大火。 无情的大火烧着了马军的帽子,烧着了马军的棉工衣,火苗还不时地舔噬着马军的脸膛,马军全然不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扑灭大火,保住油罐!经过近50分钟的搏斗,大火终于被扑灭了,柴油罐保住了。但是大火却给马军的脸上留下了永远不能消逝的伤疤,马军不以为然,男子汉大丈夫脸上有点伤疤算什么?是啊,大丈夫的美,美在行动上,美在心里。这点伤疤,无损于马军的形象,更给马军增添了英雄豪气! 年3月,尽管祖国的南方已是春意盎然,鲜花怒放。但是在大庆,冰雪依旧覆盖草原,寒意袭人。那年队的第一口井开钻了,当马军班起完钻准备接钻头的时候,钻链顶部的提升短接被倒扣弹出,钻铤顺着惯性,一头倒在井场,一头吊在上面的旋扣器上。钻台上骤起险情,钻工们手足无措。面对险情,马军毫无惧色,二话没说,疾步登上钻台的栏杆,用力去打旋扣器,旋扣器被打开了,钻铤滑落下来,不幸碰了马军小腿一下,要知道一根钻铤有一吨多重,肉体是万万不能和它相碰的,马军还好,被震得从栏杆上翻了下去,来了一个倒挂金钩,大头朝下,又出现一个险情。当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马军用绳子拉上来救起时,马军的小腿和脚部硬是被钻铤的凸处抠去一块肉,鲜血染红了工衣。医院治疗,马军却以他独有的幽默,说道:“没事,没事,小腿坏了,我这不是还有大腿撑着吗?” 马军只是简单地对伤口做了一下处理,又带领大家处理倒下的钻铤,换上钻头,下完钻,井场上又响起钻机欢快的轰鸣声。 年9月3日,龙虎泡油田。马军带领全班在下钻,滚筒呼呼地吼叫着,钻杆一根根快速地被放到井筒,整个钻台紧张而热烈。当钻具下到米时,意外发生了,大绳活头突然抽出来,司钻手里的刹把立即失灵,40多吨重的钻具失去了控制,就像脱缰的野马,呼啸着,从20多米的高处向井口砸去,钻台上的6名钻工被眼前突如其来的事故惊呆了,眼看着一场井毁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只见马军大吼一声:“都给我闪开!”同时一步窜上去,抱起斤重的卡瓦,向呼啸而下的钻具扑去,“呼”的一声,钻具被卡住了,一场重大事故避免了。然而,由于钻具下冲的巨大惯性和钻具与卡瓦相碰的震动力,马军被反弹出去,头部重重地撞到铅油桶上,昏了过去…… 血与火考验着马军,锤炼着马军,马军说:“铁人王进喜当年腿负重伤,拄着双拐上井,‘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其实,老前辈为了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何止少活了二十年!我学铁人,就要像他老人家那样,要油不要命!” 无数次刷新纪录科学打井挺起标杆脊梁02马军是条硬汉,说到做到。年3月,当队长一个月,带领全队首创用美国威尔逊钻机月打调整井4开4完新纪录,当年又一鼓作气打井33口,年底夺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开展的同工种基层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铜牌。 年12月,正是大庆最冷的月份,马军带领着自己的弟兄们南下葡萄花打低洼井,零下30多度的严寒考验着队新一代钻工。面对风雪严寒,马军一马当先,坚持在钻台上操作刹把。葡萄花这个地区比较特殊,地下有一段流沙层。每当接单根的时候,泥浆就会从钻杆内劈头盖脸地喷薄而出。钻台上的钻工们都被马军撵到一边避一避,唯独自己手扶刹把,纹丝不动,任凭泥浆从头喷到脚底,不大会儿的工夫,棉工服上就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盔甲,胳膊腿都回不过弯来。这样可没办法继续打井,马军叫来一位钻工,用12寸扳手敲打自己身上的冰盔甲,他自己仍然坚守在司钻的岗位上。在马军的带领下,预计35天打完5口低洼井的任务,只用了23天,冬季打出了夏季打井的水平。 马军是条硬汉,但是他从不蛮干。马军向铁人王进喜学习,动脑筋打井。年,队和等11个钻井队开展了比安全、比速度、比效益、比水平、比风格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如何在强手如林的钻井队中脱颖而出?马军放弃了自己大部分倒班回家休息的时间,专程到兄弟井队学习,回来以后,带领着技术员,召集大家开分析会,制定有效的打井措施。根据新地区的地质情况,马军总结出“三四三”打井方法,即打上部地层用三档车,打中间地层用四档车,打下部较硬的地层用三档车。科学为“不卷刃的尖刀”插上腾飞的翅膀,3月份打井,月上米;5月份打井,7开7完,进尺米,刷新了自己队在3月份创造的月打调整井最高纪录。 马军学铁人,自觉给自己加压,年他和队干部制定“一人一年给国家交一口井,向建党70周年献厚礼”的奋斗目标,全队上下热情高涨,斗志昂扬,你追我赶,年底一盘点,打井48口,进尺突破5.5万米,胜利实现人均一口井,并且在打井口数、进尺、优质率等8项主要生产指标名列全公司29个钻井队之首。 三次重返井队,井场成为永远的眷恋。 上级领导对马军也是格外照顾,几次在马军受伤的情况下,都安排他到机关工作,但是马军又几次义无反顾地重返队。年,时任队副队长的马军调出队,任钻井队队长。这是一个后进的钻井队,马军把02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这个队,事事以身作则,很快改变了队的落后面貌。年3月,因为工作需要把马军又调回队当队长,同年8月受伤,年底调出队到大队机关工作;年8月从机关调回队任队长,同年12月因公受伤调出02队任大队调度;年4月,再次调马军回队任队长。 在钻井队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井队的条件与机关的工作条件没法比,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特别是当你在机关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再让你回钻井队,这不仅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而且在身体上也是一个艰难的考验。但是每一次的安排,马军都没有怨言,都是义无反顾地重返队,一干就是15年。 马军身为队长,深知要让全队职工像铁人那样打井,首先自己要像铁人。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所以在工作中,马军总是一事当前,先替国家打算。 年,马军家中发生两件大事:一是家中失火,财产毁于一旦;二是发大水,家里又受巨大损失,损失近2万元。家里连发加急电报,催马军回家处理,身为副队长的马军,想到井上正忙,自己根本就脱不了身,只是给家里寄去一部分钱,仍然坚持工作在钻台上。 年,马军当建筑工人的老父亲,不慎从三楼脚手架上掉下来,全身被摔成四处骨折。家里从伊春连发五六封加急电报,催马军回家。马军接到电报心急如焚,但是,当时队和队在生产上正互相比拼。身为队长,怎能放下手里的工作回家呢?马军迟迟不回家,这事让队里的党支部书记张国军知道了,立即替马军买了火车票,并且把马军“押送”到银浪火车站。 没办法的马军,只能任凭自己的战友“摆布”。但是他的脑袋始终没闲着,他想到眼前公司的20多支钻井队正在开展劳动竞赛,要命的是老对手队现在已经落下自己钻井队一口井,军情十分紧急,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怎么能离开井队走呢?离火车进站还有20分钟,倔强的马军不顾大家的劝阻,退掉了火车票,连夜赶回钻井队,又投入紧张的钻井生产。 为了大庆油田的二次创业,马军像铁人那样住在井上、吃在井上,常常忘记回家照看一下自己的妻子女儿。每逢夏季,女儿马志超都会苦苦地哀求自己的爸爸马军:“你就带我到儿童公园玩一玩,好不好?”面对女儿并不过分的要求,马军总是顺口答应:“好,好,过几天我一定带你去!”然而,马军的许诺往往是空头支票。因为转眼的工夫,他就会在自己的女儿视线中消失,又跑回钻井队。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记者到02队采访时,拍到了一组这样的镜头:02队的一座野营房内,马军的妻子正在给他洗衣服,女儿马志超一个人在野营房外面和一条大黄狗在玩耍,而马军则在井上指挥开钻。 马军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硬汉吗?否。 一次,马军到公司开生产例会,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抽空回家看看。一到家门口,马军惊呆了,只见自己住的板房上面大帆布被大风刮了下来,将门窗全部堵得严严实实的。走进屋内再看,漆黑一片,仔细一看自己的妻子在做饭,而女儿却在洗衣机旁边站着抹眼泪。马军心里急了,埋怨自己的妻子:“你看看你,咋搞的吗?家里咋弄成这个样子?”妻子含着眼泪说:“前几天刮大风,把帆布刮掉了,我一个人根本挪不动,天天上班背着孩子从帆布一侧扒开一条缝爬出去,晚上回来再从这条缝钻进来。” 马军内疚啊,从内心深处对不起自己的老婆,更对不起自己女儿啊!七尺高的男子汉大丈夫热泪横流,洒落一地。 男儿有泪不轻流,只是未到伤心处。马军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何尝不想把自己的家弄得好一点,何尝不想让家人过得好一些,然而为了大庆油田的二次创业,为了石油钻井事业,他舍弃了很多!谁敢说英雄无情?无情非英雄!爱国情,民族情,阶级情,骨肉情,夫妻情,战友情,朋友情,哪位英雄胸中没有这些亲情、友情、爱情与恩情? 马军是个硬汉,对战友却如同一团火。年7月的一天,天刚擦黑,四班司钻张晓伟突然看到队长马军穿着工服向井场走来,满面笑容的马军对他说:“你先回队里一下。”“啥事啊?”“哎,你这个人咋这么啰嗦,让你回你就回呗,回去你就知道了!”张晓伟满脸狐疑,把刹把交给马军。张晓伟走进食堂,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丰盛的餐桌上摆放着插满蜡烛的蛋糕,张晓伟这才恍然大悟,想到今天是自己的生日,队长马军是让我回来过生日。炊事班长涂家贵看到张晓伟若有所思的样子,乐呵呵地告诉他,这都是队长安排的。在大家“祝你生日快乐”的祝福声中,张晓伟流下感动的热泪。 咋看马军似乎粗粗拉拉的,像个猛张飞,实际上马军的心细得很。平时,队里的职工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马军都会亲自登门探望,把队领导的关怀送到每个职工的家里,让他们与家人一起感受到02队集体的温暖;如果钻工有个头疼脑热的,躺在床上,马军都要亲自下厨房做好病号饭端到生病的战友床头,问寒问暖;钻工们的生日,都深深地记在马军的脑海里,每逢这一天,马军都会吩咐食堂买好生日蛋糕,炒几个可口的热菜,为这位过生日的职工送去全队职工的衷心祝福。 五年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议事铸就人生辉煌03马军忘我拼搏的精神和突出业绩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年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年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 回想当年坐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台上的感受,马军说:“一方面是非常激动,代表油田职工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参政议政,感到无上光荣;另一方面是觉得压力大、责任大,会上要发言、要反映问题,咱不能给石油工人丢脸。” 为了减缓自身的压力,他不断学习,尤其是政治理论学习。每天的新闻节目必看,从中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明确国家的发展形势,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当全国人大代表5年,他自己或与他人联合提出12个议案,内容涉及油田的改造建设、治安问题、管网建设、更新装备等,这些提案得到了上级的重视,被相应地采纳实施。 年马军离开钻井队,他先后当过钻井大队副大队长、综合服务大队副大队长,年11月份到生产准备大队任副大队长,主管大队生产和安全工作。马军走上了副大队长领导岗位,担子更重了,但马军的尖刀精神没变,他依然保持“硬汉”的本色,始终坚持深入前线井队,吃住在前线,实行面对面组织生产,确保施工生产优质高效。 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单位。 马军常说:“管生产,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必须靠前指挥。”上临江、海拉尔、肇源、塔拉哈,他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住在老百姓家里,吃农家饭,睡大通铺,睡得香,不丢本色。 “作为副职干部,为企业多操点儿心、多负责任,为正职想办法、抓落实,心里非常充实。”后勤保障影响一个小时,前线作业队就可能因搬迁没有全部完成,两头看井,没水、没电,吃饭、休息无法正常进行。换位思考,他提出,搬迁工作要始终想着前线,不论多晚,都要做到搬迁当天结束。 针对单位车辆多、不安全隐患多的实际情况,他组织编印了事故预防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发到每名员工手中,指导员工如何消除隐患、减少事故;编印了作业平搬和立井架操作规程,刻成光盘,组织员工学习观看,把安全教育的说教式改为直观式,对施工中的低标准、老毛病、违章操作等情况拍摄下来,发动员工根据录像中的情节查找问题,并对发现问题较多的同志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为确保施工安全,大队成立了质量检查组,抽调一名大队长助理专门负责施工安全,变事后检查为跟踪检查,井架立放跟踪率达70%以上,使施工现场质量明显提高。 老马硬气地说:“自从代表大队参加生产系统会议,再没有当过‘被告’角色。” “创建百年油田的阶段性目标,为井下作业分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意味着我们的车辆能够始终满负荷地行驶运转,工作量少是最大的困难,有了足够的工作量就要攒足了劲儿拼搏进取。” 马军那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硬汉还是那个硬汉,老马还是那个老马。 漫漫登攀路,多年拼搏情,马军何以无怨无悔?马军说:“我记得大庆会战前辈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要有民气,一支队伍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志气,三句话是一个意思,就是要争气!” 这就是马军的追求。 编辑丨徐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mazhuia.com/ymzry/8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章太炎讲述系列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